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酵罐

殺酵罐

油棕果穗的殺酵罐有兩種:大型油棕廠採用的是臥式殺酵罐,果穗裝在果籠車沿導軌進出殺酵罐,果籠車用電動推拉,果籠箱用電動吊車裝卸,罐龐大,電氣化程度高;小型油棕廠採用的是立式殺酵罐,果穗用大型翻斗升降機裝入殺酵罐,殺酵後尚需人工輔助卸料,勞動強度較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殺酵罐
  • 外文名:Kill fermentation tank
  • 套用:殺酵工藝
  • 例子:臥式殺酵罐、立式殺酵罐
  • 殺酵:水煮和高溫高壓蒸汽
  • 學科:食品加工工藝
油棕果殺酵技術,國外研究與利用現狀,國內研究與利用現狀,油棕果殺酵罐,國外研究與利用現狀,國內研究與利用現狀,

油棕果殺酵技術

國外研究與利用現狀

在國外,從科研到生產上都非常重視油棕果的處理。油棕果收穫之後,首先要及時清理掉附在上面的泥土和樹葉,並且需要輕輕地運輸和加工,從而防止損傷油棕鮮果、影響棕油質量。
殺酵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水煮,另一種是採用高溫高壓蒸汽。非洲的小型棕櫚油加工廠,由於沒有經濟實力使用加壓蒸汽殺酵,因此一般將油棕果穗進行水煮從而實現殺酵。在這種殺酵過程中,果穗容易吸收太多水分而導致油脂質量下降,而高壓蒸汽殺酵在不損失太多水分的前提下就可實現有效殺酵。因此,大部分小型加工廠在殺酵之前進行脫粒(使用工具使油棕果實從果穗上脫落),脫粒後剩下的空果串由於未進入殺酵環節,沒有接觸水分,因此可直接用做殺酵工序的燃料。在國外的大型油棕加工廠,空果串會被焚燒成灰,由於其富含鉀元素,可以用作油棕種植園的鉀肥。
殺酵不論採用哪種形式都有以下目的:(1)破壞油脂分解酶的活性,同時阻止水解作用和油脂氧化;(2)對於大型油棕加工裝置,果串被殺酵時,高壓蒸汽軟化了果串,在脫粒機的搖動和翻滾中,油棕果實容易從果串上脫落下來;(3)微觀上,一部分含油細胞分散在蛋白質中,熱蒸汽使得蛋白質凝固,蛋白質凝固使得含油細胞聚集在一起,在壓力的作用下聚集在一起的油脂更容易流動;(4)殺酵軟化了油棕果實的果肉結構,使得果肉組織在搗碎環節中更容易與纖維和果核分離,高溫蒸汽足以使得果肉中的含油細胞破碎,從而使油脂易於流出;(5)高壓蒸汽使得核仁內部水分擴張,當壓力快速卸掉時核仁迅速收縮,這有利於核仁和核殼的分離。Poku強調:(1)殺酵過程中必須嚴防空氣的滲入,空氣不僅容易阻礙蒸汽流通,還會加速高溫狀態下的油脂氧化;(2)殺酵過度會降低所得油脂的漂白性能;(3)殺酵是棕櫚仁褪色的主要影響因素,殺酵不僅會降低所得棕櫚仁油的漂白性能,還會降低濾餅的蛋白價。
在加納,Baryeh採用3kg/cm2(143℃)的高壓蒸汽進行殺酵,殺酵時間約為60min。在馬來西亞,Mee將棕櫚油的提取分為4個步驟:殺酵、脫果、提取、澄清純化,其中採用7.144kg/cm2(140℃)的加熱蒸汽進行半連續殺酵,殺酵時間為50~70min。Berger採用的也是7.144kg/cm2的高壓蒸汽殺酵,並強調殺酵過程中要重複3次排空空氣,他還認為連續自動殺酵是可行的。

國內研究與利用現狀

我國自1926年開始引種油棕,1960年以後開始大面積在海南島種植油棕。但由於經過幾次大發展失敗,沒有再擴大種植面積,現在油棕種植多以園林綠化為主。因此,我國尚沒有大規模油棕的商業種植。目前,對於殺酵技術的相關報導也甚少,僅有的資料多為20世紀60~70年代留下來的關於殺酵方面的文字資料。1963年和1965年,曾分別在海南國營南濱農場、瓊海縣加積鎮建立過油棕加工廠(處理能力分別為10t果串/日、5t果串/日),儘管這些工廠早已廢棄或轉為其他用途,但是仍積累了一些殺酵經驗:(1)殺酵後3~4d內,油脂的酸價增加不大;(2)蒸汽壓力為3kg/cm2時,殺酵時間需要45~55min;蒸汽壓力為2kg/cm2時,殺酵時間需要50~70min;(3)殺酵時壓力不能過高、時間不可過長,否則不僅容易導致果肉熟爛出油,還會使棕仁顏色變深,影響棕仁油的質量,該觀點與Poku的一致;(4)首選在2kg/cm2壓力下進行蒸汽殺酵;(5)為減少棕油損失,油棕果穗最好進行分類殺酵,第1類是已成熟脫落的果實和成熟的果穗及小果穗,第2類是中等大小較成熟的果穗,第3類是較大較成熟和不夠成熟的果穗,3種類型的果穗應依次延長殺酵時間。

油棕果殺酵罐

國外研究與利用現狀

油棕果穗的殺酵罐有兩種:大型油棕廠採用的是臥式殺酵罐,果穗裝在果籠車沿導軌進出殺酵罐,果籠車用電動推拉,果籠箱用電動吊車裝卸,罐龐大,電氣化程度高;小型油棕廠採用的是立式殺酵罐,果穗用大型翻斗升降機裝入殺酵罐,殺酵後尚需人工輔助卸料,勞動強度較大。

國內研究與利用現狀

海南島的油棕殺酵罐也是採用加壓蒸汽殺酵,分為兩種:一種是臥式的圓筒形殺酵罐,另一種是立式的圓筒形殺酵罐。
20世紀60年代前後,我國曾設計出一款小型油棕加工罐,其中的殺酵罐為立式圓柱體,尺寸為Φ988mm×1400mm,生產能力為700kg/罐,然而這台殺酵罐未能進行生產測定。通過試驗發現,該罐從裝料到出料共需2~2.5h,其日處理能力為6~8t果穗。
1963-1964年從荷蘭進口的日處理油棕果穗為24t和72t的兩套殺酵罐都採用立式,且罐體結構一致:罐體的上下部有蒸汽進管,料裝滿後,關好進料口蓋,通蒸汽前先打開上部的排汽閥,然後打開下蒸汽進管,緩慢通入蒸汽,待排完罐中空氣後,關掉排汽閥,待罐內達到3kg/cm2蒸汽壓後,關掉上面的蒸汽閥,一般保持3kg/cm2壓力(溫度130℃左右)約1h。
2000年,武漢食品工業學院的陳文麟等提出了一種帶螺旋推進器的臥式殺青(酵)罐,其殺酵溫度一般控制在125℃以內,這比我國20世紀60年代從荷蘭進口的立式殺酵罐的殺酵溫度(130℃左右)還要低,比國外普遍採用的140℃及以上的殺酵溫度低了15℃左右。由於該罐未見有與生產試驗相關的數據,也未提及125℃殺酵溫度下的殺酵時間,因此無法對該殺酵溫度的實用性下結論。
2006年至今,部分研究人員就殺酵罐申請了一些實用新型專利。其中,2006年,張永太公布了1項“棕櫚果束殺酵罐”的實用新型專利,其設計罐體為立式,罐體下部側面設有出料口,與出料口相對應,罐體內設有螺旋出料裝置(包括與電機聯結的帶螺旋葉片的轉軸,轉軸通過懸掛軸承懸掛於橫跨罐體兩側的掛桿上;轉軸上方設定有“∧”形保護罩,保護罩與罐體側面間隙為下料通道)。
2008年,李普選等公布了1項“隧道式棕櫚果穗殺酵機”的實用新型專利,該殺酵機的機架上設有動力裝置、輸送裝置及具有進料口和出料口的殺酵室,殺酵室內設有蒸汽噴管,其中,殺酵室為橫向布置,輸送裝置包括驅動鏈輪和從動鏈輪,驅動鏈輪和從動鏈輪分別設在殺酵室的前端和後端,驅動鏈輪與動力裝置傳動連線,驅動鏈輪和從動鏈輪通過輸送鏈條傳動連線。
2010年,鄧乾然等公布了“一種小型臥式油棕殺酵罐”的實用新型專利,該罐包括罐體、罐門,罐體內設有連通至外部的水汽管、果車架,果車架的底部設有可在導軌上滾動的車輪,果車架上設有果籠,導軌在罐門的一端接有可轉動的落地輪架,通過落地輪架無需外接軌道即可拉出果車,導軌和果車車輪呈傾斜分布,該罐可實現果穗自卸,適合農村分散加工棕油作業需要,生產效率≥300kg/h。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