毛子梢,灌木,高0.7-1米餘,全株被黃褐色長硬毛與小硬毛,枝有細縱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毛子梢
- 產地:四川、貴州、雲南、西藏
- 生境:灌叢林緣疏林內等海拔900-4100米
- 用處:根藥用,有祛痰、生新、活血等
- 類型:灌木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灌木,高0.7-1米餘,全株被黃褐色長硬毛與小硬毛,枝有細縱棱。羽狀複葉具3小葉;托葉線裝披針形,長3-6毫米;葉柄極短(長6毫米以內)或近無柄;小葉近革質或紙質,三角狀卵形或寬卵形,有時卵形或近寬橢圓形,長2.5-8.5厘米,寬1.8-4(6)厘米,先端鈍、圓形或有時微凹,基部微心形至近圓形,兩面稍密生小硬毛與長硬毛,沿脈上毛更密,上面綠色,下面帶蒼白色,葉脈網狀,下面特別隆起。總狀花序每1-2腋生並頂生,長達10餘厘米,總花梗長1.5-6厘米,通常於頂部形成無葉的大圓錐花序;苞片披針形,長1.3-2.2毫米,宿存;花梗長2.5-5(6)毫米,密生開展的小硬毛;小苞片早落;花萼長4.5-6(-7)毫米,密生小硬毛與長硬毛,萼筒長2-2.7毫米,裂片長2.5-3.5(4)毫米,上方裂片近1/2或1/2以上合生,先端分離部分長0.8-2.5毫米;花冠紅紫色或紫紅色,長12-14(15) 毫米,龍骨瓣略呈直角內彎,瓣片上部比瓣片下部(連瓣柄)短3-5毫米;子房有毛。莢果寬橢圓形,長4.5-6毫米,寬3-4毫米,果頸長近1毫米,頂端的喙尖長0.5-0.9毫米,表面具明顯的暗色網脈並密被長硬毛與小硬毛。花期(6)7-10月,果期(9)10-11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900-4100米的灌叢、林緣、疏林內、林下、山溪邊以及山坡、向陽草地等處。
分布範圍
分布於四川、貴州、雲南、西藏。印度(阿薩姆)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雲甫省賓川縣(大坪子至松坪)。
主要價值
根藥用,有祛痰、生新、活血、調經、消炎解毒之效。又可清熱、利濕、治痢及燙傷(未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