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彷徨

武道彷徨

《武道彷徨》是1999年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冬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道彷徨
  • 作者:趙冬梅
  • 出版時間:1999年01月
  • 出版社:解放軍出版社
  • 頁數:196 頁
  • ISBN:9787506537346
  • 類別:歷史
  • 定價:13 元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本書以生動的筆調,介紹了武舉制度的確立及武舉制度的日漸完善。敘述了武舉考試的過程,並著重挖掘了武舉這一現象特有的文化價值。本書還從文化角度敘述了武進士們在武舉制度下的不同命運,從而揭示了武舉文化對社會、對人們觀念、價值觀的影響。本書通過對武舉制度歷史糾葛的透視,反映了不同時代的思想觀念、文化觀念和價值觀念。本書語言流暢,有較好的可讀性。

作者介紹

趙冬梅,1971年生,1988年入北京大學,在燕園苦讀十年,1998年獲歷史學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專業是中國古代史,方向為宋史,目前的研究範圍以宋代的武官制度為主。

作品目錄

目錄
一 武舉――印象與真實
二 武藝與文章的輕重變奏
1.唐代的武舉,只考武藝和膂力整個考試就像一場演武競賽
2.“謀將”概念的提出 反映武官培養觀念的進步,但是,文人卻將武制科變成了人仕的終南捷徑
3.從宋代起,謀略文章進人武舉的考場,宋人重文章而輕武藝 武舉走向文弱化
4.弓要拉滿,刀要舞花,石要離地“一尺”,清朝的武舉終又變成武藝的競賽
三 武進士的前途與命運
1.郭子儀的成功僅是個體的輝煌,關於唐代的武進士,我們所知尚少
2.宋代的武進士們沒有建立像岳飛那樣的功業,卻把他們的身影留在了《忠義傳》里 給後世作了道德的楷模
3.奉行公平競爭、擇優錄取原則的考試,一旦鑲入世襲制,以部分犧牲公平為代價 獲得了現實的活力
4.武生、武舉人、武進士,清代武舉向軍隊輸送著各種層次的人才
四 廢與置:武舉的歷史糾葛
1.唐代,對武力的恐懼導致了武舉的首次停廢 卻原來是虛驚一場
2.一邊是文科舉的空前興盛 一邊是武舉的置而復廢,時代確實是變了
3.公元1063年,宋朝武舉廢而復置,科舉文官重新設計了武舉,試圖以武舉來選拔新型的武官,改善宋代武官素質
4.南宋磨磨蹭蹭,最終還是恢復了武舉 武舉的歷史得到延續,但仍不受重視
5.明太祖拒絕武舉,實行武官世襲制,他的後代子孫卻不得不求助於武舉來提高武官素質 武舉真的能成為救弊良方嗎?
6.武舉在繼續,世代從武舉出身的家族出現
7.武舉終結,近代的軍事學校出現
五 武舉的附庸――武學
1.“鯉魚跳龍門”的考試神話 注定了養成的先天不足
2.中國最早的武學建立於公元1043年,但只存在了93天;公元1072年 武學正式確立
3.武舉的附庸
4.沉滯與改革
5.明代武學――武官子弟學校
6.告別科舉時代 近代軍校蹣跚起步
六 武道彷徨
1.武舉的失敗表明 古代的武官選拔體制已經失去活力
2.追根溯源 我們看到了武人社會地位的低落 文武分途沒有走向理性化,中華尚武精神由此喪失
3.武人背負了“原罪”,武官素質走了下坡路
4.為了解決軍事人才匱乏的問題,杜牧以身作則鼓勵文官涉足武事,“儒將”出現
5.戚繼光試圖以“儒將”為榜樣 改造武官素質但影響不大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