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丘頭遺址群

殼丘頭遺址群

殼丘頭遺址群,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縣平原鎮南壟村東北的一處山麓坡地上,距城關約15公里。

殼丘頭遺址群自南向北分別包含了殼丘頭遺址、東花丘遺址和龜山遺址3處遺址點,總面積超16萬平方米。殼丘頭遺址群是福建沿海發現的最早的一處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也是台灣海峽西岸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

2019年10月,殼丘頭遺址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和國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殼丘頭遺址群
  • 地理位置: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縣平原鎮南壟村東北的一處山麓坡地上
  • 所處時代:新石器時代至商
  • 保護級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編號:8-0049-1-049
  • 批准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和國
歷史沿革,遺址特點,文物遺存,歷史文化,考古發現,研究價值,保護措施,旅遊信息,地理位置,交通信息,

歷史沿革

1958年,福建省全省文物普查過程當中,考古人員在平潭的南壟村發現遺址。
殼丘頭遺址群
殼丘頭遺址群遠景
1984年,命名為“南壟新石器時代遺址”。
1985年,福建省考古隊,對殼丘頭遺址進行首次大規模考古發掘。共清理出21個貝殼堆積坑和一座墓葬,出土石器、骨器、玉器、貝器、陶器等遺物200多件。根據碳十四測年結果,殼丘頭遺址距今約6500年。
殼丘頭遺址群
殼丘頭遺址群
1989年1月,遺址名稱確定為“殼丘山遺址”。
1994年,考古學家安志敏先生考察後,定名為“殼丘頭文化”。
2004年,福建的博物院和夏威夷大學的人類學系以及夏威夷畢士普博物館合作,開展了“關於東南史前航海術和南島語族”的課題研究,對殼丘頭文化遺址進行了第二次發掘。
殼丘頭遺址群
殼丘頭遺址群 龜山遺址
2015年、2016年,東花丘遺址、龜山遺址相繼被發現。
殼丘頭遺址群
殼丘頭遺址群 東花丘遺址
2022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考古研究院與平潭國際南島語族研究院組成聯合發掘隊,對殼丘頭遺址群——龜山遺址開展第三次考古發掘工作。
殼丘頭遺址群
工作人員在殼丘頭遺址發掘現場
2024年1月30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雜誌社承辦的“2023年中國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在北京揭曉,福建平潭縣殼丘頭新石器時代遺址群入選

遺址特點

殼丘頭遺址群自南向北分別包含了殼丘頭遺址、東花丘遺址和龜山遺址3處遺址點,總面積超16萬平方米。
殼丘頭遺址群是典型的貝丘遺址,主要文化層的堆積物80%以上為貝殼,居民採集食用的貝類有19種之多,其中絕大部分為麗文蛤。殼丘頭遺址群是福建沿海發現的最早的一處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也是台灣海峽西岸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之一。

文物遺存

綜述
殼丘頭遺址群發現了以平面呈梯形的小型石錛為代表的磨製石器,以及少量的穿孔石器。殼丘頭遺址群出土的石錛普遍較小,有的長度僅有3.5厘米,作為裝柄的複合工具,用來採集或攫取食物,或用於修房或造獨木舟的工具。殼丘頭遺址群出土的陶器主要是以陶釜為代表的生活用器。這些陶器雖然燒制火候不勻,但紋飾種類卻不少,包括波浪紋、貝齒紋、戳點紋、刻劃平行條紋、指甲紋、繩紋、磨光黑陶和紅衣陶等,顏色以灰、黑、灰黃、紅、褐色為主。
殼丘頭遺址群
殼丘頭遺址群出土文物
殼丘頭遺址群
殼丘頭遺址群龜山遺址出土的陶器(拼版照片)
石錛
石錛是磨製石器的一種,通常是長方形、單面刃,上端作為柄部,即削去一塊,便於木柄捆綁。發現的磨製石器較多,大大小小主要是石錛,占石器總量的三分之二。
石錛是一種木工工具,可以用來砍木頭,製作出魚叉、魚竿,乃至獨木舟。
貝齒紋陶器
貝齒紋陶器,一種具有鮮明海洋文化特徵的生活器皿。生活在海壇島上的先民們,就地取材,利用蚶類貝殼邊緣的自然紋路,直接壓印在陶坯上形成“貝齒紋”,然後進行燒製成陶器,先民們利用尖細硬物以雙線或數線平行、轉折、交叉等形式,刻劃出方形、圓形、三角形等圖案,並成排成組形成紋飾。

歷史文化

文化活動
2016年,美國夏威夷大學人類學系教授、考古學家羅萊隨同福建省博物院考古團隊進行調研。
2019年10月29日,“海峽兩岸南島語族考古教學實習基地”、“殼丘頭省級考古遺址公園”、“福建師範大學東南環境考古中心”同時在福建平潭揭牌,這三個機構共同坐落於平潭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殼丘頭文化研究成為海峽兩岸學者共同關注的課題。
2020年6月,平潭召開首屆“平潭史前文化與太平洋考古論壇”,後續該論壇將定期舉辦,邀請兩岸及海外研究學者及青年參與到平潭史前考古工作。
2022年1月,“中華文化數字精準傳播”暨“南島語族文化遺產環太平洋傳播”專題研討會在平潭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召開,專家學者齊聚一堂,開展廣泛而深入的交流。

考古發現

2023年,考古專家在西營、殼丘頭遺址發現了水稻遺存,被證實是中國東南沿海島嶼最早的水稻遺存。結合出土陶片上稻、粟、黍的痕跡,及器物殘留物分析發現的稻、黍、粟、豆類等農作物澱粉粒,考古專家推斷,稻、粟等農作物出現在平潭島上的時間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植物考古研究表明,稻和粟在距今4800~4600年前傳入台灣地區。西營、殼丘頭遺址的新發現,不僅揭示出各時期東南沿海海島史前人群的農業生產活動,也為南島語族早期人群擴散提供了新的確鑿證據。
考古專家還在西營、殼丘頭遺址發現了人骨遺存。其中,西營遺址發現了3座墓葬,墓葬中發現了保存完整的人骨M1,其牙齒清晰可見,兩顆中門齒疑似被拔除,體現了當時特有的海洋族群風俗。而針對多個人骨遺存樣品的碳十四測年結果顯示,人骨年代可達距今約7400年,初步研究表明,平潭史前人群和中國南方及東南亞族群有較近的遺傳關係。此外,殼丘頭遺址群還發掘出與台灣大坌坑文化存在相似性的陶器遺存,顯示了海峽兩岸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關聯。

研究價值

平潭殼丘頭遺址群代表著閩台地區新石器時代的早期文化,從考古學和歷史學角度來說,進一步驗證了大陸和台灣有著共同的文化起源和背景,賦予了平潭島殼丘頭遺址群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為推動兩岸進一步合作與發展提供了更加堅實的文化基礎。
平潭殼丘頭遺址群,是福建省乃至中國史前海洋文明的重大考古發現。考古專家發現,平潭、台灣兩座島嶼在文化遺址上有著共同的風格,台灣稱為大坌坑文化,平潭稱為殼丘頭文化。
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研究通過對浙江井頭山、福建平潭島殼丘頭遺址群等遺址展開系統考古學研究,不斷完善了我國東南沿海地區考古學文化時空框架,揭示了我國南島語族祖先人群的文化特徵、生計模式、社會結構變遷,反映了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史前人群深耕大陸、開發海洋的文化特徵,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演進格局的重要實證。
“通過對殼丘頭遺址群持續系統的考古工作,我們建立了東南沿海島嶼地區距今7500~3000年考古學文化序列。不同時期的居址空間利用模式,揭示了該地區7000年以來的史前聚落形態及其發展變化規律。確鑿的農業證據,反映沿海史前早期人群多樣化的生計模式,兼具大陸性和海洋性特徵。”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星燦表示,東南沿海地區的史前考古進展,深化了對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史前人群利用海洋資源,以及史前農業文化向東南亞島嶼地區擴散歷程的認識,為探索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提供了重要線索,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研究空白。

保護措施

1991年3月,殼丘山遺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9年10月,殼丘頭遺址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1年11月18日,國家文物局正式印發《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平潭殼丘頭遺址群被列入“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
2024年3月22日,殼丘頭遺址群入選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殼丘頭遺址群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縣平原鎮南壟村東北的一處山麓坡地上。
殼丘頭遺址

交通信息

自駕:自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縣人民政府出發前往殼丘頭遺址群,路程大約為20千米,用時約為25分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