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義吻蝦虎魚

武義吻蝦虎魚

李帆博士於 2006 年 7 月在浙江省武義縣武義江上游溪流中採集到一種吻蝦虎魚,其形態特徵有別於已記錄種類,經鑑定為一新種,定名為武義吻蝦虎魚(Rhinogobius wuyiensis sp.nov.)。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義吻蝦虎
  • 拉丁學名:Rhinogobius wuyiensi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硬骨魚綱
  • :蝦虎魚科
  • :吻蝦虎魚屬
  • 命名者及年代:李帆2006年7月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正模標本:標本號 SFU-07101,♂,體長 39.2mm,2006 年 7 月采自浙江省武義縣武義江(28°51′N,119°46′E),屬錢塘江水系。
配模標本:標本號 SFU-07102,♀,體長 37.0mm,採集時間和地點同正模標本。
副模標本(共 15 尾):標本號 SFU-07103—07109,♂,體長 32.0—41.6mm;標本號 SFU-07110—07118,♀,體長 31.6—38.6 mm。採集時間和地點同正模標本。以上模式標本存於上海水產大學魚類室。
2.1.1 形態特徵 背鰭 VI,I——8-9;臀鰭 I——7-9;胸鰭 15-18;腹鰭 I——5;尾鰭 16-18。縱列鱗30-31(平均30.6);橫列鱗9-11(平均10.1);背鰭前鱗 0-4(平均 1.1);椎骨數 10+16=26。測量標本 17 尾,體長 31.6-41.6mm。表 1 所示魚體各比例數據。
體延長,前部亞圓筒狀,後部側扁。頭大,成年雄性頭部平扁,頰部兩側肌肉發達並外突,雌性頭部亞圓筒狀;吻圓鈍,雄性吻長稍大於雌性;眼間隔甚狹窄,小於眼徑,稍內凹。口中大,斜裂。上頜稍突出;上頜骨後端伸達(雄魚)或不伸達(雌魚)眼前緣下方;上、下頜具多行細齒,外行齒稍擴大;唇略厚,發達;舌游離,前端圓形;鰓孔大,向頭部腹面延伸,止於鰓蓋骨中部下方。峽部寬,鰓蓋膜與峽部相連(圖 1)。體被中大弱櫛鱗,前部鱗小,後部鱗較大。頭部、胸鰭基部和腹鰭前方裸露無鱗,背鰭前鱗 0-4(平均 1.1),縱列鱗 30-31(平均 30.6),橫列鱗 9-11(平均 10.1),第一背鰭起點至胸鰭起點具鱗片 8-9(平均 8.7)。感覺管孔σ位於後鼻孔之前。眼間隔前部的眼肩胛骨管(oculoscapular canal)分叉,具一對感覺管孔λ,後部具一個感覺管孔κ。眼窩後各具一感覺管孔α。感覺管孔α與κ之間具感覺管孔ω,少數個體還具有感覺管孔ω1。前眼肩胛骨管一般缺少感覺管孔β(部分個體的一側具感覺管孔β),末端為感覺管孔ρ。後眼肩胛骨管具有感覺管孔θ和τ。前後眼肩胛骨管的距離大於後眼肩胛骨管長度。前鰓蓋管(prepercular canal)具有感覺管孔γ、δ和ε。感覺乳突 a 列延伸至眼的中部之前,b 列的長度略長於眼徑,c 列延伸超過感覺管孔α的下方,而 d 列延伸不超過感覺管孔α的下方,cp 列僅為一感覺乳突,f 列成對排列,ot 列和 oi 列不相連(圖 2)。第一背鰭具 6 鰭棘,第三或第四鰭棘最長;成年雄魚第一背鰭末端呈絲狀延長,平放時伸達第二背鰭起點;雌魚第一背鰭不呈絲狀延長,平放時不伸達第二背鰭起點。第二背鰭具 1 鰭棘,8-9 枚鰭條。臀鰭起點位於第二背鰭的第三鰭條下方,臀鰭與第二背鰭平放時不伸達尾鰭基部。胸鰭寬大,橢圓形,後緣不伸達第二背鰭起點下方。腹鰭圓盤狀,邊緣弧形凹入。尾鰭邊緣近圓形,短於頭長。頭、體淺褐色。體部具 7-9 個狹長斑塊,通常從腹側延伸至背側,斑塊通常呈“Y”狀分叉於背側交錯;體兩側每鱗片處常具一淺棕色斑點,呈規則排列,腹側及背側斑點常不明顯或缺失,固定標本的後體部兩側中部的斑點色較深,常形成一行點狀縱紋。頭部眼前緣具紅棕色細紋延伸至近上唇部相交;頰部及鰓蓋部具數量不等的不規則紅棕色斑點,常呈線狀相互交織,部分個體(多見於成年雌性及幼年個體)於眼後形成三條近平行的縱紋,分別起始於眼後緣、眼下緣、頰部近中部,往後延伸一般不達鰓蓋部;雌雄成年個體的鰓蓋條部內側均不具斑點,僅少數個體於外側邊緣處具少數斑點。胸鰭基部淺色,具少量紅棕色斑點;背鰭鰭膜略呈白色,鰭棘及鰭條呈棕色,第一背鰭第一與第二鰭棘中部具黑色斑,雌性個體的黑斑較雄性小或缺失;臀鰭與尾鰭淺黃色,鰭條淺色;尾鰭基部具一黑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