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概述
歷下之戰,成剛小說《再扶漢室》對發生在歷下五次相關戰役的總稱,這五次歷下戰役都反應了地理在軍事鬥爭中所占據的重要位置。除了第四次歷下之戰戰役雙方為博州鐘離勃和張明叔部將毌丘獻以外,其他的均是簡至光征戰齊國的段落內容。涉及到小說段落為:第16、18、24、34、38章。
介紹
歷下,今天山東省省會濟南市,歷下所處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歷下是聯繫著今天山東半島和華北平原的重要樞紐,山東半島以及以東地域在小說中就是齊國範圍所在地,齊國地域最西段小說所給出的概念為:歷下、平陰。地理節點為:金蘭亭、兜鍪山。這是根據《
左氏春秋》中相關齊國、魯國等諸侯之間戰役、盟會相關內容而做出的界定。
歷次歷下之戰一覽
首次歷下之戰
第一次歷下之戰是小說第十六章中所描寫,是大治二年簡至光得到小朱虛田成方救援之後,收復了濟北、膠東等州郡,特別是膠東太守西門當將胞妹西門迷獻給簡至光,簡至光乘機親帥大軍進攻駐守歷下的胡將張地,張地詐敗引誘簡至光入城,進行了襲擾戰。簡至光恐張地乘虛襲取青州大本營,只得回兵返回青州。但是降將西門當卻在簡至光最尷尬之際舉兵投降張地,這次歷下之戰以簡至光不能攻取歷下反而丟失青州而告終。
評點:這次歷下之戰,是日後自立為齊王的簡至光第一次進行歷下之戰,但是就是具有優勢兵力下,卻不但沒有真正征服歷下,卻反而丟失了青州大本營。戰爭的勝負不僅僅取決於正義和非正義、兵力對比是否具有優勢。對雙方統帥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張地鎮守歷下幾次在兵力對比都不占據優勢的情況下,能夠牽制齊王簡至光,這就是反應了統帥的重要性。
第二次歷下之戰
第二次歷下之戰,是小說第十八章青州大戰中所描寫的柙谷之戰。主要敘述了距離歷下不遠,也就是地處青州、歷下之間的柙谷之戰。小說第十八章 青州大戰,全方位展示了青州大戰的廣闊地域,周邊延伸可以達到平陰、歷下、渤海、青州這四個方向的地區。雖然戰役重點並沒有放在歷下。但是張地在柙谷設伏,仍然可以看做是第一次歷下之戰的延伸。第一次簡至光兵敗歷下,歷下守將張地、青州降將西門當之間實際上構成了一個攻守同盟,而柙谷之戰就是簡至光試圖打破這種攻守同盟的努力。所以這次柙谷之戰可以看做是第二次歷下之戰,也可以說是簡至光第二次兵敗歷下。但是簡至光無意之中的射傷張地眼睛,卻使得張地退出了青州大戰,反而為簡至光在接下來贏得青州大戰勝利奠定了基礎。
評點:這次歷下之戰,對簡至光而言,勝負參半,柙谷之戰,簡至光中了張地的埋伏,但是張地得意忘形,被簡至光射傷被迫退出了青州大戰,使得簡至光全力對付青州降將西門當,最終取得了勝利。
第三次歷下之戰
第三次歷下之戰,小說第二十四章 齊王失國,發生在張明叔平定燕趙之後,接連擊敗已經自立為齊王的簡至光,簡至光失去青州、狄城之後,奪取歷下作為暫時駐紮之地,這次在歷下流傳著“歷下有張地,齊國不為齊。歷下無張地,主公時極急。”的讖語。簡至光在最後關頭決定投奔烏鵲澤。第二次歷下之戰是簡至光在齊國所做的最後一次努力,烏鵲澤小朱虛田成方再次扮演了齊國救世主的角色。
評點:這次歷下之戰,是齊王簡至光在征戰齊國過程中唯一一次真正的擁有齊國。這次歷下之戰圓了齊王簡至光這個願望,但是這時候的齊王卻離著齊王失國已經不遠了。齊王簡至光在困境之中取得了歷下,反應了兩點:第一,張地在齊國大局失敗已經明顯的情況下,放鬆了對歷下的重視程度,造成了齊王簡至光的有機可乘;第二,齊王簡至光這次歷下之戰,只是將歷下作為通往烏鵲澤落草為寇的一塊跳板。注定了這次歷下之戰很無奈的結局。
第四次歷下之戰
小說《再扶漢室》第三十四章易水破敵,也描繪了博州大將鐘離勃奪取齊國的過程,重點戰役也是歷下之戰。小說《再扶漢室》對歷下有過多次戰役描寫。而這次歷下之戰是唯一一次沒有簡至光出現的歷下之戰。戰役雙方是鐘離勃、毌丘獻,戰役環境和道具都是大雪。這次雪中的歷下之戰最終使得鐘離勃完全取得了齊國七十餘座城市。奠定了後簡至光時期的齊國格局。也為歷下斷義描寫埋下了伏筆。
第五次歷下之戰
第五次歷下之戰是投奔烏鵲澤的簡至光被烈王任命為征東大將軍,連克平原、濟西,直逼歷下。齊王鐘離勃親自防守歷下,由於厲德挑撥離間,烈王欲召回簡至光,但是聰明的簡至光呈上東門誓師的斷箭,杜絕了烈王受到厲德、景仁符的影響,反而烈王加派李封率軍增援簡至光。因為李封與鐘離勃有“神都武會”的情誼,所以簡至光請李封與鐘離勃進行談判,金蘭亭李封與鐘離勃談判時,厲德卻乘虛攻取了歷下,鐘離勃誤以為是李封所為,大罵李封,致使李封怨恨簡至光而殺死簡氏父子,後來醒悟過來只得出走塞北投奔基太虎,參加“無頭箭會”。
評點:這次歷下之戰,是齊王簡至光東征所重點攻打地區,“歷下斷義”代替了歷下之戰,使得齊王簡至光被誤殺、李封被迫出走塞北。
總評:
歷下之戰,這個小說描寫次數最多的段落反應了小說人物——簡至光、張地、鐘離勃、李封這四位重量級人物在處理問題時所變現出來的不同的人生哲學。簡至光是一個學習型的領導,張地是個能夠根據自身條件來不斷改變自身的人物,第一、二次歷下之戰,張地的詐敗,就是估計自身實力不足,做出的明智的以退為進、後發制人的戰術,取得了勝利。鐘離勃則是能夠根據有利的外部環境來取得最大的實際利益。李封的歷下斷義則顯示了他在政治上的較幼稚一面。
正是由於歷下重要的地理位置,所以不管是占據著齊國腹地——青州的簡至光、朝廷留守將領——張地還是“神都武會”上大放異彩的博州大將——鐘離勃對歷下這塊地方都很重視,在歷下都上演了重頭戲。歷下之戰的幾次反覆較量,都是決定了小說《再扶漢室》中所描寫的齊國命運。
五次歷下之戰(相關原文)
西門劇當先開道,直入歷下。至光大喜,重賞之。是夜,大軍宿於城中,深夜鼓譟,齊軍不安,人報:“黑暗之中,不知何處軍馬?”至光頓足曰:“此必張地疑兵,青州危矣。”連夜回師。行不十里,伏兵四起。為首大將張地、朱如,至光揮槍欲戰,忽前部大亂,人報西門劇投敵,至光大怒曰:“先斬不義之徒,方可回軍。”肖讓曰:“將軍且回青州,收拾軍馬再來報仇不晚。”至光從之,至青州城下,扣門大叫曰:“使君已回,可開門矣。”城上西門當大笑曰:“大膽簡至光,吾降張地矣。”至光驚倒馬下,眾將救起。(第一次歷下之戰:節選自《再扶漢室》第十六章)
正攻間,人報歷下守將張地越淄水來救,至光大怒曰:“張地豎子,自守歷下,吾猶欲取,何況此時相犯。”留耏門班攻城,自與肖讓來迎張地。地渡淄水而遁。至光揮軍追之。肖讓諫曰:“彼軍一觸而走,蓋誘我軍,主公若追,必中其計。”至光笑曰:“彼軍遠來疲敝,安能勝我?子謙多慮矣。吾欲先取歷下,次復青州。”追入一谷,山狀若虎。至光曰:“此何所在?”對曰:“柙谷也。”至光大驚曰:“虎若入柙,欲遁無門。若張地伏兵於此,我等危矣。”話音未落,伏兵四起。谷口皆被堵死。張地立於谷上大笑曰:“汝不曉兵機,不明地理。專務匹夫之勇,安得不敗?死於我手,汝之幸也?”眾皆大笑。至光大悔,以槍虛指曰:“汝行奸詐,雖勝何足丈夫也?”卻暗取弓箭,足尖張之,對準張地便是一箭。地只顧得意,躲閃不及,正中右目,谷上大亂。(第二次歷下之戰:節選自《再扶漢室》第十八章)
歷下城垣殘破,兵少箭缺。齊王憂之,問計耏門班,班笑曰:“昔張孟談守晉陽,搜竹銅於內園,征精壯於閒逸。固城強兵片刻可就。”人報磐軍殺來,前鋒張地已及城下。齊王大驚,急整殘軍,強使為陣。磐軍旗雲戈林,踴躍氣壯。齊王曰:“嘗聞童謠:張地張地,齊國不齊;張地張地,張皇無地。張地終難勝也。”班曰:“主公休怯,謠詞不足憑也。待公子援兵至,必獲勝矣。”張明叔大呼曰:“是役但擒賊首,余皆不問。”磐軍大進。齊王仗劍約束,中軍從容,兩翼緊依。明叔大驚曰:“簡王深明陣法,欲聚二翼。若使布成,極難圖之。乘其肘腋之虛破之。”使周近持刀殺入齊陣,截斷首尾,磐兵如蜂捲來。
忽西面一聲大呼:“使君休驚,朱虛來也。”一軍如風馳來,當先一將,正是小朱虛田成方。齊公子簡至則從其後。(第三次歷下之戰:節選自《再扶漢室》第二十四章)
鐘離勃亦頗悔,遂從之。親統大軍疾至歷下。大將毌丘獻固守不出。勃曰:“歷下城高池深,極難攻拔,何計可取?”邯鄲由指雪曰;“明公破城,只在今夜。”勃大喜,乘雪至城下叫曰:“青州已破,歷下難保。爾等速降,可免一死,如敢擋我,城破盡誅。”獻據城大罵曰:“汝誘殺大將,擅攻名城,吾豈降賊?”勃怒,馬躍雪地,揮鞭大罵。忽獻軍發箭,夾雪而下,勃冠中一箭,詐墜馬下。獻大笑。勃軍將士堆雪擲戲,獻不以為意。左右諫曰:“若勃軍壘雪築台,深以為患矣。”獻大笑曰:“孺子戲雪,安能為也。待至天明,明叔來援,我出應之。縱孫吳復出,安能當之?”獻下城安睡,守軍盡懈。勃令增兵擔雪夯築,一夜高台立就,勃軍登上雪台,攀城直入,殺散守兵,奪了歷下。獻始覺,大哭曰:“我嘗笑袁尚敗棄冀州,今事及我,萬悔何回。不聽智士之言,取死宜矣。”閉關飲鴆而死。(第四次歷下之戰:節選自《再扶漢室》第三十四章)
至光受箭上馬,以太史決為先鋒,星夜至汴州,連克平原、濟西,直逼歷下。至光曰:“歷下素為齊之咽喉,若能下之,則可長驅而入。”齊王鐘離勃聞之,憑城堅池深,死守不出。烈軍屢攻不下,監軍厲德每日催督甚急。至光索性令厲德持節去見齊王。......
勃曰:“汝不守歷下城,來此何乾?”周泣曰:“烈軍乘歷山之宴,矯大王之令,賺開城門,襲取多時矣。大王尚與奸佞同席共飲耶!”勃氣倒於地,李封急來扶之。勃大怒,推開曰:“汝這挾詐小人,尚不及市井之流。乘我不備。襲我城池,何言信義?恨我蒙蔽雙目,信了汝這狗賊。”封如墜霧中,急曰:“我實不知,鐘離兄察之。”勃叱曰:“吾豈敢為汝兄,是亭乃斷義亭也。”棄劍上馬,與周投吳而去。(第五次歷下之戰:節選自《再扶漢室》第三十八章歷下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