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留影

歲月留影

歲月留影》一書於2015年9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全書共分五大章節,分別是美麗的山莊、童年的記憶、學校生活、分配長子和幾點體會。作者李能會先生通過美麗的山村印象,童年的生活記憶,艱難的求學道路,豐富的工作經歷,見證了共和國飛速發展的建設歷程,闡述了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發展變化,並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激勵人們愛黨愛國,發奮圖強,百折不撓,勇於拼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鬥。

基本介紹

  • 書名:歲月留影
  • 作者:李能會
  • 定價:36.00
  • 出版社:中國文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9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 880×1230mm1/32
《歲月留影》2011年出版,作者簡介,本書序文,書籍目錄,《歲月留影》2015年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作品簡介,出版社介紹,

《歲月留影》2011年出版

作者簡介

方敬東,1945年生。
上海電影家協會會員,曾經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地下少先隊》、《寶葫蘆的秘密》等兒童影片中擔任過學生角色,在八十年代初又在《藍光閃過之後》、《好事多磨》等影片中擔任過民眾演員。近半個多世紀以來,在上海電影家協會支持下先後拜訪過近百位電影人,並在《上海老年報》、《黨史信息報》、《書刊報》、《上海銀幕》、《青年文摘》、《新民晚報》、《市民周刊》、《文苑》、《電影故事》、《電影畫刊》、《上影畫報》、《大眾電影》、《上海電視》、《世界電影之窗》、《檔案春秋》、《上海灘》、《影博?影響》、《東方早報》等報刊上發表了近二百多篇關於老電影人、老電影軼事、內幕花絮等文章,有些報刊還為他專門設立了老電影專欄。他的老電影資料曾在上海青年宮、大世界展出過,上海電視台、東方廣播電台曾報導過他情系老電影的故事。

本書序文

歲月留影》到底讀完了,論理,我並未與作者謀過面,不具作序的資格;因為與人作序,好比依體作冠,不深識其人、洞徹其文者,做出來的帽子往往不大合體,結果作踐了自家,也害苦了別人。而這次,私心作了祟,惻然於方先生語言的樸質、心靈的透徹以及那一代人的心結,瘦腕頹筆,斗膽作冠,有言不便處,一請作者諒宥包涵,二請讀者勿為深苛。
古者著書立言者不可勝數,其人其文磨滅至後世不可察聞者亦是不可勝數,然而每篇文字的問世或多或少成為人類思想的一部分,或多或少影響了別的人,歷史,這個實實在在的本體,肯定了這些作者們的功績。方先生,一位忠實的電影迷,一個普通為諸電影刊物寫作的作者——這是實實在在的話——陳年累月,在歷史的泥漿中淘洗挑揀,一有所得,則告諸筆端,最後竟記錄了一個時代的光影記憶,這記憶里有光影聲樂里的浮華,也有浮華褪盡後的暗淡蒼老。而電影,這個最初羞澀到連話都不肯多說的新的藝術形體,已成長為今日的嘲哳喧譁,好比好在門縫裡窺人的姑娘,一旦花枝招展地蹦跳出來,還是會讓家長們念叨她過去的模樣。我以為這是人類優秀的品質,無可厚非,值得宣揚。
《歲月留影》記錄的老電影多數都走進了電影博物館或藝術學院的課堂,不再為當代人街頭巷尾去咳唾譏議;那些老電影人多數也不在了人間。但我想,當《歲月留影》有緣呈在這些老電影人面前的時候,說不定還能博得他們一笑,抑或博得他們一哭——此箇中情味唯箇中人方能體味!
此外,《歲月留影》多少是一家人的作品,這一家人,有位善良到徹底的母親,有位乾淨透明的兒子,還有那兒子未遂終身的戀人。他們在吵嚷的大上海固守著一方十三平米的安靜,默默注視著中國電影的浮沉變遷,而中國電影界卻欠他們一聲問候、一個擁抱,此次《歲月留影》能在我處付梓出版,我們功在最後一簣,且是我們永志為之驕傲的一簣。《歲月留影》是方先生的驕傲,也是我們的驕傲,願方先生與我們都能永祀這榮光!

書籍目錄

第一輯 1
第二輯 47
第三輯 223
後記 315

《歲月留影》2015年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作品簡介

歲月留影》全書共分五大章節,分別是美麗的山莊、童年的記憶、學校生活、分配長子和幾點體會。作者通過美麗的山村印象,童年的生活記憶,艱難的求學道路,豐富的工作經歷,見證了共和國飛速發展的建設歷程,闡述了改革開放三十年的發展變化,並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激勵人們愛黨愛國,發奮圖強,百折不撓,勇於拼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鬥。
歲月留影
作者寫此書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告訴別人,這幾十年做了些什麼,有哪些成績與貢獻,而是要讓大家在茶餘飯後讀了這本書,自己能夠得到些什麼,吸取些什麼,增加些什麼新的收穫和感受。
書中寫道出版此書的出發點和初衷有以下三方面:
一、友誼是我寫這本書的主要動力。群體的作用對人類來講是極為重要的,每一個同志都必須在群體中生存和發展。過去在工作期間,思想的注意力是向前的,考慮的重點是今天必須做什麼,明天需要做什麼,而退下來之後,無意中就產生了一種懷舊心裡,感到過去的幾十年晃如昨天,所經歷的大事小情,不少都歷歷在目。也可能是時間的關係,也可能是新舊矛盾不斷取代的關係,還可能是思想境界發生變化的關係,那些在當時條件下難免產生的一些磕磕碰碰,摩摩擦擦,現在已一掃而光,留給自己的只有美好的回憶。不少過去曾在一起工作過的同志,一見面就噓寒問暖,有的由於工作關係,離開已幾十年了,還經常走動,相互幫忙,這種真摯的友誼越來越感到彌足珍貴,他是一種真情,他是一種財富,因此我想通過這本書把和同志們一起相處的歲月記錄下來,把這種友情發揚光大。
二、讓讀到這本書的人了解我們國家的發展變化。我和共和國幾乎是同齡人,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到現在,我們國家的發展與變化,只有我們這個年齡的人最有發言權,才是見證人。作為個人來講,由於工作環境所限,由於政策和理論水平所限,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很可能不甚全面,但畢竟反映的是一個角度下的真實情況,是一種樸實的客觀反映,我把這種情況寫出來,就是想讓年輕一代知道我們國家建國初期是什麼狀況,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又是什麼狀況,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變化是怎樣一步一步取得的。讓大家通過了解這些變化,激發對我們黨的感情,對我們偉大祖國的感情,進一步熱愛黨、熱愛我們的祖國,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三、讓讀到這本書的人能夠明白一些道理。這本書雖屬個人傳記體裁,但其中部分內容已超出了傳記範疇。為了讓讀者讀得更為便捷,我還寫了四點體會,這四點體會雖有近萬字,但略微概括,也就是四個意思。即:一個人要想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首先要注重學習,要與時俱進,不斷地用現代科技和理論知識武裝自己,同時還要注重道德修養,時時事事都要克服和抵制不良思想和行為的侵襲。其次,就是要認真做好本職工作,乾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不見易思遷,不好高騖遠,踏踏實實為社會奉獻自己的光和熱。第三,要有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不萎靡不退廢,不怨天尤人,用正確的態度對待社會對待人生。最後一點就是要正確對待挫折和困難,要一切向前看,遇到困難要有堅韌頑強百折不撓精神。以上體會雖顯浮淺,但真正做到也不容易,希望大家能夠借鑑,受到啟發。
該書於2015年9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出版社介紹

中國文化出版社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出版機構,主要出版文化、藝術、教育、衛生、經濟管理類圖書和書畫、攝影作品集以及各類學術專著。該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於上海的中華文化書局,1938年遷入香港,1955年更名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為中國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出版了上萬種圖書,業務範圍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中國文化出版社已成為一家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機構。業務包括圖書編輯出版、書刊代理發行、文化學術交流等。附屬機構包括作家委員會、《思賢文學》雜誌社、《作家村》雜誌社、《藝術蟲》雜誌社、《藝術+》編輯部、《中華翰墨》編輯部等。本社國內特約編審處是中國文化出版社授權設定大陸地區唯一的代理機構,全權代理出版社在內地的圖書組稿、編審及出版業務,辦公地址在北京和天津地區。本社官方網站上公布的各地特約編審處是本社在各城市的特約代理機構,業務受國內特約編審處協調統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