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乃文先生是湖南私立湖西中學(南縣第一中學前身)主要創始人、首任校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段乃文
- 別名:字心丹,筆名之子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南省益陽市南縣南洲鎮
- 出生日期:1901年3月17日
- 逝世日期:1943年
- 職業:講師
- 畢業院校:上海交通大學
- 信仰:共產主義
簡介,戰時中等教育,民族氣節,戰時教育,
簡介
段乃文
字心丹,筆名之子,1901年3月17日(正月二十七)出生於南縣南洲鎮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父親段宇林,是當地有名的秀才;母親程春香,知書達理,善良賢淑。由於父母的長期薰陶,他從小就聰穎好學。在讀私塾時就表現不凡、出類拔萃。1914年,13歲的他考入長沙明德中學;1920年,19歲的他高中畢業,考入上海交通大學電機工程學院攻讀;1929年7月,27歲的他大學畢業,並獲學士學位。由於文理兼通,各科成績名列前茅,被留校任助教、講師。
打仗矣?辦學矣?
抗日戰爭爆發後,教育界便圍繞是否應實施一種臨時戰時教育問題展開了激烈爭論,教育界開始面對一個如何處理抗戰與建國、打仗與辦學的關係問題。一部分人認為戰時教育是中國的當務之急,教育以抗戰教育為主,包括打靶、下鄉宣傳、上前線等;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我們更應該努力辦學,以待將來建國之用,將來建國更需要人才。於是,有的師生到了前線,去了軍校。有的老師更加努力繼續從事教書育人的工作,學生更加發奮讀書。段乃文先生則明顯地站在了教育救國這一邊。
1937年初冬,段先生返梓探望父母。可一回到家鄉,一個嚴重落後的教育現狀就擺在他的面前,湘鄂邊地區的南縣、華容、安鄉、漢壽、石首等縣連一所普通中學也沒有,國小畢業生,除一部分就地進入簡易師範學習之外,其餘的都要負笈他鄉或遠赴省城求學。那些在學校進行打仗與辦學辯論的場景又時時浮現在他的眼前,面對這樣的狀況,一種強烈的辦學救國思想開始在他心裡萌動。於是他果斷謝絕了當時政界、高等教育界、實業界的邀請,艱難地開始了他的辦學救國之路。
戰時中等教育
他不斷找來其他飽學詩書的返鄉舊友、暫居南縣的仁人志士共同商討救國之路、強國之策。大革命時期的共產黨員、後出走南洋群島教書的曾習孔,大革命時期因革命被捕剛剛出獄的共產黨員廖一貫,上海美專畢業的孟良萼、何康理,以及上海、武漢、廣州等地大學畢業或肄業的學生譚天民、何康惠、張國、段心曠、李名魁、鐘漢卿、王瑞吾、朱斌等人來到南縣,還有平津以及沿海各省市不願做亡國奴的愛國人士,也輾轉來到了南縣。這些知識分子、仁人志士與段先生一接觸,就很快達到了共識,形成了辦學救國的思想,這些給湖西中學的創建,準備了激進的思想條件和優良的師資力量。
他幾經奔走呼籲,終於借到了縣城南郊劉家壠一棟閒置已久的殘破兵營作校舍,同時不惜變賣自家在注滋口楊林洲的田產,捐出作為修葺校舍、添置教具的經費。1937年12月,段先生鄭重約集同仁聚議辦學事宜,在第一次校董事會上,大家公推段先生為校長,李名魁為董事長,一所以“抗日救國、培育英才”為辦學宗旨的“湖南私立湖西臨時中學”正式成立,這標誌著湘鄂邊地區第一所抗日救亡學校的成立。1938年4月4日新學期開學(今湖南省屬重點中學——南縣一中的校慶日就定在4月4日這一天),共招了4個國中班,1個高中補習班,總計學生200餘人,由於當時國民政府對學籍管理十分嚴格,即使創辦私立中學,也必須經省教育廳批准,學生才能拿到畢業文憑,“湖西”因倉促上馬,白手起家,未獲批准立案。段乃文便及時將學校掛靠在內遷益陽的南京“五卅中學”名下,改名為“南京五卅中學湖西分校”,段乃文任主事。1940年2月,段先生等幾經周折,終於獲得湖南省教育廳批准立案,正式定名為“湖南省私立湖西初級中學”。
民族氣節
1938年上學期開學伊始,段乃文將自己在中學、大學培養的愛國主義精神重點向學生灌輸,並親筆書寫“公誠勤勇”四個蒼勁有力的正楷大字,作為校訓。不久,他還支持成立了湖西學生自治會,經常向同學們講時局,並組建了“抗敵話劇團”、“洞庭湖歌詠隊”,深入街頭、農村演出,同時還舉辦了“抗敵漫畫展覽”等活動。有一次周末下午在縣城演出街頭劇《捉漢奸》(自編劇目),一位觀眾激於義憤,把扮演漢奸的同學誤為真漢奸,在肉店奪得屠刀追殺,險些釀成命案,幸有領隊老師出面攔阻並加以解釋,才得以平息,可見當時演出之成功。由於段乃文經常帶領師生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師生的思想覺悟不斷提高。
1943年春,日本發動了鄂西會戰,湘鄂邊地區一場歷史罕見的災難發生了。濱湖浩劫,南縣浩劫,“湖西”浩劫!
為了保護學生,為了維護中華民族的氣節與尊嚴,深得師生敬仰和愛戴的段校長,寫下了可歌可泣、悲壯動人的一頁。
是年3月,日軍侵入南縣毗連的華容縣城,為避免敵機騷擾,“湖西”西遷到偏僻的北河口曹家鋪,借用民房上課,至5月5日,安鄉、華容靠近南縣一帶火光沖天,槍聲陣陣,炮聲隆隆,國民黨73軍的殘兵敗將與成群結隊的難民湧向南縣境內。段校長發現形勢危急,只得宣布暫時停學,由學校發給盤纏,大部分學生返家暫避,最後剩下無家可歸或有家不能歸的學生60多人,段校長與部分教師商議,決定帶領師生繼續南遷沅江。5月8日凌晨,段校長帶領100多人(其中教職員工家屬30多人)的隊伍沿藕池河中支南下,校長借來兩條木船,安排行李、教具和女性師生在船上,並帶領男性師生輪換拉縴。上午9點飛來兩駕敵機,在距河面100米的低空盤旋,不斷扔下炸彈,並用機槍掃射,許多難民倒在血泊中,段校長一邊指揮師生避開敵機的轟炸,一邊幫助難民疏散。到達廠窖的汀浹洲時,一些走得快的難民愴惶返回,說日本鬼子的汽艇已封鎖了前面茅草街的河面,難民只好掉頭往回走,段校長馬上召集教員商量對策,其中一姓朱的教員提議:“我們的東西多,不用船載難搬,前面日軍已封鎖河面,往沅江去不行了,返回原地也不是上策,這裡有我一個親戚,不如暫時住到他家去,而後見機行事。”段校長考慮別無他法,只得採納。誰知第二天就在這裡發生了僅次於“南京大屠殺”的全國第二大慘案——“廠窖慘案”。
5月9日早晨,日軍飛機就對廠窖垸進行密集型轟炸,“湖西”100餘名逃難師生大部分已於前夜另走他鄉,段校長與留在原地的30多名師生,為免遭轟炸,已躲進了麻土裡。上午8點多鐘,一隊日軍騎兵、步兵來“圍剿”汀浹洲,直逼師生所在地,欲躲不及,欲逃不脫,段校長對緊跟身邊的學生嚴欽志(現湖南省華容縣四中退休高級教師)、熊士元打了個手勢,決心與日軍正面接觸,他們剛到住戶的禾場上,耳邊就傳來慘叫聲,鬼子兵已在麻土裡肆虐,刺殺手無寸鐵的“湖西”師生,禾場上鬼子兵殺氣騰騰地圍住幾十個難民。段校長上前,用日語跟一個日軍小頭目交涉,指了指身邊的學生說:“我是教員,他們都是我的學生 ,要殺要砍找我,你們不要濫殺無辜。”親見日軍慘無人道地屠殺禾場上的同胞,段校長只得強壓怒火,保護學生。過了一會,日軍小頭目指著嚴、熊兩人,叫他們做苦力,抬走裝滿搶劫物的箱子。段校長和一位歷史老師也被脅迫充當苦力,他大罵日寇是強盜,是野獸,並宣傳抗日,獸軍用麻繩將段校長綁在樹邊,用刺刀割開他的頭蓋皮,凌遲而死……
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抗日戰爭終於勝利了。不久,國民黨政府內政部為段乃文先生髮布了褒揚令,曰:“查湖南省南縣段乃文,值縣境被日寇淪陷,躬率學生出險,不幸途中遇敵被擄,罵賊不屈,竟遭殺害,大節嚼然,殊堪矜式,應予褒揚,以彰忠烈,此令。”
戰時教育
段校長犧牲後,師生們時時緬懷他全心全意為國家抗戰和建設培育人才的教育救國之舉,部分學生於1943年6月,在益陽找到了教師鐘漢卿,開始了恢復湖西中學的工作。在戰火紛飛的年代,鐘校長帶著學生四處遷移,學校先後遷往沅江齊頭山,益陽沙頭,後在遷往長沙途中解散。1945年初,學校遷回南縣白蚌口。1945年8月日軍投降,學校正式遷回原址——南縣縣城劉家壠,學校得以恢復正常教學。在段校長辦學的5年中,共培育學生300多人,這些學生不少升入高中、大學,成為新中國建設的棟樑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