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殘餘土
- 外文名:Residual soil
- 組成:礦物質、有機物質、水
- 套用學科:地理學、土壤地理學
- 類型:土壤
- 定義:在過去成土環境條件下形成
所屬分類,主要特徵,形成過程,研究意義,
所屬分類
殘餘土屬於土壤,是由一層層厚度各異的礦物質成分所組成大自然主體。土壤和母質層的區別表現在於形態、物理特性、化學特性以及礦物學特性等方面。由於地殼 、水蒸氣、 大氣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土層有別於母質層。它是礦物和有機物的混合組成部分,存在著固體,氣體和液體狀態。疏鬆的土壤微粒組合起來,形成充滿間隙的土壤的形式。這些孔隙中含有溶解溶液(液體)和空氣(氣體) 。因此,土壤通常被視為有多種狀態。
主要特徵
在過去成土環境條件下形成的、並脫離現代成土過程的土壤為古土壤,按其成因可分為埋藏土壤和殘餘土壤兩大類型。可形成於第三紀末及第四紀的各個地質歷史時期,其形成途徑有因地質物質如火山灰、熔岩、黃土、堆積物的覆蓋,使原土壤脫離成土過程而形成;有因氣候、地形等因素的變化而引起某種成土過程中斷而形成。組成成分為礦物質、有機質、土壤微生物、水分和空氣。
形成過程
殘餘土壤,是由於氣候、地形等成土因素的自然演變,或經人為利用改變了原來土壤的發育方向,而使之獲得兩種以上環境特徵的土壤。新疆吐魯番盆地、天山南麓的洪積平原及塔里木河上游的古老沖積平原上的殘餘鹽土,塔里木河、孔雀河、瑪納斯河的老河道的殘餘泥炭沼澤土等,均屬殘餘土。這些土壤形成於古水成條件下,後因侵蝕基準面下降,河道改遷,地下水位下降或湖泊乾涸等原因,土壤脫離地下水的作用,但氣候極端乾旱、土壤不發生脫鹽或泥炭分解過程而保持原狀,成為殘餘土壤。
研究意義
從歷史演變角度利用殘餘土壤的殘遺特性,探索土壤的動態發生規律具有重要的意義。殘餘土壤是第四紀地質學及第四紀環境演變研究的重要標誌和依據,許多外生礦藏與其形成、分布及成土作用密切相關;同時其肥力性質、障礙因子又影響到農業上的利用,故研究殘餘土壤在理論上和生產上均有一定意義。殘餘土壤與作為成土母素的時間(土壤年齡)有關,故C測定年技術、熱發光測定土壤年齡等技術的相繼出現,為進一步研究殘餘土壤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