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錢基博故居

武漢錢基博故居

位於湖北美術學院校園內,建於1936年,系磚木結構二層樓房,內木板鋪地,總建面630平方米,是文化名人錢基博1946年至1957年居住的地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武漢錢基博故居
  • 外文名稱:Should's ancestral hall
  • 地理位置:武漢
  • 著名景點:武漢錢基博故居
概況,沿革,影響,錢基博與華中師大,地圖信息,

概況

該建築名朴園,位於湖北美術學院校園內,建於1936年,系磚木結構二層樓房,內木板鋪地,總建面630平方米。2002年維修,內改石板鋪地,內外牆裝飾更新。
武漢錢基博故居
朴園,一棟有歷史的小洋樓,坐落在湖北美術學院,與學院的行政樓毗鄰,是武漢的優秀歷史建築。朴園也是錢基博的故居,錢基博是誰?他是錢鐘書的父親。歷史上,許多文化名人都在武漢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朴園在美院,放對了位置,它讓學生們知道什麼是建築之美。

沿革

該建築原系武昌私立華中大學教授公寓,1952年院校合併後屬華中師大,現產權屬湖北美術學院,為該院環境藝術雕塑研究所。

影響

該建築是文化名人錢基博1946年至1957年居住的地方。錢基博(1887--1957)江蘇無錫人,古文學家兼教育家,歷任無錫師範、清華大學、上海聖約翰大學、上海光華大學、浙江大學、湖南蘭田師範、武昌私立華中大學、華中師大等校教授,著作達20餘種,並將5萬冊藏書和1000餘種方誌,200餘種珍貴文物等,分別捐贈給華中師大和江蘇泰伯文獻館。

錢基博與華中師大

居住在曇華林及雲架橋一帶的老街坊,常會提起湖北美術學院內有座“錢鐘書故居”。筆者經過探訪,認為這種說法欠妥,較確切的稱謂應該是“錢基博故居”。所說的這座青磚清水牆的兩層樓故居,系折衷主義風格的美國花園別墅建築,它是私立華中大學1936年在武昌城牆拆除後的地基上,擴建的新公寓之一。1946年至1957年,錢鐘書的父親錢基博老先生,就居住在這幢公寓的樓上,度過了他人生的最後歲月。錢老先生生前,錢鐘書夫婦及其女兒,常抽空到此看望老人,有時在寒暑假還陪老人小住數日。由於時間久遠,許多街坊已說不清這些往事了。2013的10月8日是華中師範大學的百年校慶,在這次活動提到的該校名師中,就有治學嚴謹的國學大師錢基博先生。錢基博,字子泉,江蘇無錫人,是我國著名的國學教育家。他天資聰穎,家學淵源,16歲那年就撰寫了洋洋4萬餘言的《中國輿地大勢論》,發表在梁啓超主編的《新民叢報》上。他早年曾受業於古文學家黎庶昌門下,夯實了古文功底。1906年,時任江西提督的陶大均看到他的文章後,驚嘆他是“龔自珍再生”。還有一次,著名實業家、曾中過狀元的南通張謇,在讀了錢基博的文章後,擊案讚嘆說:“大江以北,沒有見過能與他相比的人!”辛亥革命爆發後,錢基博積極回響,先後出任援淮軍司令部少校參謀,陸軍第十六師副官中校參謀,為革命延治軍書。1913年,二次革命失敗,直隸都督趙秉鈞和江蘇都督馮國璋,知道錢基博寫得一手好文章,都要聘請他當秘書。錢基博認為自己已投身革命軍,毅然拒絕為北洋軍閥效勞。從此,他立志獻身教育,先後出任過上海聖約翰大學、北京清華大學、第四中山大學、光華大學和浙江大學的教授。抗日戰爭勝利後,錢基博受聘到武昌曇華林的私立華中大學任中國文學系教授。解放後,錢基博看到新中國欣欣向榮,人民當家作主人,他十分高興,1950年初,他將自己一生購買的5萬多冊藏書全部捐給了華中大學。1952年,華中大學與中華大學以及中原大學教育學院等院校合併成為華中師範學院(即華中師範大學),學校的規模擴大了,並且還成立了歷史博物館。當時為支持新館建設,錢基博把自己一生所收藏的銅器、玉器、古錢幣、名人字畫等500多件珍貴文物,全部捐給了華中師範學院歷史博物館。在這之後,他還將自己一生所收集到的碑帖字畫1000餘件和方誌古籍1000餘種,全部捐給了蘇南文物管理委員會及其所屬的文獻館。在上述捐贈過程中,錢基博一心奉獻為國家,他沒有向受贈單位提任何要求。1957年11月30日,學識宏富、德高望重的一代國學教育家錢基博先生,因患胃癌不幸病逝,享年70歲。
錢基博(右)與錢鐘書錢基博(右)與錢鐘書

地圖信息

地址:中山路374號湖北美術學院內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