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裝移民

武裝移民

1932年9月13日,關東軍制定滿洲移民要綱。早在“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已在中國東北進行過多次農業移民試驗,但規模較小。“九-一八”事變後,日本軍國主義強力掀起了向中國東北大規模武裝移民的高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裝移民
  • 外文名:未知
  • 時間:1932年9月13日
  • 參與:關東軍
基本簡介
武裝移民
這年6月,日本拓務省制定了移民計畫,並由日本臨時議會通過了500名滿洲移民費預算。9月13日,關工軍特務部制定了《關於滿洲移民要綱案》,強調武裝移民在軍事、政治方面的目的為:“在滿洲國內扶植日本的現實的勢力,以期日滿兩國國防的充實、滿洲國治安的維持以及在日本民族的指導下取得遠東文化的發展。”它將以往推行的普通的移民形式改變為特別的農業移民即屯田兵制移民形式。這些移民從在籍軍人中招募,按軍隊形式編組,發給武器,實行邊耕邊戰。
1932年9月,492名日本退役軍人被重新召集起來,他們接受了加藤完治為期10天的短期訓練,在出發之前來到明治神宮進行參拜,在儀式上,加藤完治鼓勵他們前往中國為天皇建立“皇村”。
10月13日,這些武裝移民坐船順松花江而下到達佳木斯,當天他們遭到中國抗日武裝的襲擊沒敢下船。
他們的名稱是“佳木斯第一屯墾大隊”,但是這些屯墾者卻沒有馬上去種田,而是在佳木斯城裡承擔了軍事警戒任務,並出城鎮壓東北抗日武裝。
1933年2月,這個屯墾大隊進入吉林省依蘭縣永豐鎮,他們組建的第一個定居點叫“彌榮村”,“彌榮”一詞是神道教儀式用語,意思是“繁榮昌盛”。
在彌榮村,日本武裝移民搶奪良田,他們用火燒、毆打等暴行驅趕中國農民遷往別處,中國農民把他們稱作“屯匪”。
5個月之後,第二批武裝移民來到依蘭縣,他們在“彌榮村”南15公里外的七虎力設立移民村,取名“千振村”。千振村的武裝移民以十畝地一元錢的價格強行收購中國人的土地,並且以“治安肅正”為藉口,挨家挨戶翻箱倒櫃,甚至搗毀牆壁,掀開地窖,搜尋農民的土地憑證。
失去家園、沒有了一切的中國農民秘密集結,成立民眾義勇軍。彌榮村建立後兩年,遭到中國人民的武裝打擊24次,死傷60多人。
日本政府採取的策略是在全國進行戰爭動員的同時進行全國移民動員。1936年,日本的人口是6800萬,它計畫將500萬人遷移到中國。1937年11月,日本近衛內閣的反應速度創造了50年來行政方面的新紀錄,在短短兩個月之內,不僅完成了政府撥款,實際的招募工作也同時開始了。
就這樣,近10萬日本青少年被命名為義勇隊移民。它和分村移民構成日本政府最主要的兩種移民方式。
4個月後,在內原日本國民高等學校的一片農場裡,內原青少年義勇隊訓練所已經初具規模,所長還是這位加藤完治。經過3個月的訓練之後,這一批3000多人的少年移民離開了內原,他們先是回到家鄉接受盛大的送別儀式,之後立刻向中國東北進發了。
1939年以後,日本政府把移民更名為“開拓民”,移民村更名為“開拓團”。從此,日本用“開發滿洲”的名義掩蓋它的侵略行徑,到1945年日本投降,共有800多個開拓團侵入中國東北。
據統計,到1945年,日本向中國東北總共移民達30萬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