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氣候

武漢氣候

《武漢氣候》是藝術家石青於2014年創作的裝置藝術作品。作品曾展出於2014年上海香格納桃浦展庫群展《香格納展庫 2014》,2014年湖北武漢美術館群展《江漢繁星計畫:氣候——2014青年藝術家研究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漢氣候
  • 作者石青
  • 創作年代:2014年
  • 分類:當代藝術
  • 材料:方鋼,木頭,車輪,防雨布
  • 尺寸:尺寸可變
藝術賞析,核心概念,氣候與地形,作品結構,創作背景,藝術家簡介,

藝術賞析

核心概念

武漢美術館的地理位置處於中山大道與保華街圍合的三角區域內,從空間和功能上與周圍環境形成了某種物理隔離;從今天的城市文化生態來看,當代藝術在這個城市裡也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可能是藝術改變了它的觀看消費機制,而是把重新生產空間提供差異性經驗,從這個意義上來看,石青將美術館這個三角區域改造成島的空間概念,而他的藝術工作就是提示這個語境並進行改造,從空間的角度重新激活大家的想像和觀看。

氣候與地形

與氣候因素對應的是地形。
在這個地理孤立的島上,項目要重新喚起與城市空間以及歷史的呼應和穿插,這些才正是劇場性的東西。
氣候變數:雨和水。
武漢古稱雲夢澤,長江,漢江匯聚及百湖之所;氣候也是社會系統複雜性和多變性的指代。
與藝術/劇場氣候對應的地形:漢口及武漢本身就是豐富而多元的城市空間。
作品對應的城市/建築空間(同時也是歷史的)類別分別是
交通地形=循禮門火車站+粵漢鐵路輪渡碼頭+太古堆疊碼頭
生活地形=漢口水塔+跑馬場+民眾樂園
殖民地形=租界江岸+洋商跑馬場
革命地形=八七會議+農民運動講習所+首義廣場/與漢口隔江而望

作品結構

石青的具體作品分三個部分:
a裝置=車站/碼頭的概念
藝術作為島概念,車站/碼頭=引導,渠道,送達和機會
對應的建築形式=循禮門火車站+粵漢鐵路輪渡碼頭
位置=美術館前的草坪上。
b裝置=水塔/氣象塔的概念
水塔/氣象塔=觀察,暸望,能量以及與氣候/系統溝通
對應的建築形式=漢口太古堆疊碼頭+漢口水塔
位置=美術館高處或其他地方
c事件行為+影像=流動/船的概念
是可以流動的瘦長裝置,在城市節點之間流動穿行
流動/船=對應水的概念+將城市節點空間和歷史串聯的攪動
城市節點=漢口水塔+跑馬場+江岸租界+武昌首義廣場

創作背景

這個藝術項目作為《控制氣候的劇場》的延續,仍然將氣候作為社會系統的考察和改造的對象,而藝術作為第三方,與現實空間進行的黏合或衝突的生產實踐。這是一個為武漢量身定做的空間項目。

藝術家簡介

石青,1969年出生於內蒙古包頭,在北京生活和工作了近20年,現在居住上海。石青的創作處於一種跳躍性的不易歸類的複雜狀態之中,無論是媒介還是認知世界的方法系統,從最早的心理學行為解剖,到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政治衝突,以及社會主義文化遺產的繼承,一段時期里遊牧式的工作方法使其進入真實的地理空間去創作,近期的方向更多集中於日常生活政治和藝術生產關係等領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