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德門在今解放路與大德路相交處。廣州拆城前,橫貫全城、能連通東西兩門的,只有惠愛街(今中山四路至六路),縱貫全城、能連通北門與歸德門直到靖海門邊的只有大北門直街、歸德門直街和小市街一線(今解放路)。這是全城僅有的兩條直通兩大城門的幹道。而歸德門這一線尤顯重要,因為此線之西是滿漢八旗駐地,其東邊則為漢民所居,界限分明,八旗軍事衙門沿線分布甚多。作為全城軍事最高長官、八旗駐廣州將軍府也就在這條幹道的旁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歸德門
- 城市:廣州
- 重建時間:清康熙二十二年(即1683年)
定義,歷史,歸德門石額,城門烽火錄,
定義
舊時廣州內外城共有城門十八座,其中最為人熟知至今還掛在人們口邊的是大東門、西門,此外,就要數歸德門了。
歷史
往時廣州城在晚九時開始夜禁,街上禁止行人,所有城門關閉,門匙上交八旗駐廣州將軍府收掌,至黎明再領取開門。夜禁期間,地方長官因公事誤時,可以酌情開啟放入。但歸德門卻很特別,每晚一關就不得再開,直至凌晨才許開啟。南海知縣有時因公事夜歸,也無法就近經歸德門入城,只得繞道到大南門(今北京路與大南路相交處)叫開城門,才能回到縣衙(今惠福中路惠福市場處)。更有甚者,同治十二年十二月,西關故衣街茂興洋貨店失火,火勢猛烈,該管的南海知縣迅即調集人員去救。但縱使是救火大事,急務當前,歸德門也不許開,只能繞道往東出大南門,經高第街,出太平門前往撲救。費時失事,令人難明。
歸德門石額
在廣州博物館碑廊,至今保存著一塊珍貴的文物:刻著“歸德”二字的城門石額,這是廣州僅存的明代城門石額。
明代每個城門都有一塊刻有城門名稱的石額。這塊石額寬163厘米、高99厘米,上面用橫書篆體刻“歸德”兩字,字型工整,筆勢雄渾剛勁。它在地下沉睡了數百年,直到建國後,人們才在解放路和大德路相交處,把它發掘出來。
歸德門在明清是一扇特別的門。當時,廣州分屬南海縣、番禺縣管治,歸德門正好是舊城兩縣的分界。歸德門外建有歸德橋,南北向跨於玉帶濠上,門內有歸德直街,街的東面,是番禺縣屬地,西面就是南海縣屬地。
明清時,歸德門一帶十分繁榮興旺。俞洵慶在《荷廊筆記》里這樣記載:“廣州南城之右為歸德門,背城一帶舊為狎邪地,南臨濠水,朱樓畫榭,鱗次相接,隔岸為濠畔街,商賈聚焉。”
歸德門最後的重建,是清康熙二十二年(即1683年)。當時,把守這個門的是都統,率有旗甲兵3000名,是全城守兵最多的一個門。與它相比,小北門只有撫標左營官1名,兵勇20名把守,孰輕孰重,顯而易見。
歸德門,曾給廣州人留下較深印象。以前廣州人把“歸德”借代為“門”的意思,把門關上,就叫“閂埋度歸德”。
今天的歸德門,已經完全沒有了昔日的蹤跡。寬闊的解放路,貫通南北;略顯侷促的大德路,橫穿東西。歸德門旁邊的清水濠,也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只徒留這石額,記錄當初的歲月。
城門烽火錄
盧循焚城
東晉年間,浙江一帶爆發孫恩、盧循起義,朝廷隨即派兵鎮壓。403年,盧循被東晉名將劉裕擊敗,率數千人馬逃到海上,隨後泛舟南下,並於次年抵達番禺,即如今廣州,隨後攻城。以當時的情勢來判斷,盧循軍自海上來,當時在廣州城南登入,攻打南門(約在今北京路與西湖路相交處北側)。當時,那個著名的清官吳隱之,親率將士閉城固守。
盧循派人喬裝打扮,乘亂從城門混入城中放火。吳隱之擔心盧循的內應乘機起事,下令嚴加把守城門,不先救火。時當深秋,夜風大作,當時城中建築,材料又全是木竹茅草,結果火勢蔓延迅猛。立時成火海,府署民舍焚毀,死者無數,“奔免者數千人而已”。盧循坐鎮廣州後,將死於攻城戰中的三萬餘屍骨聚集焚燒,然後挖了一個大冢埋葬,名“共冢”。
東門共冢
明末清初,尚可喜、耿繼茂攻陷廣東,屠城三日,“城前後左右四十里,盡行屠戮,死者六十餘萬人”。當年清軍從西面攻入城區,隨即開始瘋狂的大屠殺,避難的居民從大東門出逃,但東濠湧上只有正東門橋與小東門橋,因擁擠而掉落東濠涌溺斃者不計其數。事後,有僧人乃募役購薪,在東門外焚燒屍體,將他們合葬,這是廣州歷史上的第二個“共冢”。
到底當時死了多少人,沒有記載,但焚燒後“累骸成阜,行人於二三里外望如積雪”。這是廣州歷史上慘痛的回憶。
抗擊英法聯軍
1856年10月,英國藉口亞羅號船事件,夥同法國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這一年,英法聯軍攻打廣州城,新城的五仙門被轟塌,戰後才修葺。
1857年12月,英法侵略軍進攻廣州的大北門及小北門,據守這段城牆上炮台的都統來存率軍死守,任由敵炮進攻,鎮定不移,等到敵兵迫近城牆,進入火力網,始集中火力猛烈還擊,重創來犯之敵,擊斃敵人數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