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鳥附帶指由島弧外側的海溝向下往大陸方向傾斜、下延的現代活動地震震源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畢鳥夫帶
- 定義:現代活動地震震源帶
- 特點:地震間斷則指示俯衝板塊的斷離
- 分類:兩段和三段圖式
畢鳥夫帶
由島弧外側的海溝向下往大陸方向傾斜、下延的現代活動地震震源帶。貝尼奧夫帶由和達清夫(K.Wadati,1935)發現,經貝尼奧夫(H. Benioff,1954)研究證實,故又稱和達清夫 貝尼奧夫地震帶(Wadati Banioff seismic zone)。貝尼奧夫(1955)提出傾斜地震帶可分兩段和三段圖式:兩段式由從地表到60千米的淺震和延伸到大約300千米深度的中深地震組成,平均傾角33°;三段式深達約650千米,平均傾角60°。最大震源深度可達650~710千米, 再往下消失。貝尼奧夫認為100千米以上的地震由板塊俯衝作用引發,深源地震源於板塊內部變形。地震間斷則指示俯衝板塊的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