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景點介紹,左軒右軒,瞰川亭攬虹亭,西爽亭,寶銅頂,銅雕,跨鶴亭,浮雕,擱筆亭,奇石館,紫竹苑,南樓,毛澤東詞亭,白龍池,歸鶴圖浮雕,古碑廊,鵝池,鵝碑亭,詩碑廊,落梅軒,黃鶴古肆,涌月台,白雲閣,費禕亭,呂仙洞,留雲亭,百松園,石照亭,仙棗亭,杜鵑園,抱膝亭,梅園,乖崖亭,一覽亭,奇章亭,岳飛功德坊,
歷史沿革
亦稱寶像塔,因其色白,又稱白塔或元代白塔。原在武昌蛇山西首
黃鶴樓故址前的黃鵠磯頭,1955年修建
武漢長江大橋時,拆遷至蛇山西部、京廣鐵路跨線橋旁。1984年遷入公園西大門人口處內。位於黃鶴樓正前方約159米、白雲閣以西433米處,是黃鶴樓故址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建築。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委員會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勝像寶塔修建於元代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為威順王寬徹普化太子建,是用於供奉
舍利和安藏佛教法物的
喇嘛塔。由於它的外形輪廓酷似燈籠,又有三國時
諸葛亮在此燃燈為
關羽水軍導航的傳說,曾被誤封“
孔明燈”的稱號。因為該塔分地、水、火、風、空5輪,故也稱五輪塔。有時還被稱為大菩提佛塔。這些名稱和建築年代,在清嘉慶陳詩等撰《
湖北通志》、同治胡鳳丹著《黃鵠山志》和《
寰宇訪碑錄》上都有記載。勝像寶塔塔高9.36米,座寬5.68米,採用外石內磚方式砌築,以石砌為主,內部塔室使用了少量的磚。塔體內收外展,遒健自然;整體造型由基座向上逐漸收縮,尺度愈縮愈小,其輪廓線條大體呈三角形,看上去雖然不大,但莊重持穩,具有濃厚的端莊美。塔的外觀分作座、瓶、相輪、傘蓋、寶頂5部分。寶頂為合金製作。
景點介紹
左軒右軒
南軒、北軒 從西大門進入黃鶴樓公園,在主樓中軸線的兩邊,有兩座相對應的建築,既精緻小巧,又引人注目,這就是與黃鶴樓配套的南軒和北軒。兩軒位於黃鶴樓以西106米、白雲閣以西379米處。兩軒形制規模相同,軒長12米,寬5米,軒頂均為金黃色琉璃瓦鋪設,軒頂四周為單檐翹角,把兩軒裝飾得富麗堂皇;軒的牆體和立柱為棗紅色仿木漆裝飾,南軒上有
鄧少峰書“凝翠”二字,北軒上有
曹立庵書“雲衢”二字。南、北兩軒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視。由於黃鶴樓建在蛇山頭,武漢長江大橋上的鐵路和公路分別從主樓的北邊和南邊通過,噪聲大、污染重。南、北兩軒的修建,隔絕了火車和汽車的噪聲對黃鶴樓的影響,營造了公園安寧的氣氛,同時把遊客的日光吸引到園內景觀上。作為附屬建築,南、北兩軒把黃鶴樓映襯得更加雄偉高大,金碧輝煌。
瞰川亭攬虹亭
瞰川亭、攬虹亭 亦稱南亭、北亭,位於黃鶴樓前台階中軸線的兩側。系黃鶴主樓的配亭,起美化、裝飾作用。瞰川亭坐南朝北,攬虹亭坐北朝南。均呈八角正方形,長、寬各為9.5米,每邊長2米,圓柱高8米,亭高13.85米。鋼筋水泥仿木石結構,上置寶瓶式頂剎,檐下施
斗拱裝飾,底部設重台並環雕花欄桿,八角
重檐攢尖頂,羽翼舒展,雄健俏麗。紅柱黃瓦,流金飛碧。瞰川中的“瞰”指俯視,“川”為水道、河流,其意為登樓俯視長江,江漢交流,波濤洶湧,氣勢磅礴;攬虹中的“攬”為採摘,“虹”是彩虹,指站在樓上便可把彩虹拿到,以此形容黃鶴樓的高聳。亭名分別由黃松濤、黃亮題寫,字型遒勁工麗,清秀優雅。
西爽亭
西爽亭 亦稱功碑亭。1987年重建於公園西區,在黃鶴樓東南約50米的通道旁、白雲閣西南247米處。此亭宋代已有。據清代胡鳳丹《黃鵠山志》載:西爽亭在涌月樓北,下臨崖壁,上有唐代寶曆年間(公元825~827年)的“西爽”摩崖題字。乾隆《江夏縣誌》說:“‘西爽’石刻在黃鶴樓後石壁,明直指宋公得之巉崖中,石巨不能移,乃摩二字於碑,碑已廢,此崖故字猶存。”清代詩人有《西爽亭》詩序贊其“石刻”書法通古,詩曰:
曾開岩畔有奇字,西爽勒石當空窅。
蘚蝕蟲斑字剝落,土花瘞影不可考。
兩字崢嶸不盈尺,漏痕釵腳都完好。
不書人地不書年,一片精魄成紹繚。
信如此氣堅不磨,入石千齡靜相保。
清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在修復涌月台時,將“西爽”石刻剷平,而摹刻黃清老的“涌月”二字於岩石上。1987年重建此亭時,“西爽”石刻因無拓片而無法復原,於是以清符秉忠聯中的“爽氣西來”句意命亭名。亭坐南朝北,長、寬各4米,高6.75米,呈十字型,12柱,八角重檐攢尖頂,頂尖呈葫蘆形,仿青磚地面。亭中立有武漢市人民政府紀功碑,碑高2.16米,寬0.8米。紀功碑的西、東兩面刻有武漢鋼鐵公司、武漢市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等26個單位捐款的分解數目。碑文由朱勁書寫。亭名由時任武漢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的王傑書寫。
寶銅頂
寶銅頂 即清同治黃鶴樓樓頂,陳設在黃鶴樓正東92米、白雲閣以西185米處。寶銅頂系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秋末,武昌府知府黃昌輔主持重建黃鶴樓時,為了和這座新修的名樓相匹配而下令鑄造的。銅頂為青銅鑄成,中空,頂高3.4米,底徑1.8米,壁厚4厘米,重約2噸。整個頂分為三部分,上端為寶瓶攢尖頂,中部呈兩個球體疊加形成的葫蘆型,底部為蓮花寶座型。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黃鶴樓遭火災,僅遺留此銅頂。從那時起,這個銅頂便長期被遺棄在蛇山上。1958年“全民大辦鋼鐵”時,古銅頂的頂尖被人敲掉,據說是想把它拿去回爐煉鐵,後雖被有關部門追回,但銅頂已經損壞,難以接上。1981年,3名竊賊居然用鋼鋸將直徑為62厘米的銅頂小頭從細腰處鋸下盜走,並將其砸成碎塊當作廢銅變賣。接連兩次遭劫致使古銅頂這個歷史的證物被嚴重損毀。1984年12月,武漢機械丁藝研究所秦漢乾、孔立敏、吳昌懋、熊水清承擔了在殘存銅頂的基礎上恢復銅頂原貌的重任,在青山造船廠的配合下,經過1個多月奮戰,銅頂小頭於1985年1月鑄造成功。隨後,攻關小組採用現代的加熱爐通過升溫——降溫——保持恆溫等加工變色先進工藝,較好地保持了銅頂小頭的原貌。同年4月,又將新、舊部件進行組裝焊接,兩度損毀的“銅頂”終於恢復了本來面目,重新完好如初地展現在遊人面前。
銅雕
《黃鶴歸來》銅雕 位於黃鶴樓以西50米的正面台階前裸露的岩石之上,由龜、蛇、鶴三種吉祥動物組成,龜、蛇正馱著雙鶴奮力向上,而兩隻亭亭玉立的黃鶴則腳踏龜、蛇俯瞰人間。該銅雕以其深刻的含義和精湛的雕刻工藝受到遊人青睞。“黃鶴歸來”引於世傳神話。相傳古時大禹治水,感動玉帝,玉帝派龜、蛇二將協助,為鎮江患,龜、蛇隔江對峙變為兩座大山,形成“龜蛇鎖大江”之勢,從此水患平息,民安樂業。兩隻仙鶴俯瞰人間,非常感動,便脫胎下凡,以昭普天同慶。除傳說之外,“龜鶴遐齡”是民間常說的頌詞,“神龜壽鶴齡延年”亦被老百姓視為吉祥之兆,蛇則代表長久或長壽。《黃鶴歸來》銅雕融美麗傳說和祝福之意為一體,給遊人無限遐想留出空間。該銅雕高5.1米,重3.8噸,系純黃銅鑄成。其雕刻工藝極為精緻,黃鶴、神龜、巨蛇既生動形象,又抽象寫意,鶴的羽毛、腳爪的紋線,龜背的花紋和蛇斑清晰可辨。整體看,銅雕線條流暢,華麗高貴。1997年,該銅雕被製成模型,作為湖北省人民政府迎接香港回歸所贈禮品,存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該銅雕為湖北美術學院教授劉政德、李政文創作。
跨鶴亭
跨鶴亭 位於公園南區紫竹苑西北角,在黃鶴樓東南107米的半山坡上,距白雲閣西南197米。亭名取自跨鶴之仙的傳說。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神仙之說,有關黃鶴樓的仙話也在專談“怪力亂神”志怪小說發展的背景下形成。跨鶴之仙的傳說,最早出現在南朝科學家祖沖之的筆下。他的《述異記》中的“駕鶴之賓”,後被魯迅輯錄在《古小說鉤沉》里:荀瓌,字叔偉,事母孝,好屬文及道術,潛棲卻粒。嘗東遊,憩江夏黃鶴樓上,望西南有物,飄然降自霄漢,俄頃已至,乃駕鶴之賓也。鶴止戶側,仙者就席,羽衣虹裳,賓主歡對。已而辭去,跨鶴騰空,渺然煙滅。接著,南朝梁蕭子顯在《南齊書·州郡下》中有“夏口城踞黃鵠磯,世傳仙人子安乘黃鶴過此也”的記載,使仙人有了子安的名字。後有人穿鑿說子安姓王,又有人辯解,仙人姓竇,並言竇子安是江夏人,性靈異,在他去世人葬後,一隻黃鶴飛來停在他家門前的大樹上,頻頻呼喊“竇子安”的姓名。竇子安真的出現了,他跨著鶴在屋頂盤旋幾圈後向西飄然而去。唐代閻伯理在《黃鶴樓記》中轉述《圖經》的記載,將仙人換成了真實的歷史人物,即三國時期的蜀漢大臣費禕,第一次提出以仙名樓之說。這一說法一直延續到宋代。
浮雕
《崔顥題詩圖》浮雕 在黃鶴樓以東118米、白雲閣以西163米處。位於主樓和南樓之間,與擱筆亭相對,是一座石照壁形式的浮雕。它被稱為詩碑,又被稱為題詩圖。圖上雕繪著唐代詩人崔顥在雲霞繚繞間,長袖飄逸、峨冠博帶、瀟灑挺拔、運筆賦詩的形象,圖的中央雕刻著他的千古名詩《黃鶴樓》。崔顥早年詩多寫閨情,後赴邊塞,詩風轉為慷慨豪邁。其所作《黃鶴樓》詩,由神話傳說寫至現實感受,文詞流暢,景色明麗,雖有鄉愁,卻不頹唐,被後世公認為題詠黃鶴樓的第一名篇。題詩浮雕長12米,寬8.2米,浮雕畫面為4米X8米。1990年6月竣工。由於選用四川越西黑沙石和湖南長沙花崗石,整個雕塑顯得古樸典雅、莊重大方。浮雕畫面由四川省雕塑藝術學院趙樹同設計,畫面中七律《黃鶴樓》全詩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代主席沈鵬書寫。
擱筆亭
擱筆亭 位於公園南區,在黃鶴樓以東132米、白雲閣以西南159米處。亭名取自盛唐時期黃鶴樓上“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一段佳話。崔顥,唐玄宗天寶年間為司勛員外郎,人稱崔司勛。他從邊地歸來游武昌時,在黃鶴樓上寫下了七律《黃鶴樓》。此詩開頭從樓名著筆,於廣闊空間和漫長時間的背景上,一下子烘托出天長地久、世事蒼茫之感,同時流露出作者對古人成仙得道的羨慕和自己事業無成的失落。本有報國之志的詩人,卻不能施展才幹,因而產生離世心情。但是當他把眼光轉向近處的景色時,又勾起沉重的鄉愁,這種先放後收的寫法,把想像和現實兩種境界結合得恰到好處。據傳,號冠“斗酒詩無敵”的詩仙李白不久也登上黃鶴樓,被壯觀的景色所陶醉,詩興大發正欲題詩,見到壁上崔顥的題詩,遂擱筆,並發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浩嘆。崔顥《黃鶴樓》—詩竟令李白折服擱筆,很快為人傳涌,一時注家蜂起,黃鶴樓的聲名傳揚得更為久遠。不僅該樓又被稱為“崔氏樓”,武漢被喻為“白雲黃鶴的地方”,崔顥也因之蜚聲詩壇。南宋嚴羽在《滄浪詩話》中稱:“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至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清戲曲作家、詩人和金石鑑賞家孔尚任應友人邀請,興致勃勃來到武昌。游黃鶴樓時,最令這位老者感慨的是崔顥題詩竟使李白擱筆之事。很顯然,他服膺崔顥的傑作,也敬仰詩仙李白的氣度,頗為黃鶴樓景區內沒有紀念此事的建築為憾,於是起意將樓附近一無名小亭命名為“擱筆亭”並為之賦詩。孔尚任在《題擱筆亭》詩前的序中寫道:黃鶴樓在黃鵠磯頭,其名雖久,實顯於崔顥之詩。李太白見崔詩……遂擱筆而去,是崔之詩名又顯於太白。後世盛傳白雲黃鶴之句……至於太白遺蹟,竟未有及之(指擱筆事)者,更一缺事!聞舊有太白堂,一廊直通樓下,規模甚壯,今改為亭……游者歷階而過,不知此為何跡也。予徘徊亭下,遍讀近人之詩,因口占四絕,書之粉板,並擬亭名於詩前,特為此地補此缺事。此後,有人為擱筆亭作過多副亭聯。其中有無名氏的“辛氏有樓誰貰酒;謫仙擱筆我題詩”,方秀卿的“誰喚禰生同問月;敢邀杜老共題詩”,沈用增的“仙人又有樓居,不知十二年跨鶴行蹤,來棲何地;翰林雖將筆擱,仍冀三千界釣鰲巨手,到此題詩。”此外,還有陳曾望的題聯“太白無詩,竟成千古恨;長安不見,更上一層樓”。清江夏陳本立《黃鶴樓名勝記》載:“樓(黃鶴樓)之東為亭者二,一擱筆亭,初名太白堂。重檐覆道,公私燕遊之所。”擱筆亭也是文人墨客的唱酬之所。光緒五年(公元1879年)刻印的《新刊黃鶴樓銘楹聯詩賦》書中即輯有詠擱筆亭的兩首詩。其中一為劉灼的《黃鶴樓望擱筆亭諸勝》,一為江夏人、道光進士彭崧毓的《和乾臣軍門辯擱筆亭》。彭崧毓在詩中吟道;
擱筆伊誰構此亭,痴人說夢幾時醒。
竟忘斗酒詩無敵,直立生花管不靈。
捉月何曾江上見,落梅爭恐笛中聽。
廓清賴有如椽出,淨掃雲煙睹日星。
此亭清同治年間毀於兵燹。
1984年在規劃黃鶴樓園林文化景區時,設計者很自然想起“擱筆”這件體現“文人相親”的美談,遂確定重建擱筆亭。1991年4月重建的擱筆亭,坐南朝北,長8.5米,寬8.25米,高8.72米,鋼筋混凝土仿木石結構,有12根古銅色粗柱,柱高3米,柱圍l米。亭中間置有石長條案,案上放有石墨硯和筆筒,並配4個石腰鼓凳,別含雅趣。亭柱上的楹聯繫清嘉慶年間江夏縣令曾衍東為太白堂所擬的舊聯“樓未起時原有鶴;筆從擱後更無詩”,由湖北潛江籍戲劇家、時任中國文聯主席的曹禺所書。亭名行體字由詩人臧克家重新書寫。
奇石館
奇石館 奇石館建於1990年,原稱文苑,是書畫、工藝品展覽場所。該建築位於黃鶴樓正東偏南153米、白雲閣西南133米處,附近有《崔顥題詩圖》浮雕、擱筆亭和米芾拜石等景點,是從公園西區到公園南區參觀的必經之路。1997年,公園將文苑闢為奇石館,該館分為室內和室外展區兩部分。室內展出奇石262塊,室外有奇石35方,分別來自新疆、甘肅、河南、山東、安徽、江蘇、廣西、貴州、雲南、湖南、湖北等¨個省(自治區)。分為山形石、像形石、抽象石、紋理石、畫面石、古生物石、天外石、文字石、工藝石、礦物標本等10餘大類;石種有神龍石、菊花石、靈璧石、孔雀石、墨石、紫襟石、水晶石、嶗山綠石、牡丹石等。這些石塊尤不流光溢彩、姿態萬千、鬼斧神工、靈韻天成。有的重巒疊嶂、雪水蒼茫、濃墨重彩、沉雄渾樸;有的雲淡風高、月移花影、點染寫意、素雅飄逸;有的肖形寓意、托物寄懷。這些奇石中,大者逾幾十噸,據稱為華夏奇石第二,可陳列庭院軒堂;小者若蛋點,可置案幾架頭,供人摩挲詠吟,把玩欣賞,怡情養性。該館於1998年正式對外開放。
紫竹苑
紫竹苑 位於蛇山南坡,在黃鶴樓東南176米、白雲閣西南“6米處,東毗詩碑曲廊,西臨跨鶴亭。紫竹苑,原為“東山小隱”之地。清同治《黃鵠山志》記載:“東山小隱者,石城徐公之所築也……高觀山之陽構小園,肩輿獨往,時時招諸名流觴泳。康熙壬戌秋,稍加展擴,增置亭台竹樹,遂移家焉,顏其堂曰東山小隱。”其實,所謂“東山小隱”乃是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湖北布政使徐惺作為隱居之用構築的一座私人宅園。最初搭蓋的房屋均為竹結構,名曰“竹園”,因依山勢呈階梯狀,高低錯落,隱現於山林之中,故稱為“東山小隱”。康熙二十一年以後,陸續修建諸多房屋,其中有“此山”、“桂實”、“梅雪”、“翠微”四堂;石砌高台上建有“即山”、、“半峰”、“鵲巢”三樓,“止山”、“皆江”、“吸江”、“空香”四閣,“舫”、“秋”、“湮”三亭,“洗梅”、“語石”、“花影”三軒。還因樹為屋,曰“樹屋”。諸建築皆南向。園主獨具匠心,在“隱”字上作文章,追求“平步而登,不知其下有堂;花樹茜茂,不知屋內有園”的隱景效果。園內鋪廊設亭,十分精美,遍植花木,景色宜人,成為當時文人雅士流連唱和的勝地。至清末,該園逐漸荒蕪。現建築是在原址上修建的,史書記載此地多紫竹,舊名“紫竹嶺”。相傳有鶴騰於紫竹間,因而得名,竹林中還有一座占剎,名“古竹林寺”,是一處幽靜清雅的地方。“紫竹嶺”原為古黃鶴樓附屬景點之一,由於昔日連年戰亂,湮沒已久。為保存這一景點的名稱,故將新建築定名為“紫竹苑”。紫竹苑是1988年利用原舊房改建的一座仿古建築,為傳統的四合院結構,占地面積l410平方米,其中:天井280平方米,內走廊9l平方米,正房內圈430平方米,正房外圈570平方米,門庭為41平方米。黑瓦白牆,具有明、清建築的風格。
南樓
南樓 舊時稱白雲樓、安遠樓、瑰月樓、楚觀樓等,它與黃鶴樓、頭陀寺、北榭並稱為古時蛇山的“四大樓台”。1985年重建於公園南區,在黃鶴樓東南185米、白雲閣西南100米處。
南樓的文化淵源可追溯到東晉。晉成帝鹹和九年(公元334年),荊州刺史陶侃病逝,庾亮代鎮武昌,任西征將軍。據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載,庾亮秋夜登武昌南樓,與僚佐們灑落不拘地談笑。這個故事被後人引為佳話,同時也成為南樓文化的濫觴。不過,當時庾亮所登的南樓不在武昌蛇山,而在今湖北省鄂州市中心的古樓街。
南樓始建年代無考,其興廢沿革及其名稱變更,地方志書和古代的一些詩文中有所記載。它的誕生至遲不晚於唐代。據元惠宗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宋民望《重修南樓記》載:“樓之建雖在武昌置郡(公元279年)後,南之名已定於歧豐肇夏之初矣!”最早將南樓人詩的是李白,曾寫過“清景南樓夜,風流在武昌”的詩句。詩人杜牧在其《南樓夜》詩中寫道“玉管金樽夜不休,如悲晝短惜年流,歌聲裊裊澈清夜,月色娟娟當翠樓”,那時的南樓只能是黃鶴樓旁遊客娛樂的場所。
據清乾隆《江夏縣誌》載:“南樓在黃鵠山頂,宋元祐(公元1086~1094年)中,知州方澤重建,自為記。建中靖國初(公元1101年左右)再修。乾道初(公元1165年)重建,嘉定(公元1208~1224年)中又修。”又據南宋詞人姜夔《翠樓吟》小序曰:“淳熙丙午(公元1186年)冬,此樓重建時,一度改名為安遠樓。”
元代以後,南樓於中統、元貞年間(公元1260~1296年)進行過重建,但已逐漸失去了昔日風采。明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巡撫宋賢即其址建白雲閣,之後巡撫宋一鶴移補閱兵樓,閣再毀。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七月南樓焚毀後,總督喻成龍、巡撫劉殿衡再次重建,乃名白雲樓。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人們在古南樓的遺址上建起斗姥閣。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在斗姥閣的基地上建起官胡二公祠。
古樓既廢,“楚觀”代興。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一座位於古南樓之左的城內的鼓樓——楚觀樓毀於大火。楚觀樓,在今蛇山司門口跨線橋處,唐代時是建築在城門上用於嘹望的譙樓,後改為紀念牛僧孺的奇章堂,宋時在其址建戲彩堂,未久改名奇章閣,明弘治年間布政使韓鎬主持修建,恢復鐘樓以報告時辰,改名楚觀。據清陳詩《湖北舊聞錄》載:這次樓毀後,湖廣總督畢沅主持重修,仍取黃庭堅“鄂州南樓天下無”之意改稱南樓,“並仿江寧(今南京)南樓式,柱包牆內”,在樓牆上嵌入“南樓遺勝”石刻一方,但民間仍俗稱其為“鼓樓”。
清末,地方政府將南樓(俗稱鼓樓)下的蛇山洞穿,使司門口與蛇山之南的長街相通,此洞因之得名“鼓樓洞”。民國初年,湖北都督黎元洪捐資創辦養正國小,將南樓作為校舍。1927年武漢國民政府拆除武昌城牆時,南樓拆毀。1936年,為拓寬長街通道,鼓樓洞被推平。
1985年黃鶴樓重建開放,為了給嘉賓休息和聚會提供場所,在公園南區重建新南樓。新樓背山面南,面闊5間,長16.5米,進深3間,寬7.5米,高9.5米。上下2層。占地120餘平方米。鋼筋水泥仿磚木結構,歇山式頂,重檐飛角,青瓦朱楹,前加抱復,6圓柱,軒敞明潔。梁檁柱礎,裝配嚴密,格窗板門,樸素典雅,既保存了古蹟風貌,又具有時代新意。其左右兩翼,圍以碑廊。雖址地東移,其恢宏綺麗則後來居上。正面檐下懸王篷常所書“今古一南樓”的大字匾額,黑底金字。設計大方,結構縝密,姿態健麗,裝飾精緻。正門楹聯乃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李鐸所書清人袁太華舊聯:
抱郭江流,觸耳似聞仙笛弄;
凌霄樓起,舉頭仍見白雲飛。
樓前有一棵百年開外的朴樹,使南樓更增添了古樸之色。
一樓經營圓木雕刻工藝品及書畫書刊;二樓布置有文房四寶、紅木家具,以供有雅興的遊客潑墨揮毫。
毛澤東詞亭
坐落於公園南區南樓東南側,在黃鶴樓東南206米、白雲閣西南90米處。
詞亭於1992年建於現址防空工事約2.16米高的台基上。亭坐北朝南,長、寬各為6.6米,高9.5米,為四角攢尖重檐舒翼、造型典雅、青筒雙層鋪面的四柱方形建築。亭中央矗立著一高3.2米、寬1.8米、厚0.245米的大型青石碑,南北兩面分別鐫刻有毛澤東1927年春登臨蛇山時填寫的《菩薩蠻·黃鶴樓》和1956年6月暢遊長江後填寫的《水調歌頭·游泳》,系採用作者本人手跡放大而成,詞書並茂。亭名由原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伍修權書寫。
白龍池 位於公園南區,南樓南側,在黃鶴樓東南240米、白雲閣偏西南90米處。它的北面是大型浮雕《九九歸鶴》圖,南面與鵝池緊緊相連。
白龍池
據史書記載,明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1568年),武昌及沿江一帶火災頻繁,民大駭。有雲遊方士獻策,居民在樓左以鋏為池,注江水供奉白龍以鎮祝融,果久不被火,後人皆稱之“白龍池”。
現在的白龍池是1986年重新挖掘的。水面200多平方米,水深2米,池中睡蓮片片,噴泉若霧,景色極佳。池中碧波蕩漾,白雲閣倒映其中,水借山景,山以水秀,山、水、景合為一體。白龍池壁上的四個明代鐫刻的石雕龍頭,龍顏眉骨圓起,雙日旁挺,嘴唇翻卷,腮部雲頭突起,肩頸背爪鱗甲結絡,背紋鬍鬚清晰,其造型雄渾,雕刻技法純熟細膩,為傳統的吉祥之物。它是在建設南區時從地下挖掘出土的明代楚工宮建築遺物。圍繞池邊修建雕花欄桿,植以垂柳,使白龍池更具江南園林風韻。
歸鶴圖浮雕
在黃鶴樓東南240米、白雲閣西南85米處。位於黃鶴樓公園白龍池邊,是國內最大的室外花崗岩浮雕。整個雕塑呈紅色,極為突出、醒目,畫面生動,逼真傳神,99隻仙鶴呈現著各種不同的舞姿。為什麼是99隻呢?據說加上當年神仙駕馭的黃鶴,就湊成了100隻;而現代黃鶴樓的建成,距同治樓被毀的時間,恰好100年,兩個100,反映了好事成雙的傳統思維定式,包含著“黃鶴百年歸”的寓意。“歸鶴”二字系雕塑家劉開渠題寫。
浮雕依蛇山山勢,呈不等距Z形。全長38.4米,高4.8米,總面積達184.32平方米,總重量約240噸,由343塊長寬各為80厘米、厚30厘米的棗紅色花崗石鑲嵌拼接組成。整個浮雕畫面給人以朝氣蓬勃的氣韻,雲衢霞蔚,日月同輝,江流不息,生機盎然;99隻不同動態的仙鶴,或棲,或舞,或鳴,或戲,或翔,無一重複,和諧地分布在松、竹、梅、靈芝、流水、岩石、雲霞中,象徵黃鶴歸來的各種姿態。
古碑廊
在黃鶴樓東南200米、白雲閣西南100米處,是一座依山勢而建,近似軒廊的假二層廊廡,長30米,高15米,主要用於保護、保存歷代古碑。
古碑廊中匯集了歷代名人的詩詞、題字書法真跡碑刻23方。它們是燕人群花碑(2塊)、梅花碑、帶字碑、華原碑、文聯碑、壽字碑、古碑(小楷書法,整個碑約百餘字,碑石斷裂,文字剝落不清。下款為同治三年八月唐方訓謹記)、尚書碑、竹碑、篆書碑、鵝字碑、天涯碑、月夜碑、滿江紅碑、如此江山碑、蘭草碑、奉橘碑、開通蛇山碑、富貴壽考碑、壯觀碑、清平碑、呂詩碑。
鵝池
位於公園南區,在黃鶴樓東南209米、白雲閣西南103米處,與白龍池緊緊相連,是南區景觀的中心。
世傳書聖王羲之在黃鶴樓下放過鵝。一日他與一書生聊天論鵝,言鵝是“禽中豪傑,白如雪,潔如玉,一塵不染”。他越說越興奮,情不自禁地在地上寫出一個鵝字。書生愛之,遂臨摹藏之。為紀念這一佳話,後人立碑建池。還有一說,系王羲之辟池養鵝,並觀其神態,從而練成一筆而就的鵝字,該池稱天鵝池。
1986年根據這些傳說修建了現在的鵝池。在形似彎月的水面上建一石橋,將池分為二瓣,水面較大的南部為鵝池,水面較小的北部曰白龍池。
鵝池水面面積約600平方米,池中植睡蓮、王蓮,還置有兩座由太湖石構成的假山,水中紅鯉、錦鯉悠閒漫遊,幾隻白鵝“曲項向天歌”,構成一幅美麗的天然山水畫。
鵝碑亭
位於公園南區,在黃鶴樓以東245米、白雲閣西南約93米處。
清代,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曾有一方一筆草成的“鵝”字的刻石,俗傳書聖王羲之在黃鶴樓下養過鵝群,有次與某書生聊天論鵝時情不自禁寫下此字。好事者往往摹拓傳布。其實,書石者實為清人門鎮國(參見“園林勝景·雕塑石刻·鵝字石刻”)。
1986年,公園將依舊拓本重新刻制的鵝字碑立於形如彎月的鵝池東端。在碑的北側建一石拱橋,以示與白龍池隔開,並以碑作亭壁,建六角亭,亭以碑名。
亭坐東朝西,面對鵝池,高6米,木石結構,呈六角型,單檐翹角,粉牆黑瓦,古樸典雅。亭壁的青石上的“鵝”字高2.5米,寬1.25米。亭的左右面各有一扇高2.5米的通門,成貫通南北的通道,仿佛天然自成。人在其間,既可欣賞到筆力遒勁、氣勢磅礴的“鵝”字,又可看到池中的睡蓮、如霧的噴泉、嬉戲的白鵝和繞岸的垂柳,頗有江南園林的風韻。
詩碑廊
詩碑廊位於黃鶴樓東南210米、白雲閣西南130米處,環繞公園南區鵝池四周。
為區別於古碑廊而定名的詩碑廊,是公園重要的文化景區,碑刻內容為當代國內書畫名家書寫的歷代名人吟詠黃鶴樓的詩詞名句(亦有部分當代詩作)。碑牆上共嵌有石碑124方。它們均是從黃鶴樓重建開放以來書法家饋贈的墨跡中挑選出來,並根據真跡描摹鐫刻的。
這些風格各異,情趣盎然的作品或瀟灑古樸,或雍容典雅,或雄渾厚重,或雋逸瑰奇。其中有知名書畫家李可染、邵宇、沈鵬、尹瘦石、董壽平、歐陽中石、陸儼少、趙少昂、劉藝、劉炳森等的手跡。這些石碑所鐫刻的文體有詩詞名句,也有聯語、駢文;書法則是楷、草、行、篆、隸兼備;刻工也各具特色,精雕細鑿,體現出書家風格,給人以歷史知識和藝術享受。詩碑廊中還留有20方空碑,以為將來佳作預留一席之地。
這條於1985~1986年曆時兩年建成的遊廊式碑廊,全長約200米,穿過公園南大門和兩座圓形拱門,既節省空間,又自然隨和。碑廊寬2.6米,高3.8米,上為尖頂屋檐,廊的內環每2.8米便立有一根廊柱,柱的上方有小花格裝飾,下方為可供遊人歇息的石條欄桿。整個碑廊黑瓦白牆,盡顯江南風格,既古樸,又典雅;配上分別選自大冶的青石和崇陽的黑青石,更為莊重、和諧。
落梅軒
建於1993年,位於黃鶴樓東南300米、白雲閣以南97米處。西與公園南區接壤,南近黃鶴古肆,北瀕白雲閣,該軒長約50米,寬15.5米,高17米,建築面積1750平方米。
落梅軒雖是一座三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但外表酷似木製的重檐翹角、吊樓、撐拱、漏花窗、繽紋格門窗、木雕掛落、景門以及抱鼓石、卷棚屋面、赭色琉璃瓦等,都給人以歷史久遠、古色古香的印象。它與公園內的黃鶴樓、白雲閣等相映成趣,使千古名樓的文化氣氛更加濃郁。“落梅軒”之名,源於唐代大詩人李白著名詩句“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黃鶴古肆
黃鶴古肆位於黃鶴樓東南290米、白雲閣以南120米處,是黃鶴樓公園興建的明清式仿古建築群。呈東西向,坐落在蛇山山麓公園南大門東側。是公園東區景觀的一個組成部分。整個建築群典雅明潔,比例和諧,高低錯落,參差有致。
黃鶴古肆以表現楚地的民俗風情為主,是一條街景類似[日時漢口花樓街模樣的買賣街。
古肆分為兩期建設。第——期從1987年底破土動工,於1988年建成,稱占肆西街,全長72米,建築面積2140平方米,使用面積1413平方米,總投資125萬元。所開設鋪面均為一樓·底。主要經營古玩玉器、翡翠瑪瑙、木刻根雕、美術陶瓷等旅遊工藝紀念品。第二期從1988年動工,1989年底建成,叫古肆東街。東西二街合稱黃鶴古肆,全長200米,面積5500平方米,呈“T”字形,而實際上只有呈“一”字形的西街開張營業。古肆西街分為南北兩廂,中間是青石面街道,街道寬4.5米,兩旁是重檐琉璃的仿古建築,檐高4.2—5.2米,最高點9.75米,每型結構由圓柱、梁、樓面、屋面及各種古典細緻結構組成。街道兩旁旗幌林立,再現廠舊時市場的景象。鋪面專售字畫、碑拓、仿古錢幣、仿古家具、文房四寶等。
涌月台
涌月台位於公園南區,在黃鶴樓以東266米、白雲閣西南角約10米處,是明清時期與黃鶴樓緊密相連的一古建築景觀。
1992年1月建在南區的涌月台,是比照毗鄰首義公園的實物稍加放大的仿製建築,呈四方框架形。白麻方石柱,柱高約4米,柱間距離3、4米,有4級台階,占地面積54平方米。“涌月台”系時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的黃綺書寫。
白雲閣
坐落在蛇山高觀山山頂,在黃鶴樓以東約274米處。海拔75.5米,閣高41.7米,比黃鶴主樓僅低10米。因位處公園中心的制高點,也就成為統率東、南、北區的標誌性建築,是觀賞樓(黃鶴樓)、山(蛇山)、江(長江)的極佳景點,也是觀賞三鎮雲彩的最佳處。
白雲閣歷史上曾是南樓的別稱,其淵源可追溯至公元4世紀的東晉(參見《園林勝景·樓閣·南樓》)。唐代詩人崔顥“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的詩句,抒發了遠方遊子的懷鄉之情,崔詩一出,歷代不少著名詩人紛紛以“白雲”人詩,為這座文化名樓著色添彩。毛澤東即有“白雲黃鶴之鄉”的名句,郭沫若也有“白雲千載意,黃鶴為低回”的詩作。
崔顥及其以後的詩人描寫黃鶴樓上的白雲,並非虛構,而是真實反映了武漢地區的天空狀況。從武漢的氣象史料看,每年萬里無雲的晴天不多,月均僅3天左右,即使晴天,也多有白雲相伴。處於江漢平原東端的江城武漢,周圍江湖密布,水域寬廣,空氣濕度大,為其上空提供了豐富的水氣來源。在晴天陽光照曬下,水面、地面增溫,加快水滴向空中蒸發的速度,把近地面的水氣輸送到較高高度的空中,形成不同形狀、不同高度、不同結構的雲彩。這些雲彩在自身運動變動中,受自然風影響,形狀千姿百態。時而裊娜輕盈,時而奇峰林立;低空的潔白色明,飄蕩游弋;高空的形成纖維狀結構的捲雲,在陽光照耀下更加晶瑩剔亮,絢麗多彩。春秋兩季是武漢上空白雲較多、對流活動較旺盛的季節,遊人在黃鶴樓上常可陶醉於“白雲人伴白雲留”的美景之中。
正因為如此,宋代之前,南樓在很長一段時間又被署名為“白雲樓”。宋元祐年間(公元1086~1094年),郡守方澤重建南樓時,仍沿“白雲”舊名。明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巡撫宋賢重修南樓,仍題“白雲閣”,故址在郡治正南黃鵠山頂。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總督喻成龍、巡撫劉殿衡重建時,乃名“白雲樓”。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刊刻的《黃鵠山志》載:“白雲樓在縣城黃鵠山頂,一名南樓。”
費禕亭
1993年春依費禕跨鶴憩於黃鶴樓的傳說而建。亭位於公園北區,在黃鶴樓東北約70米、白雲閣以西214米處的山北坡上,離呂仙洞門前約8米。
人們巧妙地把費柿與黃鶴樓聯繫起來,自唐始,有人在黃鶴樓旁建有費禕洞、費公祠,稱乃費禕升仙后棲息之所。唐人李宗孟《費公祠》一詩曰:“空遺費仙跡,江山余萬愁。”不過,也有一些考據家引經據典,力主費禕登仙之說不可信。
費禕駕鶴之傳說,可能因為《述異記》仙人駕鶴故事轉化而來。文中的仙人荀瓌字叔偉,而費禕字文偉,在習慣以表字相稱的年代,人們對“荀叔偉”十分陌生,而對“費文偉”卻比較熟悉,加上費禕的名氣較大,又是江夏人,於是以訛傳訛,漸將兩個人名混同起來。
1993年重建的費禕亭位於呂仙洞前,坐北朝南。
呂仙洞
又名呂公洞,依據傳說中呂洞賓的故事而建。位於黃鶴樓東北腳下73米、白雲閣以西206米處。
現在的“呂仙洞”是在原洞址上稍加擴展重建的。洞呈“U”型並貫通,內設有由一整塊漢白玉石精雕而成的呂洞賓平臥雕像以及香爐等,整座雕像長3.1米,高1.7l米,重5噸,呂洞賓神態安祥、栩栩如生。洞門為青石牌坊,
“呂仙洞”三字為原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馮牧所題。
留雲亭
由古時壓雲亭變名而來。建丁公園北區,位於黃鶴樓以東104米、白雲閣以西170米處的山北坡上。
1984年黃鶴樓重建時,曾議取“壓雲”建亭。1992年議建此亭時,覺“留雲”更佳,更富韻意,意在“難留黃鶴欲留雲”。新建的留雲亭,坐南朝北,亭有三段,兩低中高,交疊對稱形式。為八柱長方形,全長5.56米,寬2.6米。左、右段各長1.3米,柱高2.7米,頂高3.2米,中段面長2.9米,柱高3.2米,頂高4.5米。通體花崗石,歇山式坡頂。堅實牢固,奇特古雅。亭名由北京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白雪石書寫。
百松園
位於蛇山北坡西端,在黃鶴樓以東150米、白雲閣以西137米處。占地270平方米。園內植有松樹百餘棵,主要是馬尾松、黑松、濕地松等。該園於1985年底動工,1986年建成。初建時,將雜樹雜木全部清除,從黃陂縣(今黃陂區)、新洲縣(今新洲區)、漢陽縣(今蔡甸區)、武昌區、洪山區組織調運適於蛇山生長,且有觀賞價值的大型松木馬尾松、濕地松等100餘棵移栽此園,當年即見成效,所植松木全部存活。後又陸續補種部分黑松、羅漢松等,逐漸形成了四季常青、松濤起伏的松林景觀。
松為百木之長。仙鶴騰於松林之上被人們視為吉祥之兆,松鶴百年寓幸福永久之意。用松林來襯托金碧輝煌的黃鶴樓,使得千古名樓更加雄偉壯觀。
石照亭
古稱石鏡亭。位於公園北區。在黃鶴樓東北150米、白雲閣西北134米、呂仙洞以東50米處。
亭始建於宋代。據史志記載,北宋初年黃鶴樓西下臨崖處有塊石色蒼澀的巨石,明亮如鏡,光澈鑒人,每逢夕陽斜射,便炯然發光,名曰石照。於是人們在石旁建亭,亭因此而得名。宋代詩人賀鑄詩曰:“東城石鏡照,西城夕陽晴,有山分八字,共作兩眉橫。”亭當時位於山麓,黃鶴樓在石鏡亭和南樓之間。南宋陸游在《人蜀記》說:“登石鏡亭,訪黃鶴樓故址。石鏡亭者,石城山(今蛇山)一隅,正枕大江,其西與漢陽相對,止隔—水,人物草木可數。”據說,當陸游慕名看“石照”,只見是“粗頑石也,色黃赤皴駁,了不能鑒物”,大呼上當,批評其“可謂浪得名者”。明代好事者曾在亭壁上刻上呂洞賓的題詩,以示仙跡。明方孝孺的《武昌十景圖序》上,此亭列入其間。明尹東郊、任家相曾有“仙人岩近花猶醉,石鏡亭連笛換腔”、“玄都再人桃先種,石鏡曾窺跡未遙”的詩句。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石忽失去,後亭亦毀廢。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由湖廣總督喻成龍、巡撫劉殿衡下令重建。嘉慶年間無存。
1993年重建的石照亭依山而立,背倚岩石,為二柱半方花崗岩石體,長3.59米,進深1.59米,亭高5.12米。亭內岩壁鑲有黑砂石一塊,以示石鏡。亭周疏林環繞,奇石映襯,古色四溢。亭名由時任江蘇省書法家協會秘書長的飯牛(即田原)書寫。
仙棗亭
又名呂仙亭。明初始建於武昌蛇山山頂。1993年初春復建於公園北區,位於黃鶴樓以東175米、白雲閣西側北坡100米處。
杜鵑園
位於蛇山北坡中段,距黃鶴樓以東217米,白雲閣東、西、北的周圍處,占地4190平方米。1986年開始興建時,從浙江寧波運來1.14萬株杜鵑苗木,採用J頃蜿蜒起伏的地勢覆蓋栽植的治坡辦法,廣泛種植,次年即形成觀。
杜鵑園以花期較長的夏鵑為主,花色以玫瑰紅居多,少量為粉紅、桔紅色。每年5~6月,杜鵑盛開,簇簇山花,爛漫如錦。由於杜鵑喜蔭,在蛇山北坡生長較為適宜,雖然冬季北風凌厲,杜鵑卻花開不衰,為山地景觀一絕。園內還配植少量紅楗等小喬木,更把杜鵑園裝扮得層次分明、高低錯落、色彩豐富。
抱膝亭
民國初年湖北學界為紀念梁鼎芬而建。原在蛇山山頂,奧略樓後。1994年春復建於公園北區,在白雲閣東北側山北坡上52米處,距黃鶴樓以東326米。
梁鼎芬生平喜讀書,性嗜酒,擅長書法詩文,與張之洞、陳三立、康有為常有詩書往來;與張之洞、端方的書法時稱“三體”,常為鄂人仿效。梁居鄂17年,因晚年留下“我生孤苦,學無成就,切皆不刻”,“今年燒了許多,有燒不盡者見了再燒”,“勿留一字在世上,我心淒涼,文字不能傳世也”的多次遺言,故其真跡留下甚少。
民國初年,武漢學界為紀念這位曾任兩湖書院監督、湖北全省學務處總提調、湖北按察使等職的人物而建其亭。亭名取諸葛亮的“抱膝長吟為梁父”之語意。《魏略》書云:諸葛亮“每晨夜從容,常抱膝而嘯”。“梁父”,暗喻梁鼎芬在武漢辦教育最力,深得士子尊敬,同時也以記其性好吟詩。當時亭建蛇山山頂,重檐六角,登亭四顧,武漢形勢瞭若指掌。1955年亭因建武漢長江大橋被拆毀。
重建的抱膝亭,六角重檐攢尖頂,羽翼舒展,筒瓦脊飾,6根石柱支撐。亭高7.2米,柱高3米,柱圍2.06米,均有精緻欄桿,清新雅麗,甚是精工。石亭整體全部採用白理石,石產自安徽屯溪。東西兩側均有漢白玉題額。亭名為梅阡題。
梅園
位於蛇山北坡東端,與杜鵑園緊臨,在黃鶴樓以東418米、白雲閣東北144米處。占地6000平方米,是三個特色植物觀賞園中面積最大的一個園。梅園從1987年開始籌建,至1989年竣工。園內已植梅千株,共有20餘個品種,多從東湖磨山的梅園和馬鞍山引種而來。其中粉紅硃砂、小紅硃砂、變綠萼、小綠萼、銀紅台閣、玉蝶、豐後梅等俱為梅中珍品。
梅花是武漢市市花,它那傲霜立雪的品格和堅韌不拔的精神,深受人們的喜愛。公園在此依山植梅,以梅飾山,不僅增添了公園的景觀,豐富了遊覽內容,更使得遊客有了賞梅的好去處。每年早春三月,梅花競開,紅白相間,香飄十里,吸引了眾多賞梅觀景者。
1992年以來,公園在梅園東面又種植了一片臘梅林。臘梅性喜豐蔭,花開隆冬,且清香怡人,為山北平添了一片誘人的冬景。
乖崖亭
位於公園北區,在黃鶴樓以東474米、白雲閣東北約200米的山北坡上。為宋人紀念張詠而建。
據《宋詩紀事》載,張詠任荊湖北路轉運使期間,經常到黃鶴樓作詩。從成都罷歸後,曾寫有《登黃鶴樓》一詩。詩中抒發了他在宦海浮沉中深感人世蒼茫,慨嘆仕途險惡,欲擺脫塵俗而棲隱蓬瀛的心情。
後人在他登樓作詩處建亭,以張詠的自號“乖崖”命名,以示紀念。清代的乖崖亭在布政司內(今武昌司門口),後毀。
1993年重建此亭,坐北朝南。亭呈六圓柱扇面形。亭高4.43米,斜坡頂。前弧長2.97米,後弧長6.80米,弧距3米,採用安徽黃山產紅砂石建造,端莊古雅,別具風格。四周佳木籠蔭,清麗幽靜。亭名行楷字由黃均題寫。
一覽亭
位於公園北區,在黃鶴樓以東400米、白雲閣東北側北山坡上約126米處。
亭始建於宋代,以唐代詩人杜甫《望岳》詩中“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句而來。據清同治《江夏縣誌》載,亭建在仙棗亭後,太白堂的左側。
1994年在山北梅園重建一覽亭,處在東垠石橋、南銜山脊之間。亭分上下兩層,八角攢尖頂,層檐飛展,迭角高挑,筒瓦脊飾。下層背南朝北,無護欄,東西北貫通;上層朝北面南,從亭至山巔有小石橋通過,東、西、北有石護欄柱。亭高8.9米,8根青石柱的間距各為1.87米。一、二層的銜接處為精緻的菊花石刻雕。此亭依山就勢,結構精妙,型體峭拔,特別是位於半山之間,更顯光彩照人。四周或古樹布蔭,或虹橋臥影,或流水琴鳴,畫意洋溢,詩情涌動。站在亭間可鳥瞰山北的自然景色和繁華的市區容貌。亭名由詩人賀敬之書寫。
奇章亭
位於黃鶴樓以東548米、白雲閣東側山北坡上274米處,距東區岳飛精忠報國石坊東北約20米。係為紀念唐敬宗寶曆年間任武昌軍節度使的牛僧孺而建造。
岳飛功德坊
它是岳飛景區建築的門面,是石牌坊群中形制最高大宏偉的一塊牌坊,以示光大愛國熱忱和弘揚民族精神。此坊高10.7米,寬7米,4柱5梁,造型素雅莊重,選用優質的白色大理石精雕而成;4柱的下部有8個石獅作支柱,牌坊上部是由50組斗拱撐托的複式“品”字形的巨形牌樓結構。重檐翹角,其勢若飛。翹角處,上有“屋脊魚尾”,下有“角梁龍頭”。牌坊上部的畫壁上浮雕出“二龍戲珠”、“九龍翻騰”、“聖麟巡天”等氣勢恢宏的神奇圖案。
牌坊的西、東橫額上分別是書畫家馮今秋、陳義經書寫的“精忠報國”、“功業千秋”。其中“精忠”二字見於《宋史·岳飛傳》,“精忠報國”則出自古代戲曲《岳母刺字》。據載:岳飛在任湖北宣撫使時,與金兵激戰於漢水邊,民眾紮好木排協助岳家軍強渡漢水,岳飛當即為民眾題寫“精忠報國”四字,後被刻成匾額,放在報國庵的正殿之上,歲歲祭祀。
夏坊,西面“荷花送香”;東面“竹露滴清”。蛇山多竹,歷史上曾有紫竹嶺之稱,又多有盆栽荷花。唐朝詩人孟浩然在《夏日南亭懷辛大》一詩中有“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詩句,此橫額題文即從此句簡化而出,再現了夏日黃鶴樓特有的景色。題文由周永基、萬軍書寫。
秋坊,西面“白花浪濺”;東面“紅葉林籠”。唐朝詩人白居易在《盧侍御與崔評事為予於黃鶴樓置宴,宴罷同望》詩中有“白花浪濺頭陀寺,紅葉林籠鸚鵡洲”的著名詩句,題文是從中擷取的,由黃德琳、韓柏鈍書寫。
冬坊,西面“玉樹參差”;東面“銀洲浩蕩”。元末明初詩人楊基在《雪中再登黃鶴樓》詩中有“玉樹參差認漢陽,瀛洲浩蕩迷鸚鵡”之佳句,題文在擷取時將“瀛”改作了“銀”,以托出黃鶴樓的雪景。題文由巴南岡、鄧墾書寫。
第五座為岳飛功德坊,它是岳飛景區建築的門面,是石牌坊群中形制最高大宏偉的一塊牌坊,以示光大愛國熱忱和弘揚民族精神。此坊高10.7米,寬7米,4柱5梁,造型素雅莊重,選用優質的白色大理石精雕而成;4柱的下部有8個石獅作支柱,牌坊上部是由50組斗拱撐托的複式“品”字形的巨形牌樓結構。重檐翹角,其勢若飛。翹角處,上有“屋脊魚尾”,下有“角梁龍頭”。牌坊上部的畫壁上浮雕出“二龍戲珠”、“九龍翻騰”、“聖麟巡天”等氣勢恢宏的神奇圖案。
牌坊的西、東橫額上分別是書畫家馮今秋、陳義經書寫的“精忠報國”、“功業千秋”。其中“精忠”二字見於《宋史·岳飛傳》,“精忠報國”則出自古代戲曲《岳母刺字》。據載:岳飛在任湖北宣撫使時,與金兵激戰於漢水邊,民眾紮好木排協助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