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是一本探討死亡與瀕死體驗的智慧之書。作者聽到一位精神病學家講述自己“死”而復生所經歷的奇特事件,又在大學講授柏拉圖“靈魂不朽”專題時聽很多學生講起類似的故事,大感震驚,遂投入到對該現象的研究中。在本書中,作者直接或間接採訪了150名有上述經歷者,總結出15個共同元素,首次提出了瀕死體驗(Near-Death Experience,NDE)的概念。另外,作者還將其與人類歷史上對於死後世界的重要哲學論述加以比較,並列舉心理學、自然科學對該現象的解釋,邏輯清晰,說理翔實,大大增加了本書的科學性與哲學內涵,引人深思。《生命不息》一經推出,即引起轟動,並開啟了全世界科學家對瀕死體驗的研究熱潮。雖然剛開始很多醫學界人士對其冷嘲熱諷,但現在科學已經站在了穆迪博士這一邊。三十多年過去了,本書仍然不斷再版,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全球銷售數千萬冊,實為該領域的經典著作。全書文字生動優美而富有哲理,讀後不但能讓大家對死亡重新思考,也更加珍惜現有的生命。
基本介紹
- 外文名:Life After Life:the Investigation of Phenomenon Survival of Badlly Death
- 書名:死後的世界:生命不息
- 作者:雷蒙德·穆迪 (Raymond A.Moody)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0069611
- 譯者:林宏濤
-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 頁數:129頁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推薦1:瀕死體驗研究之父最經典的著作
本書作者採訪了150名被臨床判為“死亡”卻又活過來的人,詳細記述且分析了他們所經歷的“死後世界”,並首次提出“瀕死體驗”的概念,開啟了之後數十年全世界科學家對於該現象的研究。因此,作者被紐約時報評為“瀕死體驗之父”,而本書則為該領域最經典的著作之一。
推薦2:創下全球銷量超過1300萬冊的驚人紀錄
本書自1975年首次出版,即在美國社會各界引起轟動,很多人因此開始關注生命與死亡的終極問題,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義。之後其不斷再版,並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傳向世界各地,至今已在全球銷售超過1300萬冊,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推薦3:最新授權中譯本,數位知名科學家聯合推薦
本書為25周年特別紀念版,增加了國內外幾位知名科學家的推薦序以及21世紀瀕死體驗研究的進展綜述,內容更加豐富。語言方面,也比之前的譯本更加準確、生動和詳盡。
本書作者採訪了150名被臨床判為“死亡”卻又活過來的人,詳細記述且分析了他們所經歷的“死後世界”,並首次提出“瀕死體驗”的概念,開啟了之後數十年全世界科學家對於該現象的研究。因此,作者被紐約時報評為“瀕死體驗之父”,而本書則為該領域最經典的著作之一。
推薦2:創下全球銷量超過1300萬冊的驚人紀錄
本書自1975年首次出版,即在美國社會各界引起轟動,很多人因此開始關注生命與死亡的終極問題,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義。之後其不斷再版,並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傳向世界各地,至今已在全球銷售超過1300萬冊,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推薦3:最新授權中譯本,數位知名科學家聯合推薦
本書為25周年特別紀念版,增加了國內外幾位知名科學家的推薦序以及21世紀瀕死體驗研究的進展綜述,內容更加豐富。語言方面,也比之前的譯本更加準確、生動和詳盡。
作者簡介
雷蒙德·穆迪(Raymond A.Moody),維吉尼亞大學文學學士、文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後因對醫學和科學的濃厚興趣,繼續到醫學院學習並教授醫療哲學,並取得西喬治亞學院心理學博士學位。曾擔任喬治亞州醫學鑑識精神病學家,先後任教於西喬治亞學院、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等高校。首次提出“瀕死體驗”的概念,被《紐約時報》譽為“瀕死體驗之父”,並因其在該領域的卓越貢獻,於1988年在丹麥獲頒“世界人道主義獎”。如今,他仍在不遺餘力地繼續其事業,出版相關書籍十幾本,在全球銷售幾千萬冊。並積極在各地舉辦相關講座,普及瀕死體驗的知識。
林宏濤,中國台灣大學哲學系碩士,德國弗萊堡大學博士。譯著有:《鈴木大拙禪學入門》《啟蒙的辯證》《精英的反叛》《詮釋之衝動》《體會死亡》《美學理論》《愛在流行》《神在人間》《眾生的導師:佛陀》《南十字星風箏線》《神話學辭典》《與改變對話》等。
林宏濤,中國台灣大學哲學系碩士,德國弗萊堡大學博士。譯著有:《鈴木大拙禪學入門》《啟蒙的辯證》《精英的反叛》《詮釋之衝動》《體會死亡》《美學理論》《愛在流行》《神在人間》《眾生的導師:佛陀》《南十字星風箏線》《神話學辭典》《與改變對話》等。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死後的世界》讓我們回想起沉睡在我們心裡的靈性。它給了我們許多靈性工具,讓我們去理解自己的生命。這是一本永垂不朽的書。
——麥爾文·摩斯,華盛頓大學兒科學副教授
穆迪博士在書中所述的研究將燃亮並確認我們兩千年以來被告知的事實——死後仍然會有生命。
——伊莉莎白·庫勒羅伯斯,著名醫學學者
本書開創出一個過去一直因事涉秘密而被科學界擱置一旁的研究大領域。
——黃榮村,台灣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麥爾文·摩斯,華盛頓大學兒科學副教授
穆迪博士在書中所述的研究將燃亮並確認我們兩千年以來被告知的事實——死後仍然會有生命。
——伊莉莎白·庫勒羅伯斯,著名醫學學者
本書開創出一個過去一直因事涉秘密而被科學界擱置一旁的研究大領域。
——黃榮村,台灣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名人推薦
穆迪的研究開啟了“一個新的世界”。
——布魯斯·葛雷森 維吉尼亞大學精神醫學教授
《死後的世界》讓我們回想起沉睡在我們心裡的靈性。它給了我們許多靈性工具,讓我們
去理解自己的生命。這是一本永垂不朽的書。
——麥爾文·摩斯 華盛頓大學兒科學副教授 著名瀕死體驗研究者
穆迪博士在書中所述的研究將燃亮並確認我們兩千年以來被告知的事實——死後仍然會有生命。
——伊莉莎白·羅伯斯庫勒 瀕死體驗研究先驅,暢銷書作家
本書開創出一個過去一直因事涉秘密而被科學界擱置一旁的研究大領域。
——黃榮村 台灣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布魯斯·葛雷森 維吉尼亞大學精神醫學教授
《死後的世界》讓我們回想起沉睡在我們心裡的靈性。它給了我們許多靈性工具,讓我們
去理解自己的生命。這是一本永垂不朽的書。
——麥爾文·摩斯 華盛頓大學兒科學副教授 著名瀕死體驗研究者
穆迪博士在書中所述的研究將燃亮並確認我們兩千年以來被告知的事實——死後仍然會有生命。
——伊莉莎白·羅伯斯庫勒 瀕死體驗研究先驅,暢銷書作家
本書開創出一個過去一直因事涉秘密而被科學界擱置一旁的研究大領域。
——黃榮村 台灣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圖書目錄
序一 瀕死體驗的經典之作
序二 一窺死亡的些許樣貌
序三 以融合科學和哲學的觀點來闡述死後的世界
序四 瀕死體驗的珍貴啟示
英文紀念版序 死亡是個複雜得多的東西
英文初版序 一位正直誠實的研究者所寫的書
導論
第一章 死亡的現象
第二章 死亡經驗
無以名狀
聽到訊息
平和與寧靜的感覺
聲響
黑暗的隧道
脫離身體
和別人相遇
光的存有者
回顧一生
邊界或界線
回程
告訴別人
對生活的影響
對死亡改觀
佐證
第三章 以古喻今
《聖經》
柏拉圖
《西藏度亡經》(《中有聞教得度密法》)
伊曼紐·斯威登堡
第四章 答客問
第五章 諸家解釋
超自然的解釋
自然科學的解釋
心理學的解釋
第六章 感言
後記 二十一世紀的瀕死體驗
致謝
出版後記
序二 一窺死亡的些許樣貌
序三 以融合科學和哲學的觀點來闡述死後的世界
序四 瀕死體驗的珍貴啟示
英文紀念版序 死亡是個複雜得多的東西
英文初版序 一位正直誠實的研究者所寫的書
導論
第一章 死亡的現象
第二章 死亡經驗
無以名狀
聽到訊息
平和與寧靜的感覺
聲響
黑暗的隧道
脫離身體
和別人相遇
光的存有者
回顧一生
邊界或界線
回程
告訴別人
對生活的影響
對死亡改觀
佐證
第三章 以古喻今
《聖經》
柏拉圖
《西藏度亡經》(《中有聞教得度密法》)
伊曼紐·斯威登堡
第四章 答客問
第五章 諸家解釋
超自然的解釋
自然科學的解釋
心理學的解釋
第六章 感言
後記 二十一世紀的瀕死體驗
致謝
出版後記
後記
你走在街上,看著日出日落,看著陰晴雨雪,看著春去春回。你聽見嬰兒誕生的喜悅,你聽見逝者親屬的悲慟。我們的生命,究竟如像那循環的太陽,短暫地隱去而又出現,還是如跳動在蠟燭上的火焰,終歸消逝在深夜裡?大概每個人都思考過這個問題,只不過之後,有人會選擇用瑣碎匆忙的生活讓自己忘卻疑問,有人投身於宗教尋求心靈的慰藉,有人則勇敢執著地去尋找答案。而本書的作者,雷蒙德·穆迪博士,便是最後這一種人。他本來在維吉尼亞大學哲學所研究倫理學、邏輯學與語言哲學,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而由於他對醫學的濃厚興趣,之後又進入醫學院學習,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並在醫學院教授醫療哲學。也許正是這樣複雜的背景,才讓穆迪博士有足夠敏銳的觀察力去發現“瀕死體驗”現象,以執著嚴謹的科學態度去研究它,並以巨大的勇氣將其公諸於世。
“瀕死體驗”的概念由穆迪博士在1975年首次提出,指一個人的生命因重病或突發事故而瀕臨死亡邊緣,歷經九死一生又恢復意識後所訴說的不可思議的體驗。那時,他因為偶然聽到一個著名的精神科醫師講述自己“死”後靈魂離體、遇到光體、快速回顧人生的奇特經歷,又在講授柏拉圖“靈魂不朽”時不斷聽到有學生提及與上述類似的經歷,深受震撼,便深入到對這種現象的研究當中。他通過講述和分析直接或間接採訪到的150個有此經歷的個案,總結出“瀕死體驗”特有的十五個共同元素,並加入哲學、自然科學與心理學對該問題的解釋,最終寫成這部極具科學價值與精神價值的《死後的世界》(Life After Life)。
本書一經出版,便同時在學術界和大眾中引起了轟動,因為它同時挑戰了不承認死後生命的科學家們和部分不允許提及死後世界的傳統宗教人士。很多人冷嘲熱諷地說全書不過都是穆迪博士的幻想,但是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抱著好奇與科學態度的人們相繼投人到“瀕死體驗”的研究中。
幾十年過去了,科學已經站到了穆迪博士這一邊,不斷有新的證據來證明“瀕死體驗”的真實性。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哲學家投入到這個令人震憾的神秘領域,世界很多高校都成立了“瀕死體驗”研究所,相關書籍、論文也如雨後春筍般地湧出,無數人對死亡的看法都因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穆迪博士也從未停止其事業,不但出版相關書籍12本,在全球累計達到2000萬冊的銷量,還積極在高校、社團、電視等公共領域講述自己的研究進展,讓越來越多的人因死後生命存在而克服對死亡的恐懼,並從失去親人的悲痛中走出來。因穆迪博士的這些貢獻,他於1988年在丹麥獲頒“世界人道主義獎”,被《紐約時報》評為“瀕死體驗之父”。
本書自1975年初版,不斷再版,創下全球銷售1300萬冊的驚人紀錄,至今仍然是研究“瀕死體驗”、探索生死奧秘的經典著作。雖然之前有過數版中譯本問世,但因其存在一些內容不全、翻譯不流暢等問題,我們特意重新引進了《死後的世界》25周年特別紀念版。這不但是目前為止內容最詳盡、翻譯最準確易懂的版本,還增加了國內外幾位著名醫學家、科學家的推薦序,並在書末附《21世紀的瀕死體驗》,非常全面地回顧了幾十年來關於瀕死體驗的研究,並提出今後研究的走向。
最後,正如書中所說:“未知死,焉知生。”我們希望各位讀者能夠放下對“死後世界”是否真實存在的偏見,以冷靜、客觀的態度讀完此書。我們相信,它一定會讓你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並開始全新而喜悅的生活。
“瀕死體驗”的概念由穆迪博士在1975年首次提出,指一個人的生命因重病或突發事故而瀕臨死亡邊緣,歷經九死一生又恢復意識後所訴說的不可思議的體驗。那時,他因為偶然聽到一個著名的精神科醫師講述自己“死”後靈魂離體、遇到光體、快速回顧人生的奇特經歷,又在講授柏拉圖“靈魂不朽”時不斷聽到有學生提及與上述類似的經歷,深受震撼,便深入到對這種現象的研究當中。他通過講述和分析直接或間接採訪到的150個有此經歷的個案,總結出“瀕死體驗”特有的十五個共同元素,並加入哲學、自然科學與心理學對該問題的解釋,最終寫成這部極具科學價值與精神價值的《死後的世界》(Life After Life)。
本書一經出版,便同時在學術界和大眾中引起了轟動,因為它同時挑戰了不承認死後生命的科學家們和部分不允許提及死後世界的傳統宗教人士。很多人冷嘲熱諷地說全書不過都是穆迪博士的幻想,但是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抱著好奇與科學態度的人們相繼投人到“瀕死體驗”的研究中。
幾十年過去了,科學已經站到了穆迪博士這一邊,不斷有新的證據來證明“瀕死體驗”的真實性。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哲學家投入到這個令人震憾的神秘領域,世界很多高校都成立了“瀕死體驗”研究所,相關書籍、論文也如雨後春筍般地湧出,無數人對死亡的看法都因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穆迪博士也從未停止其事業,不但出版相關書籍12本,在全球累計達到2000萬冊的銷量,還積極在高校、社團、電視等公共領域講述自己的研究進展,讓越來越多的人因死後生命存在而克服對死亡的恐懼,並從失去親人的悲痛中走出來。因穆迪博士的這些貢獻,他於1988年在丹麥獲頒“世界人道主義獎”,被《紐約時報》評為“瀕死體驗之父”。
本書自1975年初版,不斷再版,創下全球銷售1300萬冊的驚人紀錄,至今仍然是研究“瀕死體驗”、探索生死奧秘的經典著作。雖然之前有過數版中譯本問世,但因其存在一些內容不全、翻譯不流暢等問題,我們特意重新引進了《死後的世界》25周年特別紀念版。這不但是目前為止內容最詳盡、翻譯最準確易懂的版本,還增加了國內外幾位著名醫學家、科學家的推薦序,並在書末附《21世紀的瀕死體驗》,非常全面地回顧了幾十年來關於瀕死體驗的研究,並提出今後研究的走向。
最後,正如書中所說:“未知死,焉知生。”我們希望各位讀者能夠放下對“死後世界”是否真實存在的偏見,以冷靜、客觀的態度讀完此書。我們相信,它一定會讓你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並開始全新而喜悅的生活。
序言
英文紀念版序 死亡是個複雜得多的東西
25年前,雷蒙德·穆迪的《死後的世界》改變了全世界人們對於死亡的理解。穆迪醫生的研究在整個世界傳開來,他告訴現代人們對於死後經驗可以有什麼期待:隧道、白光,也會有死去很久的親友在“彼岸”等候我們。想一想,在25年前,這樣的意象還不常和死亡經驗聯繫在一起。維吉尼亞大學的精神醫學教授布魯斯·葛雷森(Bruce Greyson)曾說,穆迪的研究開啟了“一整個新的世界”。我們集體的世界觀改變之大,讓人幾乎忘記在1975年該書出版以前的文化限制。
在《死後的世界》出版以前,“瀕死體驗”一詞甚至不存在。醫生們稱之為“拉撒路綜合症”,暗示著那是醫學上的病理現象。病人也不會把任何經驗叫作“瀕死體驗”,大概都認為那不是其自身有精神疾病就是藥物引起的幻覺,再不然就是腦部缺氧。當穆迪醫生花時間傾聽心臟病發作而活下來的病人談他們的瀕死體驗,我們的社會才頓時集體“醒悟”。人們開始明白,當我們死去的時候,會有靈性的事情發生。根據蓋洛普的調查估計,5%的民眾曾經有瀕死體驗,但是他們大多因為害怕被嘲諷而羞於啟齒,他們總是會懷疑自己的遭遇是不是真實的。
《死後的世界》之所以風行一時,是因為它指出了西方文明的兩個主要問題:其一是喪失了關於死亡和臨終的集體社會神話,其二是有系統地貶低任何和人類靈性面向有關的東西。穆迪醫生的作品讓我們想起自己骨子裡其實是靈性的存有者,當我們死去的時候,有慈愛的光來接引我們,就是證明。當大限到來之際,我們的生命不是根據賺了多少錢或社會地位、聲望去評斷和詮釋的,而是根據我們一生中和其他人分享了多少愛。在教會聚會以及傳統宗教團體的參與度都是史上新低的時代,《死後的世界》重新點燃了我們對於日常生活中重要靈性的理解興趣。
《死後的世界》原本由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寫序,她是死亡和臨終研究的先驅,因此可以說是與本書相互輝映。儘管數萬年來,人類都接受死亡是生命的一個自然部分,但是在20世紀初,我們對於死亡的態度卻爆發過一場血腥革命。死亡成了不自然的、骯髒的、用醫學手段處理的,而且不能讓大眾看到的事情。19世紀80年代,大部分人都在家中去世;到了20世紀中葉,大多數人是死在醫院裡。由於醫學的進步,對生命末期的侵入性干預導致臨終病人放棄了尊嚴,也無法決定自己的生命。到1900年後期,就連美國醫學協會都說,臨終病人承受的羞辱且不必要的醫療干預,使病人在死亡過程中的尊嚴蕩然無存。
1965年,當庫伯勒羅斯醫生寫作她的《論死亡與瀕死》()時,死亡是沒什麼人想討論的話題。臨終病人深受“愛的謊言”折磨。他們不知道自己病情的真相,因為旁人覺得真相對病人打擊太大,會讓病人絕望。當然,社會科學家證明了臨終病人總是知道自己快要死了。醫界和社會只是用愛的謊言蒙住眼睛,對死亡的事實視而不見。
庫伯勒羅斯醫生敢於和臨終病人談論他們的感受,此舉招致她在芝加哥醫院的同事們對她產生極大敵視。例如說,有個護士憤憤不平地問她,告訴病人只有幾個禮拜可活,她是不是很高興。庫伯勒羅斯醫生髮現,那些病人早就知道自己只剩幾個禮拜的生命,而且承受著社會對於死亡的恐懼所帶給他們的孤獨和隔離。雖然庫伯勒羅斯對於理解臨終者的靈性狀態貢獻卓著,但是她在第一本書里只討論到死亡的各個情緒階段,包括否認與隔離、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和接受。即使是如此常識性的言論,我們的社會還是震驚不已。要一個以拯救生命而不是助長死亡為職志的醫療機構承認臨終者居然有這樣的感受,是可忍孰不可忍?20世紀60年代中期,儘管在美國有性愛和政治革命,卻沒有人敢討論生死大事,臨終的異象和靈性旅程也是個禁忌話題。
又過了十年,社會氛圍才準備好接受《死後的世界》。庫伯勒羅斯醫生已經預告了一個“駭人聽聞”的概念:臨終者都能預感自己的死亡,甚至往往接受它。十年後,穆迪醫生告訴了我們為什麼。他說死亡不只是生命的熄滅,他借著足以改變生命的洞見,證實死亡是一個靈性充滿活力的時刻。而這些洞見也改變了我們的社會。《死後的世界》帶來巨大衝擊的另一個指標,就是在它出版以後,類似的作品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包括《生命之初》、《死亡時的生命》、《生死之間》,以及我最喜歡的《貓王身後事》。《死後的世界》成了一個文化偶像,因為它回應了當時社會的靈性貧困。
諷刺的是,讓病人得以甦醒對我們講述瀕死體驗的,正是那輕視且羞辱臨終病人處境的醫療技術。20世紀70年代初期,醫療技術的進步使得成功救回心跳中止的病人成了稀鬆平常的事。雖然我們常聽到一些關於死後世界的故事,但是在現代以前,很少有臨床死亡後復活的案例。有了現代的急救加護醫學以及隨機應變的醫療團隊,跟死神搶病人的事也就司空見慣。穆迪醫生破天荒地察覺到,這些病人有助於我們對生命最後幾分鐘的理解。
穆迪醫生對第一代及第二代科學家的影響和這本書一樣重要。一千年前,根本不需要像《死後的世界》這樣的書,當時的人們都很熟悉臨終的靈性層面。在1975年,並沒有足夠的文獻證明死者會有關於另一個生命的異象,也無法證明這些異象是真實的,而不只是臨終者的心理幻覺。二十五年後,該領域裡幾乎每一個洞察人類奧秘的研究者和科學家都認為,這些經驗是真實的,而且是死亡歷程很自然的一部分。
第一代的瀕死體驗研究者包括康乃迪克大學心理學教授肯尼斯·林恩博士(Dr. Kenneth Ring)、維吉尼亞大學精神醫學教授布魯斯·葛雷森博士,以及英國皇家精神醫學院的神經精神醫學家彼得·芬威克(Peter Fenwick)。他們以正規的科學研究技術得出和穆迪醫生大同小異的結論。無數的研究者證明了這些經驗真實不妄,而不是幻覺或腦部病變的結果。
他們的工作啟發了像我一樣的第二代科學家。我們在西雅圖兒童醫院對孩子們的瀕死體驗進行臨床對照研究,再次證明那些經驗是死亡歷程中真實的部分,而不是藥物或腦部缺氧所致。這些孩子們都還太小,不知道要害怕死亡,也不知道瀕死體驗是什麼,他們跟我們說的故事,和《死後的世界》里的成人故事一模一樣。
更重要的是,身為國家戰爭研究員的詹姆士·惠尼利醫生(Dr. James Whinnery)開發出一種技術,能夠在可控的環境下誘發出瀕死體驗。他的研究對象是戰鬥機飛行員,他讓他們待在一座巨大的飛行實驗離心機里,以進入瀕死狀態。他的研究目的是要了解戰鬥機飛行員在高速戰鬥機里承受的重力反應。他證明了在離心機的壓力下,戰鬥機飛行員也會有瀕死體驗。來自喬治亞州的精神科醫生雷蒙德·穆迪、空軍飛行醫生惠尼利,以及我——西雅圖的小兒科醫生,各自研究瀕死體驗,並得到相同的結論,那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穆迪醫生的書剛出版時,醫界的科學家們冷嘲熱諷地說瀕死體驗只不過是幻覺而已。25年後,科學已經站在穆迪醫生這一邊。我不知道有哪個主流科學研究者沒有得出類似的結論。過去七年來的科學文獻里,關於瀕死體驗有三種主要論點,都和穆迪醫生最初的研究成果一致。諸如庫伯勒羅斯和穆迪這樣的先驅,在當時必須面對懷疑和仇視的文化氛圍,而今卻有數十種研究瀕死體驗的主流科學期刊問世。在穆迪醫生創造的氛圍下,有數百名研究生以瀕死體驗的研究為題拿到學位,美國有半數的醫學院也開設了探討臨終靈性層面的課程。
現在,沒有人會因為有幸擁有瀕死體驗而擔心自己被嘲笑或是覺得精神有問題。《死後的世界》證明,瀕死體驗可以給他們正向的蛻變。當他們在臨終時看到靈性的光,那些容易導致心臟病的憤怒和A型人格似乎都融化掉了。
國際瀕死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Near-Death Studies,IANDS)是一個致力於提供那些有此經驗的人們咨商和支持的機構,他們吸取種種研究經驗和使命,建立起有助改變我們社會的組織,對於科學研究的獎掖不遺餘力。其在美國以及世界各地有數百個分會。而正是穆迪的《死後的世界》,直接促使了該組織的設立。
25年來,穆迪醫生始終像個拓荒者。科學家如果有像《死後的世界》如此非凡的成就和貢獻,一般而言就會守著他的桂冠,以其餘年修正和闡揚原本的見解。但穆迪並非如此,儘管他實至名歸地獲聘為內華達大學意識研究中心講座教授,卻仍舊為研究生和大一新生開設關於瀕死體驗以及死後生命的科學研究課程。
穆迪醫生在出版《死後的世界》以後,繼續投入到意識研究的探索中。他始終走在科學研究的前端,而且會一直比我們其他人超前25年。
例如說,1995年,他開發出了一種不用真正接近死亡就能誘發瀕死體驗的技術。他利用該技術讓人們可以和死去的親友接觸。穆迪醫生在研究古希臘關於瀕死體驗的起源時,重新發現了古希臘醫生用於袚除儀式的一種冥想密室的方法,亦即所謂的“心靈暗室”(Psychomanteum)。於是他建造了自己的“心靈劇場”,進行了數百次臨床試驗。如今在美國有十幾個“心靈暗室”在從事該實驗。同時,俄羅斯的物理學家伊凡·狄米崔夫(Ivan Dmitriev)也發現了“心靈暗室”,由精神科醫生奧爾嘉·卡里提第(Olga Kharitidi)用來誘發脫離身體的知覺以及前世經驗。
自從重新發現“心靈暗室”以來,穆迪醫生繼續研究如何將瀕死體驗的力量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一次他問我說:“我們為什麼要等到死了才能體會到這個美妙的蛻變經驗呢?”
他目前在研究不需要“心靈暗室”的專業設備也能以冥想技術誘發出該經驗的方法。奇怪的是,在他對靈性經驗的理解和誘發的研究里,幽默經常是很重要的元素。
就我個人而言,我有關瀕死研究的任何成果,都是受穆迪醫生的啟發。我第一次遇到穆迪醫生,是在華盛頓大學擔任腦部研究的研究員,而我原本的興趣是在放射線以及抗癌藥物對腦部的影響。當時我正擔任重症看護醫生的職務,以值夜班時見證到一個孩子的瀕死體驗為基礎,發表了一篇論文。
我們在西雅圖兒童醫院的研究團隊,將瀕死體驗的研究視為繁忙的醫療工作以外有趣的副業。我對該領域涉獵不深,早期發表關於瀕死體驗的論文也只是在我的履歷上累積足夠的論文數量而已。我把那些經驗當作“有趣的罕見疾病”(fascinomos),也就是說,有趣但不是很重要。
但是我和穆迪醫生的相遇改變了這一切。他讀過我第一篇關於兒童瀕死體驗的論文之後,表示很想要見我。整整三天,我們不間斷地討論瀕死體驗。我清楚記得當時醫院打電話叫我回去為一位重傷病患施行急救。穆迪醫生陪我趕到醫院,在我照護病患的時候,只要一有空,我們就繼續討論,然後回家路上接著聊下去。
他啟發我以嚴謹的態度去思考這些經驗,以及它們對於理解人類意識本質的重要性。臨終病人昏迷的腦部對於四周環境仍然有意識和知覺,也能和另一個靈性世界互動,這一點對於理解腦部如何作用而言,意義非常深遠。他預測說,瀕死研究會讓身為一個神經科學家的我聲名大噪,而不是當時我所投入的前景被看好的癌症研究。
約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曾經寫道,死亡的意象是神話學的開端。而神話則讓我們覺得自己不只是活人社會的一部分,我們也繼承了死去人們的遺產,他們在先於我們很久以前就來了,當我們走了以後,他們還會在這裡很久。人類的神話為個人的生命賦予意義,也幫助我們解釋各種無法被理解為“正常”的事件,例如死亡。
現代社會摒棄了死亡和社會之間存在了幾萬年的關係。現代葬禮對屍體不理性的防腐處理正好反映了這一點,而這是一百年前才有的習俗。我們失去彼此的關係,也失去了生命的意義,讓我們的社會左支右絀。漂泊不定、憂鬱症、藥物濫用、酗酒、路霸、槍枝暴力,都根源於靈性智慧的匱乏。
穆迪醫生的《死後的世界》讓我們回憶起關於死亡的永恆智慧。我們不只是死去而已,死亡是個複雜得多的東西。若我們有意識地死去,就會對我們的生命了解更多,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也會愈加開闊。借著理解瀕死體驗,我們回想起部落薩滿的智慧、《西藏度亡經》的洞見,以及偉大的世界宗教的起源。穆迪醫生的《死後的世界》讓我們回想起沉睡在我們心裡的靈性。他的書給了我們許多靈性工具,讓我們去理解自己的生命。這是一本永垂不朽的書,一本無論是25年以前或25年以後都極為重要的書。
麥爾文·摩斯
華盛頓大學兒科學副教授,著名瀕死體驗研究者
2000年
25年前,雷蒙德·穆迪的《死後的世界》改變了全世界人們對於死亡的理解。穆迪醫生的研究在整個世界傳開來,他告訴現代人們對於死後經驗可以有什麼期待:隧道、白光,也會有死去很久的親友在“彼岸”等候我們。想一想,在25年前,這樣的意象還不常和死亡經驗聯繫在一起。維吉尼亞大學的精神醫學教授布魯斯·葛雷森(Bruce Greyson)曾說,穆迪的研究開啟了“一整個新的世界”。我們集體的世界觀改變之大,讓人幾乎忘記在1975年該書出版以前的文化限制。
在《死後的世界》出版以前,“瀕死體驗”一詞甚至不存在。醫生們稱之為“拉撒路綜合症”,暗示著那是醫學上的病理現象。病人也不會把任何經驗叫作“瀕死體驗”,大概都認為那不是其自身有精神疾病就是藥物引起的幻覺,再不然就是腦部缺氧。當穆迪醫生花時間傾聽心臟病發作而活下來的病人談他們的瀕死體驗,我們的社會才頓時集體“醒悟”。人們開始明白,當我們死去的時候,會有靈性的事情發生。根據蓋洛普的調查估計,5%的民眾曾經有瀕死體驗,但是他們大多因為害怕被嘲諷而羞於啟齒,他們總是會懷疑自己的遭遇是不是真實的。
《死後的世界》之所以風行一時,是因為它指出了西方文明的兩個主要問題:其一是喪失了關於死亡和臨終的集體社會神話,其二是有系統地貶低任何和人類靈性面向有關的東西。穆迪醫生的作品讓我們想起自己骨子裡其實是靈性的存有者,當我們死去的時候,有慈愛的光來接引我們,就是證明。當大限到來之際,我們的生命不是根據賺了多少錢或社會地位、聲望去評斷和詮釋的,而是根據我們一生中和其他人分享了多少愛。在教會聚會以及傳統宗教團體的參與度都是史上新低的時代,《死後的世界》重新點燃了我們對於日常生活中重要靈性的理解興趣。
《死後的世界》原本由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寫序,她是死亡和臨終研究的先驅,因此可以說是與本書相互輝映。儘管數萬年來,人類都接受死亡是生命的一個自然部分,但是在20世紀初,我們對於死亡的態度卻爆發過一場血腥革命。死亡成了不自然的、骯髒的、用醫學手段處理的,而且不能讓大眾看到的事情。19世紀80年代,大部分人都在家中去世;到了20世紀中葉,大多數人是死在醫院裡。由於醫學的進步,對生命末期的侵入性干預導致臨終病人放棄了尊嚴,也無法決定自己的生命。到1900年後期,就連美國醫學協會都說,臨終病人承受的羞辱且不必要的醫療干預,使病人在死亡過程中的尊嚴蕩然無存。
1965年,當庫伯勒羅斯醫生寫作她的《論死亡與瀕死》()時,死亡是沒什麼人想討論的話題。臨終病人深受“愛的謊言”折磨。他們不知道自己病情的真相,因為旁人覺得真相對病人打擊太大,會讓病人絕望。當然,社會科學家證明了臨終病人總是知道自己快要死了。醫界和社會只是用愛的謊言蒙住眼睛,對死亡的事實視而不見。
庫伯勒羅斯醫生敢於和臨終病人談論他們的感受,此舉招致她在芝加哥醫院的同事們對她產生極大敵視。例如說,有個護士憤憤不平地問她,告訴病人只有幾個禮拜可活,她是不是很高興。庫伯勒羅斯醫生髮現,那些病人早就知道自己只剩幾個禮拜的生命,而且承受著社會對於死亡的恐懼所帶給他們的孤獨和隔離。雖然庫伯勒羅斯對於理解臨終者的靈性狀態貢獻卓著,但是她在第一本書里只討論到死亡的各個情緒階段,包括否認與隔離、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和接受。即使是如此常識性的言論,我們的社會還是震驚不已。要一個以拯救生命而不是助長死亡為職志的醫療機構承認臨終者居然有這樣的感受,是可忍孰不可忍?20世紀60年代中期,儘管在美國有性愛和政治革命,卻沒有人敢討論生死大事,臨終的異象和靈性旅程也是個禁忌話題。
又過了十年,社會氛圍才準備好接受《死後的世界》。庫伯勒羅斯醫生已經預告了一個“駭人聽聞”的概念:臨終者都能預感自己的死亡,甚至往往接受它。十年後,穆迪醫生告訴了我們為什麼。他說死亡不只是生命的熄滅,他借著足以改變生命的洞見,證實死亡是一個靈性充滿活力的時刻。而這些洞見也改變了我們的社會。《死後的世界》帶來巨大衝擊的另一個指標,就是在它出版以後,類似的作品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包括《生命之初》、《死亡時的生命》、《生死之間》,以及我最喜歡的《貓王身後事》。《死後的世界》成了一個文化偶像,因為它回應了當時社會的靈性貧困。
諷刺的是,讓病人得以甦醒對我們講述瀕死體驗的,正是那輕視且羞辱臨終病人處境的醫療技術。20世紀70年代初期,醫療技術的進步使得成功救回心跳中止的病人成了稀鬆平常的事。雖然我們常聽到一些關於死後世界的故事,但是在現代以前,很少有臨床死亡後復活的案例。有了現代的急救加護醫學以及隨機應變的醫療團隊,跟死神搶病人的事也就司空見慣。穆迪醫生破天荒地察覺到,這些病人有助於我們對生命最後幾分鐘的理解。
穆迪醫生對第一代及第二代科學家的影響和這本書一樣重要。一千年前,根本不需要像《死後的世界》這樣的書,當時的人們都很熟悉臨終的靈性層面。在1975年,並沒有足夠的文獻證明死者會有關於另一個生命的異象,也無法證明這些異象是真實的,而不只是臨終者的心理幻覺。二十五年後,該領域裡幾乎每一個洞察人類奧秘的研究者和科學家都認為,這些經驗是真實的,而且是死亡歷程很自然的一部分。
第一代的瀕死體驗研究者包括康乃迪克大學心理學教授肯尼斯·林恩博士(Dr. Kenneth Ring)、維吉尼亞大學精神醫學教授布魯斯·葛雷森博士,以及英國皇家精神醫學院的神經精神醫學家彼得·芬威克(Peter Fenwick)。他們以正規的科學研究技術得出和穆迪醫生大同小異的結論。無數的研究者證明了這些經驗真實不妄,而不是幻覺或腦部病變的結果。
他們的工作啟發了像我一樣的第二代科學家。我們在西雅圖兒童醫院對孩子們的瀕死體驗進行臨床對照研究,再次證明那些經驗是死亡歷程中真實的部分,而不是藥物或腦部缺氧所致。這些孩子們都還太小,不知道要害怕死亡,也不知道瀕死體驗是什麼,他們跟我們說的故事,和《死後的世界》里的成人故事一模一樣。
更重要的是,身為國家戰爭研究員的詹姆士·惠尼利醫生(Dr. James Whinnery)開發出一種技術,能夠在可控的環境下誘發出瀕死體驗。他的研究對象是戰鬥機飛行員,他讓他們待在一座巨大的飛行實驗離心機里,以進入瀕死狀態。他的研究目的是要了解戰鬥機飛行員在高速戰鬥機里承受的重力反應。他證明了在離心機的壓力下,戰鬥機飛行員也會有瀕死體驗。來自喬治亞州的精神科醫生雷蒙德·穆迪、空軍飛行醫生惠尼利,以及我——西雅圖的小兒科醫生,各自研究瀕死體驗,並得到相同的結論,那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穆迪醫生的書剛出版時,醫界的科學家們冷嘲熱諷地說瀕死體驗只不過是幻覺而已。25年後,科學已經站在穆迪醫生這一邊。我不知道有哪個主流科學研究者沒有得出類似的結論。過去七年來的科學文獻里,關於瀕死體驗有三種主要論點,都和穆迪醫生最初的研究成果一致。諸如庫伯勒羅斯和穆迪這樣的先驅,在當時必須面對懷疑和仇視的文化氛圍,而今卻有數十種研究瀕死體驗的主流科學期刊問世。在穆迪醫生創造的氛圍下,有數百名研究生以瀕死體驗的研究為題拿到學位,美國有半數的醫學院也開設了探討臨終靈性層面的課程。
現在,沒有人會因為有幸擁有瀕死體驗而擔心自己被嘲笑或是覺得精神有問題。《死後的世界》證明,瀕死體驗可以給他們正向的蛻變。當他們在臨終時看到靈性的光,那些容易導致心臟病的憤怒和A型人格似乎都融化掉了。
國際瀕死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Near-Death Studies,IANDS)是一個致力於提供那些有此經驗的人們咨商和支持的機構,他們吸取種種研究經驗和使命,建立起有助改變我們社會的組織,對於科學研究的獎掖不遺餘力。其在美國以及世界各地有數百個分會。而正是穆迪的《死後的世界》,直接促使了該組織的設立。
25年來,穆迪醫生始終像個拓荒者。科學家如果有像《死後的世界》如此非凡的成就和貢獻,一般而言就會守著他的桂冠,以其餘年修正和闡揚原本的見解。但穆迪並非如此,儘管他實至名歸地獲聘為內華達大學意識研究中心講座教授,卻仍舊為研究生和大一新生開設關於瀕死體驗以及死後生命的科學研究課程。
穆迪醫生在出版《死後的世界》以後,繼續投入到意識研究的探索中。他始終走在科學研究的前端,而且會一直比我們其他人超前25年。
例如說,1995年,他開發出了一種不用真正接近死亡就能誘發瀕死體驗的技術。他利用該技術讓人們可以和死去的親友接觸。穆迪醫生在研究古希臘關於瀕死體驗的起源時,重新發現了古希臘醫生用於袚除儀式的一種冥想密室的方法,亦即所謂的“心靈暗室”(Psychomanteum)。於是他建造了自己的“心靈劇場”,進行了數百次臨床試驗。如今在美國有十幾個“心靈暗室”在從事該實驗。同時,俄羅斯的物理學家伊凡·狄米崔夫(Ivan Dmitriev)也發現了“心靈暗室”,由精神科醫生奧爾嘉·卡里提第(Olga Kharitidi)用來誘發脫離身體的知覺以及前世經驗。
自從重新發現“心靈暗室”以來,穆迪醫生繼續研究如何將瀕死體驗的力量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一次他問我說:“我們為什麼要等到死了才能體會到這個美妙的蛻變經驗呢?”
他目前在研究不需要“心靈暗室”的專業設備也能以冥想技術誘發出該經驗的方法。奇怪的是,在他對靈性經驗的理解和誘發的研究里,幽默經常是很重要的元素。
就我個人而言,我有關瀕死研究的任何成果,都是受穆迪醫生的啟發。我第一次遇到穆迪醫生,是在華盛頓大學擔任腦部研究的研究員,而我原本的興趣是在放射線以及抗癌藥物對腦部的影響。當時我正擔任重症看護醫生的職務,以值夜班時見證到一個孩子的瀕死體驗為基礎,發表了一篇論文。
我們在西雅圖兒童醫院的研究團隊,將瀕死體驗的研究視為繁忙的醫療工作以外有趣的副業。我對該領域涉獵不深,早期發表關於瀕死體驗的論文也只是在我的履歷上累積足夠的論文數量而已。我把那些經驗當作“有趣的罕見疾病”(fascinomos),也就是說,有趣但不是很重要。
但是我和穆迪醫生的相遇改變了這一切。他讀過我第一篇關於兒童瀕死體驗的論文之後,表示很想要見我。整整三天,我們不間斷地討論瀕死體驗。我清楚記得當時醫院打電話叫我回去為一位重傷病患施行急救。穆迪醫生陪我趕到醫院,在我照護病患的時候,只要一有空,我們就繼續討論,然後回家路上接著聊下去。
他啟發我以嚴謹的態度去思考這些經驗,以及它們對於理解人類意識本質的重要性。臨終病人昏迷的腦部對於四周環境仍然有意識和知覺,也能和另一個靈性世界互動,這一點對於理解腦部如何作用而言,意義非常深遠。他預測說,瀕死研究會讓身為一個神經科學家的我聲名大噪,而不是當時我所投入的前景被看好的癌症研究。
約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曾經寫道,死亡的意象是神話學的開端。而神話則讓我們覺得自己不只是活人社會的一部分,我們也繼承了死去人們的遺產,他們在先於我們很久以前就來了,當我們走了以後,他們還會在這裡很久。人類的神話為個人的生命賦予意義,也幫助我們解釋各種無法被理解為“正常”的事件,例如死亡。
現代社會摒棄了死亡和社會之間存在了幾萬年的關係。現代葬禮對屍體不理性的防腐處理正好反映了這一點,而這是一百年前才有的習俗。我們失去彼此的關係,也失去了生命的意義,讓我們的社會左支右絀。漂泊不定、憂鬱症、藥物濫用、酗酒、路霸、槍枝暴力,都根源於靈性智慧的匱乏。
穆迪醫生的《死後的世界》讓我們回憶起關於死亡的永恆智慧。我們不只是死去而已,死亡是個複雜得多的東西。若我們有意識地死去,就會對我們的生命了解更多,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也會愈加開闊。借著理解瀕死體驗,我們回想起部落薩滿的智慧、《西藏度亡經》的洞見,以及偉大的世界宗教的起源。穆迪醫生的《死後的世界》讓我們回想起沉睡在我們心裡的靈性。他的書給了我們許多靈性工具,讓我們去理解自己的生命。這是一本永垂不朽的書,一本無論是25年以前或25年以後都極為重要的書。
麥爾文·摩斯
華盛頓大學兒科學副教授,著名瀕死體驗研究者
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