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測繪學院中國測繪史研究會

武漢大學測繪學院中國測繪史研究會

武漢大學測繪學院中國測繪史研究會(Seminar of the history of China's Land surveying and topography , School of Geodesy and Geomatics , Wuhan University)是武漢大學測繪學院測繪史研究會的組成部分,是由武漢大學測繪學院毛旭東老師發起,測繪學院學生依法自願組成的學生社團組織,於2013年4月正式成立,是有行業性、學術性、科普性學生團體;是進行測繪發展以及歷史交流的學術團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漢大學測繪學院中國測繪史研究會
  • 外文名:Society of the history of China's Land surveying and topography , School of Geodesy and Geomatics , Wuhan University
  • 成立時間:2013年4月
  • 現任會長:柯美如
  • 隸屬機構:武漢大學測繪學院學生社團聯合會
  • 指導老師毛旭東
成立背景,決策機構,理事會成員,

成立背景

中國測繪科技的發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早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先人便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和科學技術。測繪學在中國歷史珍貴文化和科學遺產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少古代傑出科學家們的光輝業績和偉大的發明創造很多與測繪有關。例如,出現於秦代以前,後經劉徽編注成書的世界名著《九章算術》中講有測繪理論。《墨經》、《周髀》、張衡(公元78-139年)地動說,祖沖之(公王2429-500年)的“密率”等創立了古代測繪學的理論基礎。李冰(公元前280-前220年)修都江堰,酈道元(公元466-527年)作《水經注》,孔廟、秦陵、運河、長城,都包含了測繪學的偉大實踐。歷代王朝的統治,戰事運籌,疆域劃分,水利建設,交通運輸等有關國家興亡之大計,都靠測繪資料了解國情和認識世界,為其實施提供技術保障。
測繪學歷史地成為技術科學的先驅,她的進步反過來又推動著各門科學和技術的發展。
從先秦到民國,不少朝代有過專管測繪的官職和機構設定。各朝代的王都選址也與測繪科學密切相關,關於龍脈的考究,其中所蘊含和涉及到的測繪知識更成為風水學中最高端和最有全局觀的精髓,是歷代定都、選址和開商鋪的重要參考和依據。楊筠松的《撼龍經》更是被譽為“中國古代測繪學之最”,是了解與運用測繪科學的最佳典籍。
測繪儀器的發展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千歲老人。早在公元前三世紀中國人就知道天然磁石的磁性並創造出帶有某種形式的磁羅盤;公元前二世紀司馬遷記載大禹治水時期所用到的測量工具時便提到“左準繩,右規矩”,這裡的“繩、矩”便是現代社會形形色色的測繪儀器的祖先。發展到現今,各種經緯儀、全站儀等高端儀器的出現都充滿了歷史厚重感的味道,而這些都是需要並值得我們測繪人的探尋與研究。測繪技術科學的基礎和實力的真正形成,在新中國成立以後,才成為現實。隨著全國科技事業的蓬勃發展,測繪事業迅速進步,取得了巨大成就。
面臨21世紀,世界測繪科學技術正在闊步前進,日新月異。測繪學研究和工作範圍已從地球擴展到太陽系。身為測繪人,僅滿足於課本理論知識的學習已遠遠不夠,對於歷史的探尋與追溯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對於這門學科的興趣和專注度。作為測繪行業主力軍與領頭人的武大測繪,歷史悠久,實力深厚,成立並雲集一批批深悉、熱愛、探尋、繼承、發揚測繪史的專屬測繪學子的社團十分必要。鑒於當下仍有不少測繪學子對測繪歷史及其重要程度不甚清晰,立足於“探尋、傳承、發展”這一基本精神,致力於在浩如煙海的典籍中獲得對當下的指引,激勵學子們勤奮上進。特此我院成立中國測繪史研究會。

決策機構

一、會員大會
二、顧問團
三、理事會
1、編輯部
2、秘書處
3、宣傳部
4、學術部

理事會成員

指導老師 : 毛旭東
會 長 :柯美如
副 會 長 :王聖懿 朱雨晴
編輯部部長:唐興芬
秘書處部長:蒲琳
宣傳部部長:張艷
學術部部長:郭思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