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陽台(河北保定易縣高陌鄉自然村),坐落在易縣東南7公里處,地處高陌鄉腹地,南臨郎井村,西臨百福村,北接SL58公路,因村中的武陽台而得村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陽台村
- 外文名:WuyangTai
- 人 口:3000人
- 面 積:8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易縣東南7公里處
- 電話區號:(+86)0312
- 郵政區碼:074200
人口經濟,歷史,地圖信息,
人口經濟
武陽台村人口超過3000人(2015年),占地8平方公里。民風淳樸,以種職業為主,農作物主要包括小麥、玉米、高粱和大豆。
歷史
武陽台位於武陽台村北,當地村民多稱這裡為大寺,是戰國時期燕國都城的遺址。武陽台主體建築由武陽台、望景台、老姆台等建築基址組成,由南向北形成一條軸線。其中武陽台最大,高十一米,分上下兩層,台東西最長處約一百四十米,南北最寬處約一百二十米,它相當於燕下都全城的制高點。
燕下都營建年代,史載頗多,據《水經注》《易水篇》記:"蓋易自寬中,歷武夫關東出是兼武水之稱,故燕下都,擅武陽之名,......世又謂易水為故安河,武陽蓋燕昭王之所城也......故修建下都,館之南垂,言昭王創之於前,子丹踵之於後。"
專家推測,武陽台應該是燕下都燕王宮殿的建築基址,從遺址的規模我們可以想像當年戰國七雄之一的燕國宮殿的宏偉與壯觀。
傅逮《述游賦》曰:
出北薊,歷良鄉,登金台,觀武陽,兩城遼廓,舊跡冥芒。蓋謂是處也。易水東流而出於范陽。
碑文記載,唐代這裡建有興善寺,明清兩朝皆有修繕。
台上現有柱礎、石碑、石條等物皆興善寺遺物
詩曰:
當年召公此封侯,後有昭王聚良謀,
自從荊卿失短計,便被強秦一囊收,
風物長新燕山色,江山不改易水流,
高台百尺今猶在,白雲千載亦悠悠。
地圖信息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易縣高陌鄉武陽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