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獻學散論

《歷史文獻學散論》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內容:第一,探討當代著名史學家白壽彝先生對中國歷史文獻學科建設所做的貢獻,這也是我對中國歷史文獻學理論的一次再學習和思考;第二,探討中國歷史文獻學各分支學科如校勘學、目錄學、辨偽學、考證學以及譜牒學、金石學等,其中尤以校勘學、金石學是我近些年的學術興趣所在。而在這當中史學名家歐陽修、吳縝在文獻學領域的成就和貢獻,則是我的研究重點。

基本介紹

  • 書名:歷史文獻學散論
  • 出版社:安徽大學出版社
  • 頁數:244頁
  • 開本:32
  • 作者:余敏輝
  • 出版日期:2004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10528416
內容簡介,文摘,後記,

內容簡介

《歷史文獻學散論》是由安徽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文摘

第二階段:80年代之後,是系統研究、全面闡述的創建階段。
白先生曾說他70歲以後才開始真正做學問。實際上,白先生經過幾十年的學術耕耘,厚積薄發,在70歲以後研究成果大量問世,並不斷開拓學術研究新領域,其中包括創建歷史文獻學這門新學科。
1981年3月,白先生髮表了以答客問形式撰成的論文《談歷史文獻學》,首次就歷史文獻學科的一些重大理論問題,如歷史文獻學的作用、歷史文獻學和歷史理論的關係、歷史文獻發展史、歷史文獻和歷史文獻學的範圍等進行了全面闡述;1982年7月,白先生又發表《再談歷史文獻學》,提出歷史文獻學包含“四個部分”,即:理論部分、歷史部分、分類學部分、套用部分,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他的歷史文獻學科體系理論。這兩篇文章深人淺出,言簡意賅,思想深刻,內容豐富,“集中反映了白壽彝先生在這個學術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與此同時,白先生還通過做學術報告和發表講話,大聲呼籲儘快建立歷史文獻學科,開設歷史文獻學課程,“不只研究歷史文獻,還應建立起歷史文獻學,使之成為一門科學”;“希望在比較短的時間裡,把這個學科建立起來”;“希望能早一點建立起這門學科,各高等院校文史等系都開出這門課”。

後記

自1995年從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以來,我就一直在高校從事《中國歷史文獻學》和《中國歷史文選》這兩門專業課的教學工作,與此同時撰寫了一些與教學有關的科研論文和教研論文,其中絕大多數在各種書刊雜誌公開發表過,也有幾篇是未刊稿。現在我把這些論文選編成書,題名為《歷史文獻學散論》,也算是對前一個階段自己的科研、教學工作的簡要回顧和總結。
這本論文集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內容:第一,探討當代著名史學家白壽彝先生對中國歷史文獻學科建設所做的貢獻,這也是我對中國歷史文獻學理論的一次再學習和思考;第二,探討中國歷史文獻學各分支學科如校勘學、目錄學、辨偽學、考證學以及譜牒學、金石學等,其中尤以校勘學、金石學是我近些年的學術興趣所在。而在這當中史學名家歐陽修、吳縝在文獻學領域的成就和貢獻,則是我的研究重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