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滅刃齒虎

毀滅刃齒虎

毀滅劍齒虎,史前大型貓科動物,與現代虎有一定聯繫,與擬獅、洞獅並列為有史以來最大的三大貓科掠食者,骨架極限大於三大無鬢獅,肌肉極為粗壯,尾巴略短於現代虎,群居。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毀滅刃齒虎
  • 拉丁學名:Smilodon populator
  • 別稱:帝虎、劍齒虎、混亂刃齒虎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亞綱:真獸亞綱
  • 食肉目
  • 亞目:裂腳亞目
  • :貓科
  • 亞科:劍齒虎亞科
  • :劍齒虎族
  • :劍齒虎屬
  • 亞屬:刃齒虎亞屬
  • :毀滅刃齒虎
  • 亞種:美洲毀滅刃齒虎
  • 分布區域:北美和南美和亞洲
  • 現狀:已滅絕
形態特徵,歷史溯源,

形態特徵

毀滅刃齒虎身長最大可達4.8米,是有史以來貓科動物中個體最大的成員,還擁有長達18~20厘米的劍齒。甚至有的破碎化石顯示,最大的“毀滅刃齒虎”個體肩高可能達到1.65米,堪稱食肉類的王中之王。
毀滅刃齒虎

歷史溯源

200萬年前,巴拿馬地峽隆起,南北美大陸再次被連線起來,劍齒貓科動物也追逐著自己的獵物進入了南美洲。在這裡它們很快取代了原有的霸主袋劍齒虎和泰坦鳥,成為當地的頂尖食肉獸。於南美同樣存在大量體形巨大的獵物——如各種奇形怪狀的南方有蹄類、大型地懶、雕齒獸和居維葉象,捕食者間的競爭又少,於是它們比北美的同族演化出了更龐大的體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