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缺的月亮

殘缺的月亮

作家吳子長撰寫的長篇小說,

掀開底層社會帷幕的一角,展示一群小人物的悲歡離合;濃縮人生

百態,描繪生活真相。 講究生活化、細節化、民俗化、通俗化;

追求真實性、趣味性、可讀性、深刻性。一個飽受生活磨難和摧殘

的家庭,一個掙扎在生活底層的群體,一部都市生活的傳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殘缺的月亮
  • 作者:吳子長
  • 出版社:陝西出版集團 太白文藝出版社
  • 定價:26.8 元
  • ISBN:978780680684
作者簡介,內容提要,評說,

作者簡介

吳子長,男,1963年生,1988年開始文學創作,先後在《北方文學》、《四川文學》、《青年文學》、《安徽文學》、《山西文學》、《飛天》、《天涯》等報刊發表文學作品200餘萬字,已出版長篇小說《有毒的太陽》等數部。散文集《邊緣人語》榮獲“首屆安徽散文獎(2001--2006)一等獎”,散文《笛聲悠揚》入選《2007年中國精短美文100篇》,現為安徽省淮南市文聯專職作家,二級文學創作。
殘缺的月亮
吳子長

內容提要

掀開底層社會帷幕的一角,展示一群小人物的悲歡離合;濃縮人生
百態,描繪生活真相。 講究生活化、細節化、民俗化、通俗化;
追求真實性、趣味性、可讀性、深刻性。一個飽受生活磨難和摧殘
的家庭,一個掙扎在生活底層的群體,一部都市生活的傳奇。

評說

長篇小說《殘缺的月亮》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一路寫來,直到當下,反映中國當代農村的歷史進程。許雲秀先是去省城當保姆,後是做裁縫生意,最後是開建材商店,並在城裡結婚成家,成為城市人群中的一員。這些,正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城鄉人口結構出現的新變化。然而,許雲秀們的文化背景仍然沒有發生根本改變,骨子裡仍然是來自於鄉下的農民,只是時代賦予了她們新的特徵。作者意在通過小說“揭開底層社會帷幕的一角,展示一群小人物的悲歡離合”,表現“一個掙扎在生活底層的群體”。這樣的群體是一個龐大社會的基石,他們的生活狀態標誌著一個社會的進步程度。另一方面,他們在社會的話語權方面又幾乎是空白的。惟其如此,吳子長的創作選擇才體現了一種自覺的歷史擔當、時代的良心和作家的責任感。《殘缺的月亮》雖然寫到土地承包責任制,寫到農民進城打工、經商創業,但相比較而言,更突出人物的自身命運,使之呈現出較大的變數。也許正是因為這樣,許雲秀的命運作為小說的情節線索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人物本身的個性化程度也更加鮮明和突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