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廣義
漢語辭彙:武行
漢語拼音:wǔ háng
多出現在開打的場面里,唱、白、做工都不重要,所扮角色在劇本中大都沒有名字。例:
葉聖陶《倪煥之》三:“下了課的時候,耳朵里是茶館一般的喧嚷,眼前一片擾亂,好像上演全武行的戲。”
狹義
形容騷亂打鬥的行為。例:
魯迅《且介亭雜文·憶韋素園君》:“ 段派的女子師範大學校長林素園 ,帶兵接收學校去了,演過全副武行之後,還指留著的幾個教員為‘共產黨’。”
戲曲之武行
介紹
戲曲演員從國小戲時都先從武行入手,主要因素有兩點,一是打下做工基礎,不論以後演那個行當,沒有武行底子都是不行的;二是防止倒倉後嗓子恢復不過來,還可以繼續演武戲,省得丟了飯碗。武行演員的訓練是非常辛苦的,大多練個8到10年方能有所成就,而且一輩子必須練功不輟,打就瓷實牢固的底子。武行演員要比其他行當的演員付出的更多。
分類
又比如:按表演門類分,主要有:長靠和
短打兩類。長靠武行主要扮演大將,短打行主要扮演綠林好漢及身懷絕技的武林高人。
表演藝術
長靠老生
代表劇目有《定軍山》之黃忠、《戰太平》之花雲等;短打老生的代表劇目有《一箭仇》之史文恭、《洗浮山》之賀天寶等;武老生在表演上要求穩健灑脫,以刻畫人物氣質為主,通常唱做兼備,與武生相比,加入了髯口的表演技巧;
武小生
主要表現年輕英武、帥氣高傲、年齡不大的人物,如《雅觀樓》之李存孝、《探莊》之石秀、《八大錘》之陸文龍等;表演上要求扮相英俊漂亮,有“帥、挺、美”的藝術標準,動作較武生收斂一些,還要表現出年輕氣盛和稚嫩感;
武生
有長靠、短打、勾臉之分。長靠武生主要扮演年輕大將,如《長坂坡》之趙雲、《冀州城》之馬超等,表演上既要注重大將的氣度,又要開打穩健準狠;短打武生以演武林人物為主,如《連環套》、《溪皇莊》、《落馬湖》之黃天霸,《三岔口》之任惠堂等,表演上要求精悍帥挺,動作敏捷有力度,開打火熾緊湊;勾臉武生由武花臉演變過來,演的劇目也大多為武花臉劇目,如《鐵籠山》之姜維、《四平山》之李元霸、《狀元印》之常遇春等,表演上是以武生的特色來刻畫人物的,比較講究人物氣質,突出“穩、準、狠”的特點。
武花臉
以扮演勇猛、剛直、粗獷、兇殘、暴橫的人物為主,人物要勾臉,就是畫臉譜。劇目如《通天犀》之徐世英、《戰馬超》之張飛、《竹林計》之餘洪等,都屬此類,表演上對工架要求很高,很多武花臉戲都突出摔跌技巧,因此上武花臉有時候也被稱為摔打花臉,武花臉的劇目大多屬於配角性質。 武丑以演滑稽幽默又身懷絕技的人物為主,如《盜甲》之時遷、《盜玉杯》之楊香武、《盜鉤》之朱光祖等,這些人物大多身輕如燕、飛檐走壁,表演上念白快、脆、亮、開打矯捷輕快,極有特色。
刀馬旦:主要扮演巾幗英雄,身份以大將為主。如《破洪州》之穆桂英、《戰金山》之梁紅玉等,刀馬旦對把子要求很高,表演上唱做兼備,注重人物氣質的刻畫。
武旦:扮演的是武藝高強的女豪傑、女英雄等,與刀馬旦的卻別是:刀馬旦要扎硬靠,但不翻跌;武旦穿改良軟靠或短打裝扮,有需要翻跌的表演;刀馬旦注重人物身份,因為扮演的多為大將,而刀馬旦則側重武功;武旦的劇目有《扈家莊》之扈三娘、《白蛇傳》之青蛇、《十三妹》之十三妹等。
影視劇之武行
電影或電視劇的拍攝中,需要打鬥,
威亞(吊鋼絲),爆炸,
騎術或一些高難度動作的完成時,考慮到拍攝出來的效果或演員安全時,會有專門的人員去完成上述工作,做這些工作的人被稱為武行,他們通常是演員的替身,也可能直接上鏡出演某個角色,很多動作導演和演員就是從武行做起的,如
洪金寶及他的小師弟
成龍、
元彪當年就從事過武行工作。
影視武行人員
李小龍 | | 李連杰 | 甄子丹 | | 洪金寶 |
| | | | | |
| | | | | 劉家良 |
| | 劉懷良 | | | |
| 潘元甲 | | 王小龍 | 劉一龍 | |
于海 | | 谷尚蔚 | | | 安志傑 |
| | 惠英紅 | | 孟海 | |
黃子韜 | | 狄威 | | 王文杰 | |
狄龍 | 張晉 | 葉劍衛 | 孟彥森 | 徐永清 | 王智 |
楊俊毅 | 陳佳佳 | 蔣璐霞 | 周小飛 | 李炳淵 | 郝漢 |
張寶雯 | 張夢斯 | 王飛鴻 | 苗帥峰 | 曲亮鵬 | 姚傑元 |
釋行宇 | 陳之輝 | 徐向東 | 釋小松 | 戈春燕 | 張壯 |
小插曲
在早年香港的電影中,他們被稱為“龍虎武師”,後來叫做武術演員或武行,專指一批受過武術訓練、為影視作品當中的動作部分添姿加彩的工作人員。他們偶爾會以蒙面劫匪甲、打手乙或者警衛隊丙的身份,在鏡頭前匆匆閃過,但更多時候,他們都在觀眾看不見的地方,在畫外為飛檐走壁的女俠拉
威亞、替風流不羈的救世英雄從20層樓縱身一躍,或是給身手不凡的絕頂高手拆招套招。
隨著內地電影市場高速發展,香港電影人紛紛北上,當中包括一部分香港的武行。與此同時,內地的武行因拍攝需求增多也跟著
風生水起。這個五一檔,兩部重頭作品《倩女幽魂》和《關雲長》中就均有大量的打戲。人人都認識
古天樂和
甄子丹,但他們背後的武行——這些普通人的苦與樂卻無人知曉。南都特意將鏡頭對準了這些幕後工作者,自三月起
輾轉南海影視城、
象山影視城及上海動作明星培訓班,探訪多位武術演員及動作指導。
一場
酣暢淋漓的打戲,背後需要多少個寂寂無名的武行?武行演員工資500元至3000元一天,武行的收入與付出是否成正比?除了像
成龍、甄子丹這樣
萬里挑一從武行轉為動作明星,武行還有什麼出路?為什麼每年都有很多人加入武行,但大部分人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在這裡,我們為您呈現一個真實的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