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差-章動模型與地球動力學扁率研究

歲差-章動模型與地球動力學扁率研究

《歲差-章動模型與地球動力學扁率研究》是依託南京大學,由劉佳成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歲差-章動模型與地球動力學扁率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劉佳成
  • 依託單位:南京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歲差-章動模型描述地球自轉極(又稱天球中間極CIP)在地心天球參考系(GCRS)中的位置,因此在天體測量、時空參考系以及太空飛行器動力學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目前的標準歲差-章動模型是由IAU 2006決議採用的IAU 2006/2000半分析模型。該模型的建立距今以及有10年之久,期間理論和觀測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本課題首先研究標準模型的精度以及在理論上的可改進之處,並與VLBI和其他實測數據進行比較;另一方面,地球動力學扁率反應地球整體的動力學形狀,並且是歲差-章動模型建立過程中的重要因子;它一般從日月歲差速率的觀測值得到,本研究另一個目的是利用高精度的VLBI觀測和現有的歲差-章動模型,分析在計算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各種因素,並精確的計算地球動力學扁率,並給出它的最佳估計值及其能達到的精度水平,進一步,這項工作將對建立新歲差-章動模型起到關鍵作用。

結題摘要

地球的歲差-章動模型描述地球自轉極(CIP)在天球參考架中的運動,在基本天文學領域有著重要的作用,目前的標準模型是IAU2006歲差加上IAU2000A章動模型。該模型建立至今已有十幾年的時間,觀測和理論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包括更加精確的太陽系歷表、雷射測衛數據、更精細的非剛體地球模型、以及時間跨度更長的甚長基線干涉(VLBI)數據。在建立歲差模型時,地球的動力學扁率Hd是非常關鍵的比例係數,本研究利用VLBI數據和最新的IAU歲差章動模型,從觀測上限制了Hd的值,結果顯示它比模型中的採用值略小。這項研究中,我們發現從不同角度分析的Hd與現有值得偏差有很大差異,這也許是某些章動項對Hd的依賴關係是非線性的引起的,需要進一步討論。本項目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利用最新的觀測和理論(包括改進的地球Hd或J2係數的長期變化),以及改進的地球模型和積分常數,我們改進了IAU2006歲差模型,通過與VLBI的比較,證明了新模型比IAU模型更加符合觀測。對於黃道歲差,我們利用最新的INPOP10a,DE422,VSOP2013太陽系歷表,擬合了跨度為2000年黃道的長期運動,即黃道歲差,它與IAU2006的黃道歲差的差異為幾十微角秒,並不十分顯著。對於赤道歲差,最重要的改進因素是適用了30年的雷射測衛得到的地球形狀因子J2(與Hd密切相關)的長期變化,用更加合理的二階變化替代了線性變化,還非常仔細的考慮了積分常數和多種因素對歲差的貢獻。最後,我們對歲差方程在2000年內進行積分,獲得了改進的赤道歲差模型。我們還將新老模型和VLBI觀測做了比較,從經驗模型擬合和統計結果看,新模型更加符合VLBI觀測。本項目所支持的工作都是當前國際上關心的問題,也是在IAU地球自轉工作組的框架下,對未來新的標準模型的建立提供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