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諸班,五代後周禁軍名。為周太祖郭威首創。後周顯德元年(954年),周世宗懲高平戰役之弊,開始整頓禁軍,下令召募天下壯士到京城,由趙匡胤考教武藝,擇其優異者...
後周顯德元年,周世宗“自高平之役,睹諸軍未甚嚴整,遂有退卻”,於是命令趙匡胤“一概簡閱,選武藝超絕者,署為殿前諸班” [4] 建立殿前軍,殿前司正式成型。...
諸班直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 zhū bān zhí,是指宋代皇帝的貼身禁衛軍。...... “禁兵者,天子之衞兵也,殿前、侍衞二司總之。其最親近扈從者,號諸班直。...
官名。五代後周始置,掌殿前諸班軍紀整肅。宋朝殿前司沿置,為統兵官之一,位副都指揮使下,以刺史以上充,徽宗政和四年(1114)定其位在正任防禦使上。 ...
馬軍諸班直,宋班直之一。其番號有殿前指揮使、內殿直、川班內殿直、散員、散指揮、散都頭、內直(金槍班)、東西班承旨(東西班)、散直、鈞容直、看班外...
宋官署名。簡稱“殿前司或殿司”。與侍衛司分統禁軍。掌殿前諸班直及步騎諸指揮名籍,總管其統制、訓練、輪番扈衛皇帝、戍守、遷補、罰賞等政令。置都指揮使...
都點檢,官名。五代後唐時,每逢皇帝巡行和出征,置大內都點檢。後周世宗整頓軍隊,選武藝超絕士兵為禁衛軍,稱殿前諸班,置殿前都點檢為最高 指揮官。趙匡胤以殿前...
皇城司“依祖宗法,不隸台察” [8] ,又“舊制,三衙管軍,未嘗內宿” [9] “殿前一司雖統攝諸班禁衛,而皇城一司亦判然不相關,亦漢南北軍相統之意也”...
殿前司統殿前諸班。殿前諸班是由現有禁軍中選拔出的精銳組成,同時又招募國內勇士,加以充實。設殿前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等官。侍衛司有侍衛親軍馬軍...
由於趙匡胤負責的是殿前諸班的選拔,以他當時的身份、職務,對中級以上的軍官只可能有推薦權,而對士兵和小校之類的基層軍官,則有相當的決定權,這就使得他在殿前司...
宋朝禁軍是宋代的中央軍。殿前司與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並稱三衙,統轄殿前諸班、直及全國禁軍。禁軍的兵籍和發兵之權則歸樞密院。...
大內都檢點,官名。五代後唐始,凡車駕行幸及出征則置。後周世宗顯德(955~959)中選驍勇之士充殿前諸班,改稱殿前都檢點。 ...
顯德六年(959年)一月,柴榮下詔:“每年新及第進士及諸聞喜宴,宜令宣徽院指揮...顯德六年(959年)六月,柴榮因病班師回到汴京,解除張永德殿前都點檢職務,升...
前外班八將(計、商、蠻、夫、蠃、勝、合、軨)、鄧肅將軍趙不試將軍、殿前司殿前司諸直十一直三十班(鈞容直二班、散直二班、殿前侍四班、金槍班二班、散...
健之士,設有殿前都指揮使、水陸都部署、殿前都點檢等高級軍官,形成“殿前諸班”的禁軍。其中殿前都點檢掌握軍事實權,後來擔任此職的趙匡胤在後周世宗去世後發動...
▪ 感恩都 ▪ 後樓兵 ▪ 宸衛都 ▪ 媚川都 ▪ 銀槍都 ▪ 靜江軍 ▪ 定霸都 ▪ 殿前諸班 3 作用 4 禍亂之源 牙...
殿前諸班。公元954年後周郭威置。 “又以驍勇之士多為藩鎮所蓄,詔募天下壯士,鹹遣詣闕,令太祖皇帝(趙匡胤)選其尤者為殿前諸班。”〔18〕周世宗“以矯健勇猛...
任福,字佑之,北宋將領。其先祖為河東人,後徙居開封。宋真宗鹹平年間,補衛土,由殿前諸班累遷至遙郡刺史。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後,任隴州知州、秦鳳路馬步...
“驕將惰卒始有所懼”(《資冶通鑑·後周紀二》);又選諸軍精銳者升為上軍,羸弱者予以遣散;還挑選各節度使屬下的“驍勇之士”,“以為殿前諸班”,用以削弱...
散指揮都虞候羅彥瓌、散員都指揮使王彥升二人,則作為“翊戴”功臣的中下級軍官的代表人物,二人都是屬於殿前司中“最親近扈從者”的“殿前諸班”之一。高懷德、...
於顯德元年(954)十月,大簡諸軍,精銳者升為上軍,去羸弱者。又詔募天下壯士,不以草澤為阻,均到闕下,親自閱試,選擇武藝超絕及儀表出眾者分署為殿前諸班。其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