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物學描述,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測量標本20尾;體長28.0~44.5mm。采自台灣:屏東楓港溪。
背鰭VI, I-7~9;臀鰭I-7~8;胸鰭18~21;腹鰭I-5。縱列鱗34~37;橫列鱗11~13;背鰭前鱗12~16。
體長為體高的4.7~5.9倍,為頭長的3.0~3.4倍。頭長為吻長的2.6~4.0倍,為眼徑的4.0~6.0倍,為眼間隔的5.0~7.6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8~1.9倍。
體延長,前部圓筒形,後部側扁;背緣淺弧形,腹緣稍平直;尾柄頗長,其長大於體高。頭中大,圓鈍,前部寬而平扁,背部稍隆起,頭寬大於頭高。頰部凸出,中央具3縱行感覺乳突線。吻短而尖突,吻長大於眼徑,雄魚吻部略長於雌魚。眼較小,背側位,位於頭的前半部,眼上緣突出於頭部背緣。眼間隔窄小,小於眼徑,稍內凹。鼻孔每側2個,分離,相互接近:前鼻孔具1短管,位近吻端;後鼻孔小,圓形,邊緣隆起,緊位於眼前方。口中大,前位,斜裂。兩頜約等長。上頜骨後端伸達眼前緣下方。上、下頜齒尖銳,各具3~5列齒,排列稀疏,外行齒稍擴大。犁骨、齶骨及舌上均無齒。唇略厚,發達。舌游離,前端圓形。鰓孔中大,側位,其寬稍大於胸鰭基部的寬,向頭部腹面延伸,止於鰓蓋骨中線下方稍後處。峽部寬,鰓蓋膜與峽部相連。鰓蓋條5根。具假鰓。鰓耙短小。
體被中大弱櫛鱗,後半部鱗片較大,頭的吻部、頰部、鰓蓋部無鱗。項部在背鰭中央前方具12~16枚背鰭前鱗,前項部無鱗,中央鱗列超過鰓蓋後緣垂線,約達鰓蓋中線上方附近,不達眼後方;胸部、腹部鱗片較細小,胸鰭基部無鱗。無側線。
背鰭2個,分離;第一背鰭高,基部短,起點位於胸鰭基部後上方,鰭棘柔軟,第
二及第三鰭棘最長,雄魚鰭棘平放時向後伸越第二背鰭起點,雌魚的稍短,僅伸達第二背鰭起點;第二背鰭略高於第一背鰭,基部較長,前部鰭條稍短,後部鰭條較長,最長的鰭條幾乎等於吻後頭長,平放時,不伸達尾鰭基。臀鰭與第二背鰭相對,同形,起點位於第二背鰭第一和第二鰭條的下方,後部鰭條較長,平放時,不伸達尾鰭基。胸鰭寬大,橢圓形,下側位,鰭長等於吻後頭長,後緣不伸達第二背鰭起點下方。腹鰭略短於胸鰭,圓盤狀,膜蓋發達,邊緣弧形凹入,左、右腹鰭癒合成一吸盤。尾鰭長圓形,短於頭長。肛門與第二背鰭起點相對。雄魚生殖乳突細長而尖,雌魚生殖乳突短鈍,扁圓形。
體呈黃棕色或褐色,體側各鱗的基部有1個深色斑,雄魚多呈紅褐色,雌魚暗褐色。體側中央有1列深色點紋延伸到尾鰭基部,腹側斑點色澤較淡。腹部黃色,頰部及鰓蓋散布著約30個紅色斑點,雄魚色澤較為鮮明。項部僅有少數褐色縱紋,眼前及眼下各有1紅色斜紋延伸到吻端及上領上方。第一背鰭淡棕色,前方上緣鰭膜呈黃色;第二背鰭為淡棕色,具3~4列水平狀斑點。尾鰭淡棕色,具4~5列垂直排列斑點,雄魚為紅色,雌魚則為灰黑色;尾鰭外緣橘紅色,雌魚尾鰭基部有兩個褐色斑點。胸鰭基部上方有1個黑褐色斑,下面有1列新月形紅褐色線紋;腹鰭灰白略透明。
生物學描述
恆春吻蝦虎魚為溪流的底棲小型魚類。成魚有護卵習性。肉食性,以小魚、水生昆蟲等為食。體長30~50mm,大者達70mm。數量極少,屬於稀有種類,為瀕危物種(endangered),已被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2004)。
分布範圍
分布於台灣南部的楓港溪以及四重溪。為台灣省特有種(endemic to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