殂

本義:不生息。說明:死亡按照速度分有兩種,一種是快速死,一種是慢速死。前者在精神上痛苦少,後者在精神上是一種長時間折磨。所以,“殂”的概念,相當於今日的“安樂死”,屬於人道主義範疇。而典型的折磨死法就是所謂的“千刀萬剮”,指一種用刀片肉的酷刑,需要花費劊子手好多天的工夫,是典型的非人道死法,同本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殂
  • 拼音:cú
  • 注音:ㄘㄨˊ
  • 總筆畫:9
基本信息,引證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字形結構
部首:歹
部外筆畫:5
編碼信息
五筆:GQEG 鄭碼:ARLC 倉頡:MNBM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6B82

引證解釋

殂 <動>
(形聲。從歹,從且,且亦聲。“歹”指割裂,“且”意為“加力”。“歹”與“且”聯合起來表示“用力地割肉裂骨”。本義:不生息。說明:死亡按照速度分有兩種,一種是快速死,一種是慢速死。前者在精神上痛苦少,後者在精神上是一種長時間折磨。所以,“殂”的概念,相當於今日的“安樂死”,屬於人道主義範疇。而典型的折磨死法就是所謂的“千刀萬剮”,指一種用刀片肉的酷刑,需要花費劊子手好多天的工夫,是典型的非人道死法) 同本義。
殂,往死也。――《說文
帝乃殂落。――《書·舜典》。
放勛乃殂落。――《孟子·萬章上》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諸葛亮出師表
又如:殂謝(死亡);殂夭(夭亡);殂化(逝世);殂沒(死亡)
殂cú 1.死亡。
做死亡講同“崩”。
古人對不同身份地位的人,有專用的詞表示。最常見的就是“卒”,早亡一般用“殤”,帝後級別用“崩”,還有就是對一些特殊地位或者特殊方式死亡的描述,比如“殉”、“沒”、“自盡”、“弒”等。《禮記·曲禮》:“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薨”【說文】公侯卒也。【白虎通】薨之言奄也,奄然亡也。 又【集韻】呼宏切,音訇。眾也,疾也。【詩·周南】螽斯羽薨薨兮。【大雅】度之薨薨。在古代主要針對地位高的人士所用,一般是皇帝的高等級妃嬪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貴族。《唐書·百官制》:“凡喪,二品以上稱薨,五品以上稱卒,自六品達於庶人稱死”。清代皇室成員中,皇帝皇后和皇太后等身故稱“”,皇貴妃以下到嬪稱“薨”。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𡲂𣨐𣧫𡲡𣨖《唐韻》昨胡切《集韻》《韻會》叢租切,𠀤音徂。《說文》往死也。《書·舜典》帝乃殂落。《爾雅·釋詁注》謂之殂落者,蓋殂為往也。言人命盡而往落者,若草木葉落也。 通作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