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裂縫

歷史的裂縫

《歷史的裂縫》是2007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雷頤。

基本介紹

  • 作者:雷頤
  • ISBN:9787563365289
  • 頁數:401
  • 定價:25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5-1
  • 副標題:近代中國與幽暗人性
  • 叢書:  溫故書坊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本書分為四個版塊,“歷史總會被記起”和“斯人已逝”兩輯說的都是舊人舊事,立腳點卻在今天,希望能打撈一些歷史的殘骸,引起注意。1870 年代清政府的海防與塞防之爭,全局問題由於全局討論得以妥善解決;1940 年中央研究院院長補選,學術與政治相互博弈而能保持微妙的平衡。作為晚清第一代駐外使臣,郭嵩燾因“崇洋媚外”不被世人理解,晚景淒涼;胡適晚年以淨友自居對國民黨提出一系列批評和建議,然不被理睬,獨自彷徨。
“歷史的餘波”和“不該遺忘的傷痛”兩輯收錄了部分文化評論和文學評論。林則徐破壞“夷夏之防”與李鴻章隱瞞疫情的當代啟示,“拿伯的葡萄園”中保護私產的法治意識,美國政府鎮壓“退伍補償金大軍”的歷史傷疤,茨威格對於戰爭的反思與人性的絕望,托斯卡尼尼面對法西斯暴政表現出的良知與洞見,卡夫卡的小說對於東方民族遭遇的驚人預見,等等。內容看似龐雜,貫穿其中的是對歷史和人性的反思。
作者平素廣泛參與文化討論,在多家媒體開設專欄,著力從近現代中國史的只鱗片羽來考察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關注超越時代的複雜人性與社會幽暗的方方面面,具有濃烈的憂患意識。

作者介紹

雷頤,1956年出生,中學畢業後下鄉插隊當農民數年,然後當兵,又復員當工人。1978年考入吉林大學歷史系,1982年考入吉林大學研究生院歷史系中國近代史專業,1985年畢業獲碩士學位。同年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現為研究員。研究方向為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著有《取靜集》、《經典與人文》、《被延誤的現代化》、《薩特》等,譯有《中國現代思想中的唯科學主義》、《在傳統與現代性之間》、《胡適與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選擇》等。
雷頤雷頤

作品目錄

第一輯 歷史總會被記起
【末世預言】 曾、趙之辯:清王朝到底還能撐多久
【權臣發家】 成大事不能昧於歷史大勢
【衙門矛盾】 李鴻章與阿思本艦隊——清政府初次試辦海軍的失敗
【小國強國】 在“理”與“力”之間——清季的中國外交
【邊患國防】 事關全局,全局討論——晚清海防、塞防之爭
【新式事物】 鐵路與政爭——李鴻章修鐵路
【洋務運動】 清末企業的官辦與商辦
【義和團案】 “臣不得不死”——封建專制下的君臣關係
【立憲革命】 1905:三種力量角力中國
【博弈遊戲】 學術與政治——1940年中研院院長補選記
【天災人禍】 白修德與40年代“中原大饑荒”
【政黨興衰】 從“起朱樓”到“樓塌了”——國民黨的大陸歲月第二輯 斯人已逝
【轉型悲劇】 “一蓑煙雨任平生”——郭嵩燾的崎嶇人生
【啟蒙新民】 中國的“百科全書式”巨人——梁啓超的現代意義
【自由主義】 胡適晚年政治思想述要(附:偶販書記)
【教育獨立】 校長當如竺可楨
【文人自尊】 “我們都是民眾!”——關於顧頡剛
【史家本事】 “寓論斷於序事”的陶菊隱
【國民批判】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儲安平與《英人·法人·中國人》
【傳奇主角】 風華絕代,終成歷史——漫話宋美齡第三輯 歷史的餘波
【國際接軌】 林則徐與“文化安全”
【官場風氣】 從李鴻章隱瞞疫情說起
【時代叛逆】 帽子、辮子與傳統的形成
【納粹屠殺】 莫讓心靈在黑暗中行走
【消費社會】 文人還會被尊敬么
【角色變遷】 臣民·公民·知識分子
【制度失信】 測謊器的哲學原理
【私產保障】 拿伯的葡萄園
【民間團體】 “社會”的意義——任鴻雋與中國科學社的啟示
【文化開放】 新詞與方言
【權力屈從】 “五四”雕塑與“公共記憶”
【歷史定律】 憂天下,探世變——柏楊與《中國人史綱》
【史劇誤導】 複雜曖昧:《走向共和》的價值取向
【影視編造】 “歷史”的螢屏書寫第四輯 不該遺忘的傷痛
【政府鎮壓】 歷史的“傷疤”
【人性血案】 用罪惡證明“存在”
【愛國流亡】 淚為誰流——海涅的一次心靈震盪
【暴政狂熱】 托斯卡尼尼的洞見和良知
【世界大戰】 牢記“昨日”——讀《昨日的世界》
【關鍵時刻】 歷史的“靈感”——讀《人類的群星閃耀時》
【蘇聯崇拜】 “約翰·克利斯朵夫”的良知為何癱瘓
【史達林熱】 愛倫堡的困境
【中國寓言】 關於卡夫卡的“另類閱讀”跋 不可缺少的精神維生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