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殷有三仁
- 出處:《論語·微子》
- 意義:稱讚微子、箕子、比干
- 提出:孔子
作品原文微子去之①,箕子為之奴②,比干諫而死③。孔子曰:“殷有三仁焉!”作品注釋①微子:名啟,采邑在微(今山西省潞城縣東北)。微子是紂王的同母兄,但微子...
出處:《論語·微子》原文: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論語·微子》中稱讚微子、箕子、比干為殷商時代的三個“仁”人。微子,...
《論語·微子》:“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南朝 梁 沈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三仁去國,五曜入房。”宋 王安石 ...
《粵有三仁對》是出自於東漢時期《漢書·董仲舒傳》中的一個故事,作者是班固。...... 遂滅之。孔子稱殷有三仁,寡人亦以為粵有三仁。桓公決疑於管仲,寡人決疑於...
語出《論語.微子》:“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碑陰有小字,難以辨認,但是價值連城。陵園一隅還醒目地樹立著一塊侵華日軍留...
箕子與微子、比干,在殷商末年齊名,並稱“殷末三仁”,在孔子《論語·微子》中曰:“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殷有三仁焉。” [1] 中文...
箕子、微子、比干,被孔子譽為“殷有三仁”。 古都朝歌宮城附近今已成為淇河邊現代化城市 鬼谷子,名王蟬。春秋戰國時期人,祖籍朝歌城南。在雲夢山水簾洞隱居講學,...
孔子:“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殷有三仁焉。” [5] 司馬遷《史記》:“微子故能仁賢,乃代武庚,故殷之餘民甚戴愛之。” [5] 司馬貞《史記索...
孔子說,“殷有三仁焉”。)左尹第二時期 編輯 第二個時期從西周到春秋大約六、七百年。國君稱“天子”、“天王”。王位繼承人稱“太子”、“東宮”。王妻稱...
朝歌鎮古稱沫邑,商末易名朝歌,曾為殷紂都城和衛國國都,文化底蘊豐厚。名勝...如被孔夫子譽為“殷有三仁”的箕子、微子、比干,縱橫家、軍事家、教育大師...
(殷紂王在位,昏庸無道,倒行逆施,他的哥哥微子辭職隱去;他的叔叔箕子多次力諫,被罰作奴隸;紂王的另一叔叔比干,則因進諫被剖心致死。孔子說,“殷有三仁焉”。...
孔子說,“殷有三仁焉”。)日講官第二時期 第二個時期從西周到春秋,大約六、七百年。國君稱“天子”、“天王”。王位繼承人稱“太子”、“東宮”。王妻稱“...
“殷有三仁”(1)箕子——披髮裝瘋為奴(2)比干——聖人心有七竅(3)微子——屢諫不聽,憤然而去姬發為中暑者扇涼什麼難得而易失...
箕子陵,是“商末三仁”之一“箕子”的陵墓。晉(杜預)《春秋釋例》:“梁國蒙縣西北有亳城。”晉(伏滔)《北征記》:“望蒙、亳間,成湯、伊尹、箕子之冢,今...
箕子與微子、比干,在殷商末年齊名,並稱“殷末三仁”,在孔子《論語·微子》中曰:“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殷有三仁焉。...
不聽招呼的病入膏肓的殷紂王仁義之師伐崇侯,三分天下二歸周西伯臨崩教太子“仁義”的代名詞——伯夷、叔齊盟津大會,白魚入舟“殷有三仁” (1)箕子——披髮...
孔子說,“殷有三仁焉”。)袞職第二個時期 從西周到春秋,大約六、七百年。國君稱“天子”、“天王”。王位繼承人稱“太子”、“東宮”。王妻稱“後”。(《...
葉適:“王蕃、樓玄、賀邵、韋昭、華覈,吳之將亡,孫皓酷暴,尚有此人。孔子稱‘殷有三仁’,殷聖賢數十世之天下,其亡,有此仁人,固其宜也。悲夫!”...
18·1 微子(1)去之,箕子(2)為之奴,比干(3)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注釋】(1)微子:殷紂王的同母兄長,見紂王無道,勸他不聽,遂離開紂王。...
語出《論語.微子》:“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碑陰有小字,難以辨認,但是價值連城。陵園一隅還醒目地樹立著一塊侵華日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