殭屍蠕蟲,海底生物,是一種群體寄生的生物,進食時會產生震盪 當食物吃光時會進入類似於冬眠的狀態。和水蛭的特點有點像 都是根據人或動物呼出的co2{也就是“氧氣”}來取得食物的,無眼無鼻無耳,食物主要由動物或人的骨頭。它們沒有內臟 看上去大約有5厘米長 但其大部分身體由“根”組成 這些根能鑽進鯨的骨骼,在寄生於它們身上的共生細菌的幫助下吸出脂質。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殭屍蠕蟲
- 界:動物界
- 體長:大約有5厘米
- 生存方式:寄生
發現,謎團研究,
發現
2002年,美國蒙特雷灣水族館研究所研究人員在海洋深處發現了一種奇特的蠕蟲,它們鑽入海底死亡魚類和鯨類的屍骨中生活,因此它們也被稱為“殭屍蠕蟲”。令研究人員感到迷惑不解的是,這種蠕蟲不僅僅沒有牙齒和嘴,甚至連內臟都沒有,它們是如何鑽入骨頭中的。有科學家猜測認為,“殭屍蠕蟲”可能根本沒有任何鑽孔的能力,而是通過一種化學過程為自己在骨頭中開路。經過數年深入研究和分析,美國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科學家證實了這一猜測。
美國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科學家西格麗德-卡莎等人最新研究發現,“殭屍蠕蟲”確實是通過分泌酸性酶這種化學方式鑽入死亡魚類和鯨類骨頭中的。科學家們將於本年度美國實驗生物學協會年會上發表她們的最新發現。
這種“殭屍蠕蟲”學名為“Osedax frankpressi”,來自Osedax家族。在拉丁文中,“Osedax”的意思是“食骨者”。還有一件令研究人員不解的事就是,他們找不到這種神秘蠕蟲中的雄性。科學家們發現,雄性從來就沒有過完幼蟲期,它們直接就生活於雌性的身體內部。另一支研究團隊還發現,這些蠕蟲還得到了來自其體內的細菌的幫忙,細菌可以幫助它們消化骨頭。除了這些神奇之事,“殭屍蠕蟲”還有太多的未解之謎。
謎團研究
為了弄清楚“殭屍蠕蟲”的生存原理,卡莎的研究團隊分析了蠕蟲綠色的根狀結構,研究它們是如何依附到骨頭外部的。研究人員發現,這種根狀結構由長長單元的組成,每一個都單元都有微小的突起,這樣可以讓蠕蟲儘可能覆蓋更大面積的骨頭。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這些長長的單元可以通過皮膚分泌出酸性酶,酸性酶可以分解骨頭中礦物質,這就是它們進入骨頭內部的方式。
這個謎團解開後,研究團隊希望接下來能夠弄清楚“殭屍蠕蟲”神秘的生命周期,即它們是如何分泌出酸性酶的,又是如何與體內的細菌和諧相處,讓細菌幫助其將骨頭消化成食物和營養成分的。
西伯達蟲科的環節動物通常沒有內臟,而是通過一種被稱為營養體的特殊器官內的細菌共生體來獲取營養。大多數的西伯達蟲科擁有化學自養的共生體,因此它們可以生存於海底熱液出口處等環境中。“殭屍蠕蟲”身體的後半段中生存著非自養的“heterotrophic Oceanospirillales”細菌,而且後半段身體已進化成根狀,這些根狀分叉並穿透骨頭。
此前的研究發現,“殭屍蠕蟲”明顯缺少生物研磨結構,而其骨頭消化和營養吸引的生理機制實際上也未發現。最新研究顯示,根狀表皮上超微結構表明,這是一種分泌和吸收器官。研究人員認為,“殭屍蠕蟲”通過分泌酸性物質分解骨頭,然後再吸收骨膠原質和油脂作為營養。研究人員分析了這種酸性分泌酶,發現其為VHA酶和碳酸酐酶,而且在蠕蟲根部表皮細胞中VHA酶含量非常豐富,同時在表皮細胞中存在的還有碳酸酐酶,不過碳酸酐酶還存在於其他細胞和其他身體部位。這一發現有力地證實了關於“殭屍蠕蟲”通過酸性分泌物實現消化骨頭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