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方編著的《武漢大學哲學學院九十周年紀念文集(精)》匯集了武漢大學哲學學院三代學人極具代表性的論文,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哲學學院近三十年來在一些比較重要的哲學問題上的理論思考。其中,陳修齋先生的“哲學無定論”,江天驥先生對“相對主義問題”的細緻梳理,蕭萐父先生的“中國哲學啟蒙的坎坷道路”說,陶德麟先生關於“邏輯證明與真理標準的關係”的論述,劉綱紀先生關於馬克思主義“實踐本體論”的論述,等等,在當今中國哲學界都卓然成一家之言。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九十周年紀念文集(精)》廣泛涉及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西方哲學、宗教學、美學、倫理學、科學技術哲學、心理學等多個學科領域裡的前沿哲學問題,每篇論文都像是一條幽深的哲學小路,帶你進入深奧而又頗有趣味的哲學思想的百花園。
基本介紹
- 書名:武漢大學哲學學院九十周年紀念文集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頁數:698頁
- 開本:16
- 品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作者:朱志方 吳根友
- 出版日期:2012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973915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朱志方編著的《武漢大學哲學學院九十周年紀念文集(精)》中涉及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西方哲學、宗教學、美學、倫理學、科學技術哲學、心理學等多個學科領域裡的前沿哲學問題,其中,陳修齋先生的“哲學無定論”,江天驥先生對“相對主義問題”的細緻梳理,蕭萐父先生的“中國哲學啟蒙的坎坷道路”說,仍然在崗的資深教授陶德麟先生關於“邏輯證明與真理標準的關係”的論述,劉綱紀先生關於馬克思主義“實踐本體論”的論述,等等,在當今中國哲學界都是卓然成一家之言。
作者簡介
朱志方 1961年生,1988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現任武漢大學哲學學院院長、武漢大學皮爾士研究中心主任、全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常務理事、科學技術哲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武漢大學珞珈學者特聘教授等。主要從事英美哲學、歸納邏輯、決策論、科學哲學、語言哲學、符號學等學科的教學和研究。出版學術專著《機遇與冒險的邏輯——歸納邏輯與科學決策》《科學革命與人類知識》《社會決策論》《邏輯、歷史與社會一一科學合理性研究》等,譯著《真與美——科學中的美學和動機》《宋明儒學思想之旅——青年王陽明》等,先後在英國《教育哲學與理論》、奧地利《歐洲符號學研究》、《哲學研究》等期刊上發表中、英文學術論文和譯文多篇。
圖書目錄
上 篇
關於哲學本性問題的思考——陳修齋
相對主義的問題——江天驥
中國哲學啟蒙的坎坷道路——蕭萐父
莊子超越精神賞析——李德永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與方法初探——段啟鹹
陰陽五行學說的歷史反思——蕭漢明
德國近代理性哲學和意志哲學的關係問題——楊祖陶
論恩格斯對唯物史觀的傑出貢獻——為紀念恩格斯誕辰190周年而作——朱傳棨
論實踐目標——胡壽鶴
《實踐論》《矛盾論》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雍濤
《周易》與21世紀——唐明邦
論說明、理解與反思——陳祖華
科學邏輯的研究綱領——張巨青
從相對論的建立看思想實驗——陳克晶
吸收和借鑑人類哲學文明成果與我國哲學的發展——徐瑞康
論信息化生產方式的產生與馬克思主義倫理的發展——陳楚佳
情緒智力辨析——肖靜寧
中國古代生命整體觀及其現代價值——程靜宇
我們的“物理學哲學研究”的核心理念——桂起權
論李約瑟的中國自然哲學觀——童鷹
整體結構實在論與科學合理性辯護——王貴友
試論萊布尼茨的現象主義與單子主義的內在關聯——對國際萊布尼茨研究中一個重大問題的回應——段德智 李文潮
環境美學的當代使命——陳望衡
一個自然主義者的非自然的批判
——論蒯因批判分析—綜合陳述區分的合理性——孫思
下 篇
邏輯證明與真理標準——陶德麟
實踐本體論——劉綱紀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範式——汪信硯
作為哲學家的羅莎·盧森堡——何萍
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科學”——陳立新
實踐論和辯證法的分離與統一——蕭詩美
重新理解馬克思對意識形態的批判——趙凱榮
論認識協作關係——姜錫潤
論馬克思市民社會理論的兩種邏輯——李佃來
老莊之道論及其異同——郭齊勇
現代大學哲學系的出現與20世紀上半葉中國哲學的開展——李維武
《老子》“道”論新探——田文軍
中國古代哲學對日本近代文化的影響——徐水生
言、心、道——戴震語言哲學的形上學追求及其理論的開放性——吳根友
《墨子·墨語》成篇時代考證及其墨家鬼神觀研究——丁四新
張載、呂大臨、康德與道德形上學——文碧芳
翻譯何以可能——朱志方
西方哲學中知識與信念關係探析——雷紅霞
伽達默爾的教化解釋學論綱——何衛平
中國佛學非本體的本體詮釋——麻天祥
當代道教主神的邏輯結構——宮哲兵
托馬斯難題:宗教信念的認知合理性是否可能——翟志宏
梅蘭芳的“表情”與“京劇精神”——鄒元江
感性的解放與美的發生——論馬克思關於美的本質和發生的思想——范明華
作為研究“應當規律”之學說的倫理學——論康德對休謨問題的回應——張傳有
朝向未來與立足當前——孟子與荀子人性論及其效應的比較考察——儲昭華
問題的哲學意涵——張掌然
中文語境下的“心理”和“心理學”——鐘年
編後語
關於哲學本性問題的思考——陳修齋
相對主義的問題——江天驥
中國哲學啟蒙的坎坷道路——蕭萐父
莊子超越精神賞析——李德永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與方法初探——段啟鹹
陰陽五行學說的歷史反思——蕭漢明
德國近代理性哲學和意志哲學的關係問題——楊祖陶
論恩格斯對唯物史觀的傑出貢獻——為紀念恩格斯誕辰190周年而作——朱傳棨
論實踐目標——胡壽鶴
《實踐論》《矛盾論》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雍濤
《周易》與21世紀——唐明邦
論說明、理解與反思——陳祖華
科學邏輯的研究綱領——張巨青
從相對論的建立看思想實驗——陳克晶
吸收和借鑑人類哲學文明成果與我國哲學的發展——徐瑞康
論信息化生產方式的產生與馬克思主義倫理的發展——陳楚佳
情緒智力辨析——肖靜寧
中國古代生命整體觀及其現代價值——程靜宇
我們的“物理學哲學研究”的核心理念——桂起權
論李約瑟的中國自然哲學觀——童鷹
整體結構實在論與科學合理性辯護——王貴友
試論萊布尼茨的現象主義與單子主義的內在關聯——對國際萊布尼茨研究中一個重大問題的回應——段德智 李文潮
環境美學的當代使命——陳望衡
一個自然主義者的非自然的批判
——論蒯因批判分析—綜合陳述區分的合理性——孫思
下 篇
邏輯證明與真理標準——陶德麟
實踐本體論——劉綱紀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範式——汪信硯
作為哲學家的羅莎·盧森堡——何萍
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科學”——陳立新
實踐論和辯證法的分離與統一——蕭詩美
重新理解馬克思對意識形態的批判——趙凱榮
論認識協作關係——姜錫潤
論馬克思市民社會理論的兩種邏輯——李佃來
老莊之道論及其異同——郭齊勇
現代大學哲學系的出現與20世紀上半葉中國哲學的開展——李維武
《老子》“道”論新探——田文軍
中國古代哲學對日本近代文化的影響——徐水生
言、心、道——戴震語言哲學的形上學追求及其理論的開放性——吳根友
《墨子·墨語》成篇時代考證及其墨家鬼神觀研究——丁四新
張載、呂大臨、康德與道德形上學——文碧芳
翻譯何以可能——朱志方
西方哲學中知識與信念關係探析——雷紅霞
伽達默爾的教化解釋學論綱——何衛平
中國佛學非本體的本體詮釋——麻天祥
當代道教主神的邏輯結構——宮哲兵
托馬斯難題:宗教信念的認知合理性是否可能——翟志宏
梅蘭芳的“表情”與“京劇精神”——鄒元江
感性的解放與美的發生——論馬克思關於美的本質和發生的思想——范明華
作為研究“應當規律”之學說的倫理學——論康德對休謨問題的回應——張傳有
朝向未來與立足當前——孟子與荀子人性論及其效應的比較考察——儲昭華
問題的哲學意涵——張掌然
中文語境下的“心理”和“心理學”——鐘年
編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