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旌德縣洋川毓文書院,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是安徽省一所成績卓越的高等學府,也是全國當時幾所著名的書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毓文書院
- 地點:安徽旌德縣
- 時代:清代乾隆、嘉慶年間
- 坐落在:旌西洋川村旁的洋山上
書院規模,歷史名人,獎懲制度,創辦人,
書院規模
毓文書院的院址,坐落在旌西洋川村旁的洋山上。它隨著山勢的高低曲折築有亭、館、廊、廡,從乾隆59年(1794年)開始,於嘉慶元年(1796年)落成。除房舍樓上樓下37間外,左右兩側前後共3層。每側各有廊舍30間。正屋右首花園內,還有“生雲閣”、“文淵所”、“適也別境”樓上樓下39間。全院總計136間,分別編成108字號。另外還建有“文星樓”、“適意亭”、寶塔、涼亭等。房舍之間有甬道、遊廊。雲衢外有欄桿、旗桿、石鼓、方池、井塘、苑牆、照壁等。各廳堂均置有桌、椅、凳,房舍內還置有床鋪及各色家具。師生生活所需,無不具備。
歷史名人
旌德與徽州山連水接,朱熹又曾在旌德講過學,流風遺韻,影響深遠。直至乾隆之世仍相沿不替。故旌德毓文書院在創立之初,即於院中建閣,以崇奉紫陽文公。當然,書院辦學之初,亦以宋明理學為宗旨。後來,由於書院意在培養人才,擯棄門戶之見,所聘山長(即主管教學的領導人)重在學識淵博,不局限於某一學派,凡能善於育人成才者皆可聘用。所以毓文書院的教學方針,也就因所聘山長教學思想的不同而不同。如聘請史學家洪亮吉來院主講後,他就倡導經史訓詁之學。此後聘請的趙良(澍)、夏炘、包世臣等名流任山長,又以樸學為主而為世所稱。正因為書院的創辦人不拘學派,不干預教學思想,所以江南各學派名流紛紛慕名而來,各盡所長,各竭所慮,致力於傳道授業,培育人才。
這所書院不惜重金聘用名師。自嘉慶元年(1796年)至道光24年(1844年)的48年間,所聘的山長有先後22人,其中有進士14人,舉人8人。進士中有翰林8人,狀元、榜眼、探花各1人。他們當中除著名史學家洪亮吉外,還有狀元顧皋、探花趙良澍、翰林編修王家相、孫原湘、董桂敷、翰林院檢討帥承瀚、舉人夏炘、包世臣等,都是飽學資深的一代名流。其中被《清史稿》立傳的有5人,被列入《中國名人大辭典》的有7人。山長的待遇,憑科甲出身分三個等級:舉人年薪銀200兩,進士年薪銀300兩,翰林年薪銀400兩。外給善銀160兩,又有聘金程儀(路費)20兩。按當時一名縣教諭年薪銀只有數十兩。其山長待遇之厚,由此可見一斑。
獎懲制度
書院還規定,凡被本院錄取的生童,成績優秀的可享受生活補貼費和獎學金。由學憲(府、縣教諭、訓導)考取或由院長親自錄取,文理優而常住者,定為內課生,每月可取薪銀1兩;文理優而在外坐館,惟一月兩課到院受課者,定為外課生,每月可取紙筆銀5錢。其餘生童課期到院受課者,只發獎金而無月費。有本院肄業的生徒,凡開科發甲(會試考中)者,院方還備送花紅銀50兩。院方規定一月兩課,於每月初二和十六舉行。月課課卷由山長審閱評定,分甲乙兩等,送縣印榜揭示,擇優授獎。由於院方能夠如此投資獎優,凡赴該院求學者,無不勤奮攻讀,努力向上。
書院除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節日例假外,另給假期4日。如若再逾期不來受課者,就要扣除補貼費。凡發現“偕游曠工、不守院規者,即行黜出(開除),以敦士品”。每逢花朝(農曆二月初二)、上巳(農曆三月初三)、中秋,師生團聚,飲酒賦詩、其樂融融,謂之雅集。
由於書院辦學嚴謹,教育有方。所以遐邇生徒聞而紛至沓來。其所培養的人才也是顯著的。僅嘉慶9年(1804年)以前8年間的記載,考取功名的就有70人,其中有進士、舉人、廩貢、附貢等,而且都各有著述。
創辦人
毓文書院既非官辦,也非地方集資籌辦,而是由當地譚氏家族經商出身的譚子文個人捐資獨辦的。譚子文(1733--1813),名廷柱,本名奎序,旌德洋川人。其父譚紹輝,從小家境清寒,棄學就商於六安雙河集。父故後,子文繼承父業,繼續經商,50歲以後,家業漸豐,遂於乾隆末至嘉慶初(1794--1796)年間,分家產之半,在本村洋川創建了這所書院,耗費白銀10500餘兩。
譚子文慷慨輸財興學,本屬義舉。可在受到讚譽的同時,也遭到各種各樣的譏諷和誹謗。有的譏諷他不為後代著想,徒費巨金辦學,實屬太愚;有的誹謗他沽名釣譽,想藉此謀取官職。對此,他不僅一笑置之,反而辦學之志益堅。他說:“厚貽子孫者,適以損其志而益之以毒”,認為給子孫廣留財產,就會損害上進心而助長其依賴性,這不但不是愛護,反而增加其毒害。譚子文的這種有識豪舉,也贏得了清政府的讚揚,按例授予他四品知府職銜。
這所在安徽教育史上曾經閃現過燦爛光輝的書院,由於歷經戰亂兵燹,如今已鮮為人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