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略中郎將
- 性質:古代官名
- 朝代:三國
- 史料記載:《三國志·李嚴傳》
武略中郎將 性質 古代官名 朝代 三國 史料記載 《三國志·李嚴傳》 官名。三國蜀置。杜琪與樊歧同時任此職,琪以此職行參軍,歧領從事中郎。(《三國志·...
南朝梁置。金為武散官名。從六品,元升從五品。明從五品初授武略將軍。詞條標籤: 社會, 政治, 歷史機構 , 歷史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
謝麟(生卒年不詳),字子貞,號一齋,浙江餘姚泗門謝氏大房人。明朝武略將軍。本名 謝麟 字號 字子貞,號一齋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群 漢 出生地 浙江餘姚泗門...
明洪武十二年(1379),湖廣苗民起義,威脅著明王朝的統治,朱元璋敕封張映為武略將軍,帶兵屯守九溪衛20餘年,成為鎮壓苗民起義的一員“於將”。由於長時間的兵荒...
丁鹹,生卒年日不詳,為東漢三國時期蜀漢人,諸葛亮南征平定孟獲後降蜀,官至篤信中郎將。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上書《出師表》後,屯兵漢中北伐,丁鹹為左護軍...
生卒年不詳。東漢末年三國時代蜀國名將,諸葛亮征南後封為武略中郎將,任從事職。...... 武略中郎將杜祺,綏戎都尉盛勃;從事——武略中郎將樊岐;典軍書記——...
《元豐寄祿格》以階易官,雜取唐及國朝舊制,自開府儀同三司至將仕郎,定為...武略將軍,從六品承信校尉,正七品昭信校尉,正七品忠武校尉,從七品...
行參軍偏將軍臣爨習、行參軍裨將軍臣杜義、行參軍武略中郎將臣杜祺、行參軍綏戎都尉臣盛勃、領從事中郎武略中郎將臣樊岐等議,輒解平任,免官祿節傳印綬、符...
行參軍偏將軍臣爨習、行參軍裨將軍臣杜義、行參軍武略中郎將臣杜祺、行參軍綏戎都尉盛勃、領從事中郎武略中郎將臣樊岐等議,輒解平任,免官祿、節傳、印綬、...
行參軍偏將軍臣爨習、行參軍裨將軍臣杜義、行參軍武略中郎將臣杜祺、行參軍綏戎都尉盛勃、領從事中郎武略中郎將臣樊岐等議,輒解平任,免官祿、節傳、印綬、...
從六品上曰武義將軍,下曰武略將軍。正七品上曰承信校尉,下曰昭信校尉。從七品上曰忠武校尉,下曰忠顯校尉。正八品上曰忠勇校尉,下曰忠翊校尉。從八品上曰...
儒林郎、承務郎,從六品; 文林郎、承事郎,正七品; 征事郎、從事郎,從七品...武義將軍、武略將軍,從五品; 承信校尉、昭信校尉,正六品; 忠武校尉、忠顯校尉...
俱有功。十四年,北覲,進武略將軍、管軍總管。十五年,從元帥張弘范征閩、廣、漳、韶諸州,以功授武德將軍。十六年,從攻崖山,弘范命淵領後翼軍,水戰有功。...
起自青州,舊居麻子鄉麻鹽渡,有唐時歷任左都御史武大夫、左執金吾上將軍、武略將軍、嶺南西道節度使、嶺南道節度使、平南大將軍、新安鎮撫使、敕新安伯威武大將軍...
奉調征討奢安之亂等有功,使得唐崖司由長官司升為宣撫司,其本人也升任都司僉事兼宣撫使,封為武略將軍。在其任職期間,唐崖土司走向鼎盛。...
又從丞相阿塔海戰有功,加武略將軍。十四年,賜虎符,加宣武將軍。二十二年,升松江萬戶。二十四年,從鎮南王征交趾。二十六年,從北征,擢明威將軍、前衛親軍副...
十四年,加武略將軍,升千戶。十五年,移屯六盤山,加武毅將軍,賜金符。十七年,升明威將軍、管軍總管。十九年,賜虎符,復進懷遠大將軍,命屯田西域別石八里。二十...
明洪武時期贈武略將軍,官至副千戶,轄貴德東山趙家溝。明洪武27年,皇帝加封表彰,有黃緞繡青龍邊的“浩敕”,原趙氏光祖保存,後被青海省檔案館收藏。...
為武德將軍(後改武德郎),從五品為武略將軍(後改武略郎),正六品為昭信校尉(後改武信郎),從六品為忠顯校尉(後改武信佐郎),正七品為奮勇校尉(後改奮武郎)...
為此,受到元朝皇帝封賞,榮任武略將軍,官居五品之職。第二年,因積勞成疾,突發重病,不治身亡。為了表彰他的功績,元朝廷在撫恤王璽家人之餘,又招其子王祥到朝內...
北宋鹹平四年(1001年)6月授武略將軍,任南京蘇州府太倉縣總御千戶。 景德二年(1005年4月),時海盜猖獗,常侵擾瓊州沿海,真宗皇帝(趙恆)派遣公率兵渡瓊征海盜。...
大德年封顯武將軍;五世武國貞,武進次子,封顯武將軍,征西副元帥,川西萬戶總管;六世武祥,國貞子,封武略將軍,河南副元帥;七世武士英,授懷遠將軍,季陽翼指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