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宅誡儉

毀宅誡儉

選文中的長孫道生出生在貴族世家,自己也身為三公,卻能以儉持家,樸實簡潔,對弟子嚴加約束,甚至已經修繕的廳堂廊屋也不惜拆毀,態度不可謂不堅決。他引用霍去病的“匈奴未滅,無以家為”那句名言,正是他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的寫照。

官宦之人多逐榮華富貴。長孫道生官比宰相,卻“衣不華飾,食不兼味”,樸素廉約,盡顯平民本色,為世人所稱道。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毀宅誡儉
  • 創作年代:東漢
  • 作品出處:《魏書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長孫道生
  • 注釋:修的廳堂廊屋不惜拆毀,樸實簡潔 
原文,譯文,注釋,霍去病,

原文

道生廉約,身為三司,而衣不華飾,食不兼味。一熊皮障泥,數十年不易,時人比之晏嬰。第宅卑陋,出鎮後,其子弟頗更修繕,起堂廡。道生還,嘆曰:“昔霍去病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今強寇尚遊魂漠北,吾豈可安坐華美也!”乃切責子弟,令毀宅。(選自《魏書》)

譯文

長孫道生廉潔而儉約,身為太尉,司徒,司空,而所穿的衣服不飾以華美,食不二味,所用的一副馬韉,數十年不換,當時的人們把他比為晏嬰.所住的房屋,低矮而簡陋.有一次出征後,家裡的子弟們把房屋全部修繕了一番,並建起了堂廡.長孫道生回來後,感嘆道:“過往霍去病認為匈奴沒滅,就不應該只顧自己的家.今天強大的敵人在北方邊境遊蕩未平,我怎么能安心住這樣華美的房子.”於是,就把子弟們狠狠地訓斥了一頓,並命令他們把所建的房屋毀掉。

注釋

1、廉約:清廉節約。
2、三司:東漢時稱太尉(最高軍事長官)、司徒(最高行政長官)、司空(掌管工程的最高長官)為三司,北魏仍用這些官名。文中的長孫氏身兼司空。
3、花飾:華麗的服飾。
4、兼味:多樣的菜餚。
5、鄣泥:亦作“障泥",因墊在馬鞍下,垂於馬背兩旁以擋泥土,故有此名。又稱“馬韉”。
6、易:更換。
7、晏嬰:春秋時齊國大夫,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500年。字仲平,夷維(今山東高密)人,歷齊靈公,莊公,景公三世卿,崇尚兼愛,非樂,節用,非厚葬久喪等,類多出於墨子。
8、第宅:住宅。
9、出鎮:北魏時多以鎮將兼刺史、太守之職。這裡指長孫道生曾在任廷尉卿出征北疆。鎮:通“征”,出征。
10、頗更:頗,悉,皆。更:易換,替代。
11、堂廡:堂下四周之屋。廡,正房對面和兩側的小屋子。
12、霍去病:西漢名將。因屢建戰功,漢武帝要為他建造府第,他拒絕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為。”
13、強寇:強大的敵人。
14、漠北:沙漠北面。
15、切責:嚴厲的責備。切,嚴厲。
16、尚:還。
17、乃:於是。
18、卑陋:低矮簡陋。

霍去病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為驃姚校尉,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殲2028人,俘獲匈奴的相國和當戶,並殺死匈奴單于的祖父和季父,勇冠全軍,受封冠軍侯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占據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的匈奴部,殲4萬餘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于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降服匈奴渾邪王及部眾4萬人,全部占領河西走廊。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餘眾歸漢。從此,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打通了西域道路。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衛青霍去病(22歲)各率騎兵5萬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里,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瀚海(今貝加爾湖)。經此一戰,“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
他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每戰皆勝,深得武帝信任。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句。元狩六年(公元前117)病卒,年僅24歲(虛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