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著名犯罪小說家阿里亞德妮·奧利弗在為喬治爵士、斯塔布斯夫人主辦的節慶活動策劃“追尋謀殺遊戲”的時候,產生了一種極其可怕的感覺。儘管可以稱為直覺,但卻令她揮之不去,百思不解。情急之下,她請來了自己的老朋友
赫爾克里·波洛——而且她的直覺不久便變成現實,“裝扮”的受害者居然在遊戲現場成了“真實”的受害者,一根繩索緊緊套著她的脖子……
背景
題詞
To Humphrey & Peggy Trevelyan獻給漢弗萊和佩吉·特里維廉
【Humphrey Trevelyan
男爵是英國著名外交家,曾任英國駐中國代辦(中文名“杜威廉”),以及英國駐
伊拉克、埃及、蘇聯等國的大使,
其夫人佩吉(Peggy)以好客著稱。均為阿加莎·克里斯蒂夫婦的好友】
故事簡介
波洛接到偵探小說家奧利弗太太的電話,邀請他去德文郡的一個鄉村莊園。富翁喬治爵士安排了一個遊園會,請奧利弗太太設計了一個類似尋寶遊戲的破案遊戲。但奧利弗太太始終覺得那有些不對勁,於是她請波洛以為遊戲頒獎的身份來到了莊園。
在這裡,波洛認識了喬治爵士,一個有著鄉紳風度的富翁,他的太太,一個只知道衣服珠寶、被人認為“低能”的漂亮女人,邁克,一名建築師,弗利亞特太太,莊園的前主人,萊利夫婦等人。波洛在與他們的交談中,並未發現有奧利弗太太所說的異常之處。
遊園會當天清晨,喬治夫人收到了一封信,寫著她的表哥將乘遊艇過來,順便探望她,這封信引起了喬治夫人的緊張不安。下午,遊園會進行的很熱鬧,有很多人趕過來,包括住在附近青年旅遊公寓的一些外國青年。破案遊戲也照常進行,只是奧利弗太太似乎把它搞得太複雜了,以至於幾乎沒有人可以取得進展。
最後,奧利弗太太決定和波洛一起去看一看裝扮成“受害人”的那位姑娘,不料當他們來到設定的案發地點時,卻發現姑娘真的死了……
與此同時,喬治夫人好像也失蹤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都認為喬治太太生還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了。於是波洛和當地的警官一起展開了調查。於遊園會當天來到莊園的喬治太太的表哥一下子成了被懷疑對象。但是對他的調查毫無結果。案情似乎陷入了僵局。不久,曾經在莊園當差的老莫德爾也“意外”的掉入河中,淹死了。
到底是誰利用了遊戲殺死了那個姑娘?為什麼要殺她?喬治太太是生是死?老莫德爾的死真的是意外嗎?波洛憑著他的睿智終於解開了這個謎團。
首版時間
美國報刊:Collier's Weekly, 1956年7~8月連載
英國報刊:John Bull 1952年8~9月連載
美國:Dodd Mead, 1956.10
英國:Collins, 1956.11
版本收藏
《假戲成真》(合訂本1) 華文出版社 1995.01 張國禎 譯
出場人物
赫爾克里·波洛(Hercule Poirot)
萊蒙小姐(Miss Lemon)
阿里亞登·奧利弗(Ariadne Oliver)
喬治·斯塔布斯(Sir George Stubbs)
海蒂·斯塔布斯(Hattie Stubbs)
麥可·韋曼(Michael Wayman)
阿曼達·布魯伊斯(Amanda Brewis)
亞歷克·萊格(Alec Legge)
薩利·萊格(Sally Legge)
吉姆·沃伯頓上尉(Captain Jim Warburton)
威爾弗雷德·馬斯特頓(Wilfred Masterton)
康尼·馬斯特頓(Mrs. Connie Masterton)
艾米·弗里亞特(Amy Folliat)
馬林·塔克(Marlene Tucker)
埃蒂安·德·蘇澤(Etienne de Sousa)
布蘭德警督(Inspector Bland)
羅伯特·霍斯金斯警士(Robert Hoskins)
老默德爾(Merdell)
鮑德溫警監(Superintendent Baldwin)
梅羅爾少校(Major Merall)
吉姆·塔克(Jim Tucker)
馬里林·塔克(Marilyn Tucker)
作者簡介
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原姓
米勒,全名為阿加莎·瑪麗·克拉麗莎·米勒,英國乃至世界文壇的偵探小說大師。1890年9月15日生於英國
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爾德宅邸,1976年1月12日,逝世於英國
牛津郡的沃靈福德家中,安葬在牛津郡的
聖瑪麗教堂墓園,終年85歲。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父親是英籍美國人弗雷德里克·阿爾瓦·米勒,母親是英國人克拉麗莎·克拉拉·伯契默·米勒。她是家中的的第3個孩子,有1個姐姐瑪格麗特·弗蕾莉·米勒和1個哥哥路易斯·蒙坦特·米勒。
阿加莎·克里斯蒂是一名高產的作家,她的作品不僅局限於偵探小說,全部作品包括66部長篇推理小說,21部短篇或中篇小說選集,15個已上演或已發表的劇本,3個劇本集,6部以筆名瑪麗·維斯特麥考特發表的情感小說,2部以筆名阿加莎·克里斯蒂·馬洛溫發表的作品(包括記錄異域生活的回憶錄1部,宗教題材的兒童讀物1部),1部自傳,2部詩集,2本與偵探俱樂部的會員作家們合寫的長篇推理小說(2本共3部)。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數量之豐僅次於
莎士比亞。
阿加莎·克里斯蒂開創了偵探小說的“鄉間別墅派”,即兇殺案發生在一個特定封閉的環境中,而兇手也是幾個特定關係人之一。歐美甚至日本很多偵探作品也是使用了這一模式。
阿加莎·克里斯蒂一生有過2次婚姻,第1任丈夫是阿奇博爾德·克里斯蒂(離異);第2任丈夫是馬克斯·馬洛溫。她同第一任丈夫有過1個女兒羅莎琳德·克里斯蒂。
她在晚年回憶自己的寫作生涯,動筆寫了一部自傳。《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傳》是一本文筆相當優美的傳記文學。自傳為讀者了解這位“偵探女王”的生平,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並成為偵探小說史上的重要文獻。
被譽為“舉世公認的偵探小說女王”的阿加莎·克里斯蒂是英國小說家和劇作家,她的名字對中國廣大讀者來說並不陌生。她的名字伴隨著她的作品傳遍了世界各地。她一生共創作了80多部長篇小說,100多個短篇,17部劇作。她塑造了高傲的比利時偵探波洛和英國鄉村女偵探馬普爾小姐的形象。
阿加莎.瑪麗.克拉麗莎.米勒的作品被譯成一百零三種文字。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61年的報告,阿加莎·克里斯蒂是當時世界上作品最暢銷的作家。她的著作在一百零二個國家出售。據有人在1976年她去世後不久統計,她的作品在世界上銷售達四億冊。美國著名雜誌《紐約人》指出,克里斯蒂的作品其銷售量在書籍發行史上僅次於莎士比 亞的作品和《聖經》。她的《
東方快車謀殺案》、《
尼羅河上的慘案》、《
陽光下的罪惡》等優秀作品被改編成電影,譯成多國語言,在世界各地廣為上映,頗受歡迎。她的由小說改編的《
捕鼠器》一劇連續上演多年,經久不衰。克里斯蒂這個名字,在英美等國連續數年被列為暢銷書作者榜首。一九七一年,因她在文學上取得的成就,
英國女皇授予她大英帝國阿加莎夫人的稱號。她的作品有不少被譯介到我國,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和歡迎。
如果說
柯南道爾開創了偵探小說的第一個黃金時代,那么克里斯蒂則是世界偵探小說史上的第二個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分析她的偵探小說藝術,可以讓我們了解這位被譽為“文學魔術師”創作的新風格。
她的生平事跡,已拍成傳記片《阿加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