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鏡子》是2020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歷史的鏡子
- 作者:吳晗
- 出版時間:2020年1月1日
-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3095580
《歷史的鏡子》是2020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歷史的鏡子》是2024年民主與建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歷史的鏡子》內容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突出了他對國家與民族命運的思考,集中論述了社會風氣的墮落、政治的腐敗、人民的困苦與國家興衰治亂的關係。提出了改良社會風氣,限制權力,根除腐敗,實行治人與治法結合的民主政治,報刊與言論自由等眾多...
本版《歷史的鏡子》為精裝典藏本,設計簡潔大方,裝幀精美。作者介紹 吳晗(1909~1969),中國著名歷史學家、明史專家。原名吳春晗,字辰伯,浙江義烏人。先後任教於雲南大學、西南聯大、清華大學,曾任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歷史系主任等職務。1949年後,歷任北京市副市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
《歷史的鏡子》一書匯集了當代重要作家如:巴 金/李小林/肖關鴻/肖元敏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由文匯出版社出版。內容簡介 本書按編年排列,匯集了當代重要作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記錄了當代文學發展的脈絡和演變,反映了共和國光輝而又艱難的成長曆程。圖書目錄 巴 金 代序 1957年 巴 金 和讀者談談《家》楊 朔 ...
《歷史的鏡子(全新修訂版)》是2019年8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晗。內容簡介 古時候,學子們十年寒窗苦讀,卻在得了科第後先為自己娶了一個姨太太;官員們滿口清正廉潔,私下裡卻肆意揮霍,縱優狎妓;那些名儒大家號稱淡泊名利,卻在入仕後兩面逢迎,拜高踩低……歷史是一面鏡子,它不僅可以照出...
《歷史的鏡子》是一本202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晗。內容簡介 《歷史的鏡子》是吳晗代表作,本書除原有四十餘篇文章之外,又從其他吳晗雜文集中精選了二十餘篇約二十五萬字編入,按政治篇、軍事篇、經濟篇、文化篇、人物篇依次分為五輯,故稱增補本。本書是歷史通俗化寫作的典範。作者擷取大量歷史...
《歷史的鏡子:中國人的文化性格基因譜》是2009年1月1日由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歷史的鏡子》內容起自先秦,終至晚清,截取歷史上的精彩一瞬間,或奇人,或軼事,忠臣名將,才子佳人,乃至陰謀陽謀,典故雜談俱為一體。共分為:風範、氣節、識見、權謀、良臣、將帥、幼敏、奸佞、識人、俊辯、...
《歷史的鏡子:吳晗講歷史》是2008年6月1日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晗。內容簡介 2009年是吳晗先生誕辰一百周年,逝世四十周年。出版本書,是為紀念吳晗先生,緬懷他在史學上的成就,促進歷史科學的繁榮和發展。本書共選輯了作者在各個歷史時期所發表的有代表性的歷史論著共四十篇。為便於讀者了解作者寫作背景...
《羅馬傳:人類歷史的鏡子》(《I segreti di Roma》)是義大利作家科拉多·奧吉阿斯創作的城市傳記,中譯本首次出版於2020年6月。羅馬是世界燦爛文化的發祥地,已有2500餘年歷史,是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因建城歷史悠久而被稱為“永恆之城”。作者在該書中不僅以非凡的理性鉤沉歷史,重溫史海沉浮,回顧往昔歲月,更以...
公元前4000到公元前3900年間,用拋光銅製造的鏡子出於美索不達米亞(伊拉克)和埃及。約1000年後,中美洲和南美洲的人開始用拋光石材製造鏡子。與此同時,中國和印度人用青銅製造鏡子。在公元一世紀,羅馬作家老普林尼在他的百科全書《自然歷史》中提到使用玻璃鏡子的最早記錄,但當時這些鏡子顯然沒有得到廣泛使用。縱觀歷史...
《歷史這面鏡子》是2018年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國文,畢偉玉,阮凱豐。內容簡介 本書選取了李國文具有代表性的30篇散文,“閒話大師”和“歷史這面鏡子”兩單元,借歷史人物針砭現今社會種種現象、直刺作家文人諸多弊病;“惜春小札”和“世態人情”兩單元,從作者所見所聞、人生經歷入手,從生活的細節處...
《歷史這面鏡子》是1999年8月1日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國文。編輯推薦 知識聞見的積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愉悅的路途上跋涉的體會也好,都是應該珍惜,應該謹記的。那樣的話,當你朝著未來時,就會覺得充實而有信心了。內容簡介 知識聞見的積累也好,生活中辛酸和愉悅的路途上跋涉的體會也好,都是應該...
《鏡子的歷史》,是中信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彭德格拉斯特。內容介紹 鏡子裡空無一物,卻與神秘、宗教、科學、商業和藝術結緣。作為人類,照鏡子反映的是我們自己矛盾的特性。一方面,我們想看清事物的真實面目,想探索生命的神秘之處。另一方面,我們又想讓神秘的東西保持神秘。我們渴望獲得確切的知識,但是...
發展歷史 從古王朝起,鏡子在埃及文明中就成為人們日常梳妝必備品,這件文物是古王朝晚期和中王朝(第一過渡時期)的典型製品,金屬鏡面可能是青銅或紫銅,鏡柄為木製呈莎草莖狀。鏡面的金屬經過高度打磨,王公貴族們的鏡子有時採用黃金或白銀。做工更為精緻的鏡柄上還會刻有神符(天神哈托的頭像,貝斯神的身體以及...
歷史的正面 第一章 權力的博弈:為與士大夫治天下 歷史上的君權的限制 歷史上的政治的向心力和離心力 論皇權 論紳權 再論紳權 治人與法治 官僚政治的故事 論貪污 貪污史的一章 論士大夫 說士 第二章 歷史的鏡子: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 西漢經濟狀況 宋代兩次均產運動—人民的歷史之一章 元代的民間海外...
《鏡子一樣的歷史》是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 內容簡介 歷史是人類嘗試錯誤的巨大過程,可以做為後人借鏡。本書從劉向當中挑選出八十則故事言論,加以品評。不但留給讀者想像思索的空間,也期吸取歷史的經驗,在不斷地學習之下,能有嶄新的體會。白羅為謝材俊之筆名,另一廣為人知的筆名為唐諾。
歷史這面鏡子 《歷史這面鏡子》是2018年上海東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圖書。
《說文·金部》釋“鑒”為“盆”,因此可以說盛水的盆(鑒),就是最早的鏡子。隨著合金技術的出現,開始了使用銅和錫或銀鉛等製作銅鏡的歷史。銅鏡一般製成圓形或方形,其背面鑄銘文飾圖案,並陪鈕以穿系,正面則以鉛錫磨礪光亮,可清晰照面。齊家文化墓葬中出土的一面距今已有4000多年歷史的小型銅鏡,造型、...
以史為鏡,漢語成語,將歷史作為一面鏡子,從而看出歷史的興衰。出自《舊唐書·魏徵傳》:“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借歷史上的成敗得失作為鑑戒。同“以古為鑑”。 軼事典故 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諫的魏徵病死了。唐太宗很難過,他流著眼淚說...
借歷史上的成敗得失作為鑑借。同“以古為鑑”。套用 “以史為鏡”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口。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諫的魏徵病死了。唐太宗很難過,他流著眼淚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一個人用銅當鏡子,可以使...
我們要加強對歷史的學習,特別是對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中國共產黨黨史的學習,歷史是一面鏡子,從歷史中得到啟迪、得到定力。(2015年12月28日、29日在中共十八屆中央政治局“三嚴三實”專題民主生活會上的講話)八 寧夏是一片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土地。1926年,寧夏就建立了我們黨的組織。紅軍長征和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