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布蘭特傳》人物性格喜歡隱藏,屬性為英國紳士,基礎是拍攝的5000多幅攝影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比爾・布蘭特傳
- 人物性格:喜歡隱藏
- 屬性:英國紳士
- 基礎:拍攝的5000多幅攝影作品
圖書簡介,編輯評論,目 錄,基本信息,圖書摘要,
圖書簡介
比爾・布蘭特是一個喜歡隱藏的人,而且他也需要這樣的隱藏。他呈現給世人的,是一張英國紳士的面孔,人們很容易將之與英國愛斯科賽馬場裡的普通面孔混淆起來。這張面孔的背後,隱藏著他的深層自我。他拒絕談論這個自我,千萬百計地包裹起這個自我,甚至用各種各樣的謊言轉移大家對這個“自我”的窺探。現今社會裡,很多人都渴望追本溯源,從中獲得身份認同。布蘭特恰恰相反:他將真實的出身掩埋,與生命中最開始的25年歲月徹底告別,開啟一段截然不同的新人生。
布蘭特在1927年至1983年間拍攝的5000多幅攝影作品是構成這本傳記的基礎。我們可以從這些作品中看到拍攝對象、拍攝地點和拍攝時間,從這個角度而言,它們都是有力的證明物。然而,攝影作品不會“主動述說”;只能“被閱讀”,並且需要考慮各種各樣的風格特徵。布蘭特在攝影作品裡積極回應了藝術流派和個人生活的變化,這無疑有助於我們進一步探究他的世界。此外,無論是在維也納、巴黎還是倫敦,布蘭特都能夠敏銳地洞察到攝影藝術的發展流向。
布蘭特的性格中存在著性反常、否認德國出身以及隱匿自我的傾向,其中最後一項導致他走向了妄想症。作為藝術家,他的風格並不是一塵不變的,相反,他的攝影藝術經歷了一連串的風格轉變。有些轉變,是因為圖片新聞攝影在1935年至1957年間的英國大為流行;有些轉變,是因為受到曼・雷、布拉塞等攝影家的新技巧的影響。但是最為重要的因素卻在於布蘭特本人的獨創性。他的攝影事業,始於20世紀20年代在維也納照相館拍照片,終於臨死前用哈蘇照相機拍裸體照和肖像,其間涉足多種風格迥異的攝影領域,探尋各種可能性的藝術創作。
布蘭特有一顆傷痕累累的心,卻從不將自己的鏡頭演變成宣洩情緒的殘酷媒介。他的一生給我們的最大啟迪在於――疾病和痛苦可以被轉化為藝術。
編輯評論
本書為《世界攝影大師傳記叢書》之一種。該叢書由國內知名攝影史學家、攝影評論家顧錚教授編選而成。
《比爾・布蘭特》栩栩如生地刻畫了一個喜歡隱藏的、奇特的、才華橫溢的、將疾病和痛苦轉化為藝術的布蘭特。作者保羅・德蘭尼深入採訪布蘭特的親友,透過布蘭特故弄玄虛的神秘,勾勒出他的生活軌跡,揭示出他攝影作品中的感情因素,展現了布蘭特的生活和哲學,引導讀者去認識、接近一個深層隱藏自我但能敏銳地洞察攝影藝術發展流向的偉大的攝影藝術家。
目 錄
總序
前言
第一章 家之源
第二章 傷害
第三章 瑞士達沃斯:鐵鑰匙
第四章 維也納:施瓦茲沃德的孩子們
第五章 成為攝影師
第六章 伊娃
第七章 巴黎:與曼・雷在一起
第八章 巴黎:社會奇景
第九章 巴黎:匈牙利論壇
第十章 遊蕩
第十一章 記錄英國
第十二章 《英國人的家庭生活》:作為人類學家的布蘭特
第十三章 《英國人的家庭生活》:作為批評家和導演的布蘭特
第十四章 倫敦的夜晚
第十五章 骯髒的20世紀30年代
第十六章 成為圖片新聞記者
第十七章 瑪喬麗
第十八章 燈火管制和避難處
第十九章 大後方和《圖片郵報》
第二十章 肖像照
第二十一章 大地
第二十二章 深焦攝影
第二十三章 “警察的女兒”
第二十四章 新聞攝影事業的結束
第二十五章 與伊娃分手
第二十六章 《裸體的透視》
第二十七章 個人生活
第二十八章 諾亞
第二十九章 描黑
第三十章 最後的歲月
後記
基本信息
·語言:簡體中文
·出版時間:2010-01-01
·版次:1
·總頁數:156
·印刷時間:2010-01-01
·印次:1
·字數:
·ISBN:9787806867402
·大小:16開
·裝幀:簡裝
·紙張:膠版紙
圖書摘要
易北河流經德國漢堡中心的南區,並在這裡放寬身段形成系列小流域和運河,成了漢堡的立市之本,並躋身世界最著名港口城市之列。在大段的城市歷史中,漢堡擁有過自己的國家政權,其商貿的咽喉地位使得它成為當時最具國際化的城市之一。儘管它被普魯士管轄,但它的居民並不算普魯士人。有一個老笑話說,普魯士並不是一個擁有軍隊的國家,而是一支擁有國家的軍隊。漢堡則完全沒有軍隊,它是普魯士轄內的商貿與國際化的“飛地”。即使在希特勒統治時期,它也被視為納粹色彩最淡薄的德國城市。
1943年6月,漢堡作為第三帝國的一部分,與其他德國城市的命運淪為一體。在北海上,英國皇家空軍開始採用H2S地形掃描雷達。這種雷達可以更清晰地掃描地形,尤其是水體,夜間轟炸變得更加精準。漢堡此時成為一個不錯的襲擊目標――依靠海路向這裡逼進,不存在被高射炮火擊中的危險,而且它還是德國的第二大城市。漢堡位於阿爾斯特河從北向南注入易北河的交匯口。在市中心往北一點,阿爾斯特河開闊成一處湖泊。在H2S雷達眼中,這簡直就是在轟炸目標榜單上插了朵小紅花。如果將易北河看做這座城市標尺的話,城市的“心臟”就在標尺的頂端。7月24日,在H2S雷達系統的指引下,800多架重型轟炸機將攜帶的炸彈和燃燒彈傾倒在這個城市上空。在當時的戰爭史上空前慘烈。
漢堡的7月轟炸,奪去了4.5萬餘人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平民,市中心80%的建築物被毀。比爾・布蘭特,我們這部傳記的主人公,之前就一直想抹去他過往的生活經歷,如今,他的第二故鄉英國為他代勞了。比爾・布蘭特的家族生活中心是他祖父在新拉本街一號的豪宅,這裡是漢堡最奢華的住宅區之一。大轟炸過後,整條街上只剩下一座宅子。布蘭特家族中的大多數都住在位於阿爾斯特湖西岸的羅斯伯姆區,緊靠1943年近乎被炸平的地帶。這裡如今已重新成為最舒適的居住區。但比爾・布蘭特當年成長的社會和文化環境,已經一去不復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