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義句

歧義句

歧義句指的是在理解上會產生兩種可能的句子,就是可以這樣理解也可以那樣理解的句子。有多重理解方式的句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歧義句
  • 意思:多重理解方式的句子
  • 例子:“在蔣王廟前一站下車”
  • 原因:同讀音易造成歧義
解釋說明,造成原因,

解釋說明

如:1、放棄美麗的女人讓人心碎。一說是男人放棄了美麗的女人心碎,如果理解為女人放棄了追求美麗的權利,那可真是件令人心碎的事。
2、我叫他去。“叫”可理解為讓、使、派,這個句子的意思就是“我派他去”;“叫”也可以理解為“喊、喚、招”等意思,這個句子就是“我去叫他”或“我去喊他”。
3、開刀的是他父親。“開刀的”可以是主刀做手術的大夫,也可以理解為“被做手術的患者”。
4、學校領導對他的批評是有充分思想準備的。“對他的批評”可以理解為學校領導批評他,也可以理解為他批評學校領導。
另外還有許多:很搞笑!
1、“他背著媳婦做了不少事”這句話中的“背”就有不解之緣,讀“bèi”可以理解為他做不讓愛人知道的事;讀“bēi”就是說明他的媳婦是殘疾人。
下面是幾個人命關天的句子。有待考證。
“咬死了獵人的狗”中的獵人和狗誰死誰活竟然難以分清。
“開刀的是他父親。”這句話打算讓誰上手術台還很值得研究。
“雞不吃了。”到底是雞不吃飯了還是人不吃雞了,這對於雞先生或是雞小姐來說可是生死攸關的。
“鳥不打了”,是鳥不打架了還是人不打鳥了。鳥打架十分有趣,人打鳥那真要令好人心酸了。
“她弟弟和我說的一模一樣。”到底是他弟弟說的話和我說的一模一樣還是他弟弟跟我猜想,說得一模一樣?
總之,歧義句就是一個句子沒有固定的意思,有兩種或多種理解和意思。
在蔣王廟前一站下車
乘某路公車訪友新居,稱“在蔣王廟前一站下車”,本人在未到達蔣王廟的前一站(蔣王廟-1)下車,結果錯了,該人說的是過蔣王廟後的一站(蔣王廟+1)下車。
更正是有一定困難,但如果對一些常見的歧義,進行一些約定,應該還是有好處的。
這種約定,也許本身沒有太多絕對的理由,但它可以誘導人們漸漸地統一認識,形成新的語義習慣,從而重理解上消除語義。若干年後,大家就很自然地只接受一種理解,排斥另一種邊緣的理解法。
上述關於“前後”的詞語,有些是時間、空間雙表的,容易產生歧義,針對他們就需要約定,如:“前頭、前面、往前”。
有些詞語則只表示時間,或空間,一般就沒有歧義問題。表時間的如:“之前”、“先前”、“前期”等。表空間的如:“前方”、“前進”。他們沒有歧義,不需要特別約定。
約定可以是類似這樣:
1)“往前翻”:指時間順序,不指空間順序,即時間退後(-)的意思,因為我們一般說“往後翻”都是指向後面的、未來的方向(+),又如“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後面的更精彩”等等。如果有心統計,應該可以發現,表時間的情況遠多於表空間的情況。
2)“那個站的前一站”:指時間順序,不指空間順序。理由同上,因為一般說“後一站、下一站”就是指空間或時間上前進的那一站,所以“前一站”表示“上一站”比較合理。當然這時使用“上一站、下一站”表達也是不錯的辦法,可以避免約定歧義。(很奇怪的是,“後、下”之說一般不容易歧義,“前、上”則比較容易歧義。)
以上約定方案,只是從分析的角度,尋求略微合理的一個解決辦法。
也可以從調查問卷的情況來做為約定依據,比如調查看那一種理解的人居多數,然後按照那種理解作為“約定”。不過我相信有可能和我上述的約定相符合。
當然,即便調查結果和理論分析不符合,如果理論分析是有道理的,仍然可以按照理論分析來規範這些約定。

造成原因

一.同讀音易造成歧義
(1) 有的詞可輕讀,也可重讀。不同讀法有時會使句子表示的意義不同。例如:
我想起來了。(“起來”讀qǐ lái時,表示“我想起身了”;讀qi lai時,表示“我想到了”。)
(2) 邏輯重音不但能表示強調,有時也可表示不同的意思。例如:
浠水商場有的是化妝用品。(邏輯重音有“有的是”上,表示化妝用品多;邏輯重音在“化妝用品”上,表示沒有你需要的東西,只有化妝用品。)
(3) 多音詞在口語中不產生歧義,在書面語中因為沒有注音,有時便會出現歧義。例如:
他在辦公室看材料。(“看”讀kān 時,表示“看守”;讀kàn 時,表示“閱覽”。)
空房間做什麼用?(“空”讀kōng 時,表示房間裡沒有東西;讀kòng 時,表示把房間騰出來。)
二、 不同停頓易造成歧義
在某種情況下,同一句話,說或讀的停頓位置不同,顯示出的語意和結構往往不同。例如:
這蘋果不大/好吃。(蘋果味道好)
這蘋果/不大好吃。(蘋果味道不好)
我們五人/一組。(我們這一組有五個人)
我們/五人一組。(每五個人分為一組)
三、 詞語限制模糊易造成歧義
(1) 某些方位詞時間詞因區界不嚴,容易產生歧義。例如:
他在永春旅社前一站下車。
(A.未到旅社; B.過了旅社; C.旅社對面)
(2) 相對意義之間有中間概念,容易出現歧義。例如:
這場足球我不贏。(雖然排除了“贏”意,但不一定就表示“輸”,因為還有“不輸不贏”,即和局。)
(3) 詞語選擇不當,使限制範圍出現漏洞,結果出現歧義。例如:
A. 2002年元月1日前按時交貨。
B. 2002年元月1日前必須交貨。
C. 2002年元月1日前全部交貨。
C無歧義,A、B在量方面缺少限制,會造成不同的理解,將引起契約糾紛。
四、 詞語含義的多義性易造成歧義
(1) 兼具有施動和受動意義的詞語,有時易產生歧義。例如:
小王租小周二間房子。(A.租房給小周;B.向小周租房)
(2) 兼類詞易造成歧義。
例如:思維科學。(A.“科學”為名詞,關於思維方面的科學;B.“科學”為形容詞,思維方式很正確)
例如:他爬過山沒有?
(A.他爬過去這座山沒有?過,動詞B.他以前有沒有爬山?過,助詞)
(3) 多義詞產生歧義。在某種情況下,一個詞可作幾個義項理解,便會產生歧義。
例如,我要炒白菜。(“要”可以是:A.將要;B.需要)
例如,如:他走了一個多鐘頭了。(“走”可理解為“行走”、“離開”。)
(4) 偏正短語有時也會產生歧義。例如:
他的故事講不完。(A.他講的故事;B.關於他的故事)
如:他的小說看不完。
(A.他收藏的小說多,看不完;B.他寫的小說多,看不完。)
兩個師範的學生來到錦江公園。(A.兩個學校;B.兩個學生)
如:學校來了三個醫院的醫生。
(A.學校來的醫生只有三個,是一個醫院的;B.學校來的醫生共三個,來自三個醫院。)
(5) 多個定語或狀語易產生搭配上的歧義。例如:
大紅皮箱拿來了。(A.大紅色的皮箱;B.又大又紅的皮箱)
介詞短語做定語常產生歧義。(介詞的管轄範圍不確定而產生歧義)
如:對大家的批評。(A.大家的/批評;B.對/大家的批評)
如:對老師的看法如何?(A.老師的看法;即看法是老師的;B.對老師 的 看法;即看法不是老師的)
連詞的管轄範圍不確定而產生歧義。
如:張連和黃惠的朋友。(A.張連和黃惠的/朋友;B.張連/和黃惠的朋友。)
例如:主要的領導和記者都來了。(A.主要的領導 和 記者;B.主要的 領導和記者)
(6) 動詞與名詞搭配,即可以構成動賓結構,也可構成偏正結構,因此易
產生歧義。例如:
愛護人民的軍隊。(A.愛護 人民的軍隊——動賓結構;B.愛護人民的 軍隊——偏正結構
紅燒牛肉(A.一種廚事活動;B.菜名)
(7)“動詞 名詞(的) 名詞”易造成歧義。(動詞的支配範圍不確定而產生歧義)例如:
發現了敵人的哨兵(A.發現了敵人的 哨兵,即哨兵發現了敵人的;B.發現了 敵人的哨兵,即發現了哨兵)
五、 指代與省略等易造成歧義
(1)“的”字結構指代不清引起歧義。例如:
開刀的是他的父親。(A.父親是醫生,由他主刀;B.父親是病人,要開刀)
(2)代詞指代不明產生歧義。
例如:媽媽要王玲和她的同學一起去。(A.***同學;B.王玲的同學)
例如:當他把錢還給美兵時,他對他笑了笑。
(A. 他對美兵笑了笑;B.美兵對他笑了笑。)
(3)省略造成的歧義。例如:
看到你那年才8歲。(A.我8歲;B.你8 歲)
(4)施事者和受事者不清造成歧義。例如:
這個人連老張都不認識。(A.“這個人”為施事者,這個人不認識老張;B.“這個人”為受事者,老張不認識這個人。)
(5) 數量詞和有關辭彙不明產生歧義。
如:一邊站著一位同學,守衛著校門。
(A.兩位同學守衛在校門的兩側;B.只有一位同學站在校門的一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