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肥套

毛南族肥套

“肥套”是毛南族還願等活動的總稱,盛行於明清之際,初為毛南族藉助儺祭祀天地自然萬物的儀式,在傳承過程中融合毛南族口頭文學、山歌、戲劇、舞蹈、音樂、打擊樂等藝術元素成為內容豐富的民俗活動。

2006年5月20日,毛南族肥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毛南族肥套
  • 別稱:還願舞
  • 節日類型:傳統
  • 流行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
  • 節日起源:祭祀
  • 節日活動:民俗活動
  • 節日意義:毛南族發展的歷史見證
  • 申報地區:環江毛南族自治縣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遺產編號:Ⅹ-17
節日歷史,節日活動,傳承價值,傳承現狀,

節日歷史

"還願舞",毛南語稱"肥套",是毛南族還願等活動的總稱,盛行於明清之際,初為毛南族藉助儺祭祀天地自然萬物的儀式,在傳承過程中融合毛南族口頭文學、山歌、戲劇、舞蹈、音樂、打擊樂等藝術元素成為內容豐富的民俗活動。其歌、舞、樂、戲等藝術形式承載著毛南人祈求民族生生不息、冀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它既是毛南族發展的歷史見證,又是毛南族傳統文化的珍貴遺產。

節日活動

毛南族肥套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其主要表現
形式有儺歌儺舞、儺樂、儺故事(口頭傳說)、儺面具雕刻幾大類。"肥套"共有十幾個舞蹈場面。"還願"時需要擺設各種"供桌",搭神壇,在神壇上"安樓",掛神像,舞蹈活動均用一班師公主持進行。當主唱的師公念請哪種神時,即由師公戴上該神的木面具舞蹈。這些舞蹈的主要內容是"還願"之家希望通過祈神活動得到"恩賜",使以後的子孫興旺發達。其過程由主唱師公念咒語、唱神書。念唱到哪個神,哪個神就出來舞,都按一定的程式表演。
表演由一幫專業的神職人員主持,整體結構是由十五個舞蹈組成,內容非常豐富,他們表演登梯、超度、架橋、揀花、送花、坐殿等舞蹈。
舞蹈的基本動作有軟拜步、起伏碎步、甩袖、繞手輕拜、跳小步和輾轉繞圈等。很少有劇烈粗獷的跳蹦。動作規律是在流動行進中起伏跳蕩,輕柔悠然,氣氛較為莊重肅穆。男性神多身穿龍袍、蟒袍,袍上繡著各種鮮艷聲調的圖形,並配上閃光片。女性神則上衫下褲,不穿裙,與民間婦女的服飾大致相同。

傳承價值

毛南族肥套的形成 、發展、演變對認識毛南族歷史有重要參考價值。其儺文化以歌、舞、樂、戲等多種形式表現,可以看到毛南族文化與漢族文化融合與嬗變的印記。
毛南族肥套毛南族肥套
由於社會發展和人們價值觀念的變化,毛南族肥套處於瀕危狀態,亟需採取有效措施加以保護,使其發揮保持民族文化獨特性和維護文化多樣性的應有作用。
毛南族“肥套”儺俗,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能歷經無數個歷史朝代頑強的存活下來,發展和演變,反映著毛南族社會發展的歷史;儺俗歌、舞、樂、戲多種娛樂形式,透射出毛南族文化藝術與其他民族文化藝術的融合與嬗變。
從傳播學的角度來看,“肥套”儺俗傳播,可以說是人類特有的各種文化要素的傳遞擴散和繼傳現象,是各種文化資源和文化信息在時間和空間中的流變、共享、互動和重組,是傳播者的編碼和解讀者的解碼互動闡釋的過程,是主體間進行文化交往的創造性的精神活動。
毛南族“肥套”儺俗的傳播主要是以口耳相傳、行為示範和心理影響的方式擴布和傳承。在這個過程中,符號成為儺文化信息傳播的載體。毛南族“肥套”儀式中的許多符號按照一定方式組成,這就是符號的編碼過程,然後通過接受者的解碼過程,完成儀式的傳播活動。
首先分析毛南族“肥套”儺俗的傳播活動,包括其構成要素、傳播方式、特點等等。其次分階段論述“肥套”演變中的傳播表現。主要是分為3個階段:
1.公元1949年前,形成發展巔峰階段;
2.1949年—1980年,由盛而衰階段;
3.1980年至今,劫後重生復原階段。
再次,分析傳播在“肥套”儺俗變遷中的作用。最後總論民俗與傳播的關係。傳播在改變民俗文化生存環境同時,又是促進民俗變革的彈性機制,而媒介的運用也拓寬民俗活動的傳播對象。民俗利用傳播擴展民俗文化新空間,豐富民俗文化的傳播手段,創新民俗文化,加入時代因素。

傳承現狀

在居住著全國70%毛南族人口的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有兩位既平凡又不平凡的 老人。說平凡,是因為他們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說不平凡,是因為這兩位老人是毛南族傳統文化的代表——儺戲和花竹帽截止2010年唯一在世的傳人,他們30多次在央視鳳凰衛視以及歐美電視台上亮相。
毛南族肥套毛南族肥套
譚信慈:火堆里救出毛南儺戲
毛南儺戲(又稱“木面舞”,毛南語稱為“肥套”)是毛南族文化的象徵,曾經瀕臨滅絕,如今又重放異彩。它能“死裡逃生”與一個人分不開,那就是譚信慈。“肥套”是毛南人傳統的祭祀儀式,集唱、跳為一體,動作粗獷,旋律優美,被稱為“儺戲活化石”。
文化大革命期間,“肥套”曾被當作封建迷信打入另冊。紅衛兵們把師公抓起來斗,將他們的書籍和道具集中在一起焚燒。當時只有20多歲的譚信慈出於好奇,夜裡悄悄從殘火堆里撿出了幾本書,這些書有的記錄著
唱詞,有的畫著唱戲所用面具——木面的圖樣。譚信慈提心弔膽地將這些書藏在箱子底下,這一藏就是十多年。1984年,譚信慈在搬家時重新又看到這些書,酷愛民間文化的他突然湧起一陣激情:為什麼不重整毛南儺戲?譚信慈找來一些老師公對唱書進行回憶補充並抄錄下來。要表演儺戲,最重要的是要雕刻出木面。木面工藝十分複雜,上世紀80年代,會雕刻木面的毛南藝人都已作古,木面製作技術沒有傳人。儘管當時已經44歲,但譚信慈本著對毛南儺戲的痴情,開始學習木面雕刻。沒有樣板,他就根據書上的圖像結合自己的想像,勾勒出模型,經過幾年的努力,終於攻下難關。
毛南族肥套毛南族肥套
如今譚信慈的雕刻技術已是爐火純青,刻出來的木面栩栩如生,他也是唯一全面掌握毛南儺戲木面雕刻技術的人。有了書和面具,譚信慈找來愛好民間藝術的青年,組建儺戲班子,平時自練自演,農閒時間到農家演出,非常受民眾歡迎。上世紀90年代末,全國掀起保護民族文化遺產的熱潮,在許多文化人的努力下,譚信慈的儺戲班子得到了認可和發展。
如今,在下南鄉儺戲班子已增加到五個,儺戲成為毛南山鄉農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1995至2003年,毛南儺戲班子兩渡日韓、四下東南亞演出,我國中央電視台以及日本、英國等國家和香港、台灣等地區的多家電視台也慕名來到環江,邀請譚信慈的儺戲班子進行演出,並拍成專題片。2002年,以毛南儺戲“柳浪哩”為基調改編的毛南民歌在南寧國際民間藝術節上亮相,專家們驚詫:毛南族有這么好聽的歌。同年,該縣自編的《儺舞》在廣西民間舞蹈大賽上連拿四項大獎。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毛南族肥套毛南族肥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