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朝歡·題晉臣積翠岩》是宋代詞人辛棄疾的詞作。此詞開頭借神話傳說,謂友人雖具擎天之材,終無補天之用。“霍然”以下,陡然振起,千丈翠屏大放異彩,終為時人賞識。結句妙語雙關,一石三鳥:既概言古今懷才不遇之人事,復暗指友人趙不遇終有際遇之時,三則自嘆今生未必有時遇。全詞托物寄意,既想像奇特浪漫,又植根現實,感情深厚。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歸朝歡·題晉臣積翠岩
我笑共工緣底怒。觸斷峨峨天一柱。補天又笑女媧忙,卻將此石投閒處。野煙荒草路。先生柱杖來看汝。倚蒼苔,摩挲試問,千古幾風雨。
長被兒童敲火苦。時有牛羊磨角去。霍然千丈翠岩屏,鏘然一滴甘泉乳。結亭三四五。會相暖熱攜歌舞。細思量,古來寒士,不遇有時遇。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歸朝歡:詞牌名。雙調一百零四字,上下片各九句、六仄韻。
⑵晉臣:即趙不遇,字晉臣,江西鉛山人,曾為敷文閣學士。積翠岩:當在江西上饒。
⑶緣底:為什麼。
⑷天一柱:即天柱,俗稱擎天柱。
⑸女媧(wā)補天:據《淮南子》載,上古時,共工和祝融交戰,不勝,怒而觸不周之山,使西北塌了下去,女媧煉就五色彩石以補天。
⑹此石:女媧補天之石,即指積翠岩。
⑺汝:你,指積翠岩。
⑻摩挲:撫摸。
⑼敲火:擊石取火。
⑽霍然:突然。
⑾鏘(qiāng)然:一般形容金屬撞擊聲,此狀甘泉滴水時清脆悅耳的響聲。
⑿攜歌舞:指游賞者帶來歌兒舞女。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我感到有點可笑:共工因為什麼發這么大的火,竟然撞斷了巍巍的擎天柱;我覺得女媧也很可笑:不就是補天嗎,怎么會忙成這樣?如此玄妙的補天石卻投放在荒閒之地。補天石啊,我拄著拐杖,步履蹣跚,特地到這偏僻荒涼枯草遍野的地方來看望你。倚靠在長滿蒼苔的積翠岩上,輕輕撫摸悄悄探問:千百年來,你看過了多少沉浮,經歷了多少風雨?
石頭常常被兒童敲擊取火,苦不堪言;不時又有放肆的牛羊在身上磨它那可惡的長角,然後若無其事地走去。重新凝神注目:積翠岩以其千丈翠屏的雄姿巍然而立。神奇的是,岩中有甘泉流出,泉流澄澈,清脆悅耳。如果在這裡建幾個小亭,待到春暖花開,此間自有歌舞盛會,必然情恰恰樂淘淘。仔細想一想,自古以來的寒士們,有懷才不遇求告無門的時候,也有得到賞識大展宏圖的機遇。
創作背景
此詞當作於宋寧宗慶元六年(1200),辛棄疾時已六十歲。五年前他遭人誣陷,從福建提刑任上落職,閒居江西上饒鉛山。而趙不遇慶元五年(1199)從江西漕兼知南昌罷職歸鉛山家居,與辛棄疾過從甚密,彼此多有唱和。時當趙不遇仕途失意,辛棄疾深為惋嘆,因作此詞。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詞托物寄意,既想像奇特浪漫,又植根現實,感情深厚。起首四句恍如從天而降。詞人由積翠岩擎天柱景觀,觸發想像,熔鑄共工、女媧神話傳說,將岩石描繪成撞斷的天柱、遺棄的補天石。構想奇特,筆勢縱橫。“投閒”云云,慨嘆擎天之材,不作補天之用,語帶雙關,耐人尋思。“野煙”四句,詞人拄杖深入荒山,探視撫摸,殷勤慰問岩石,間接亦是慰問岩石主人。
過片承接上文。“長被”兩句借用韓愈《石鼓歌》“牧兒敲火牛礪角,誰復著手為摩挲”詩意,謂岩石不僅飽受風雨侵蝕,更遭牧童敲擊,牛羊磨角,不勝騷擾之苦。其心酸遭遇與岩石主人乃至作者,不無相通之處。“霍然”以下,筆勢一轉,豁然開朗,陡然振起,經過悉心清理開發,千丈翠屏光彩煥然,終遇知音賞識。由此引申出末韻的“古來寒士,不遇有時遇”,意謂以積翠岩的遭遇推想,如趙不遇這樣的“不遇”之士,終有遇到知音,重獲起用,大展才華之時。“細思量”三句,妙語雙關,一石三鳥:既概言古今懷才不遇之人事,復暗指友人趙不遇終有際遇之時,三則自嘆今生未必有時遇。以友人名字說事,風趣詼諧,又誠懇真摯。
這首詞表現了詞人對積翠岩有強烈的認同感。這座峨峨的擎天柱,在詞人的想像中是女媧補天之石,而被遺忘在荒郊野外,草木叢生之地。這與辛棄疾懷抱管仲、蕭何之才能,卻不被朝廷重用,投閒置散於瓢泉一樣的境遇。而積翠岩經歷了風雨吹打和人世磨難,傷痕累累;詞人也經歷了種種官場的流言、生活的困頓等的折磨,身形俱疲。於是詞人不顧年老體衰,柱杖探望,摩挲低問。這是詞人與積翠岩的神交。而這“棄石”大放異彩,終為時人賞識,是它存在意義的另一種實現。最後將棄石與“古來寒士”聯繫起來,說他 “不遇有時遇”,有嘆惋,也有慰藉,是對“寒士”的“知遇”想像。此詞對一顆具體石頭的想像中表達的是一種千古文人的集體無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