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中學奇葩校規:每周限花10元已執行10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漢中學奇葩校規
- 奇葩校規:每周限花10元
- 執行時間:10年
- 學校:洪山區英格中學
概述,內容,老師監管有妙招,吃飯點名查垃圾桶,合理消費防止攀比,
概述
學校校規管學風、管紀律、管考勤,但你聽說過校規管零花錢的嗎?洪山區英格中學就有這么一條校規,要求學生每周零花錢不超過10元上限,而且這條校規已經執行了10年之久!這樣的校規學生能做到嗎?老師用什麼辦法監督?家長們反映又如何呢?帶著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內容
近日,正忙著孩子“小升初”擇校的家長李女士致電本報熱線稱,她打聽到英格中學要求學生的零花錢每周不超過10元。“從沒聽說過這樣的校規呢,挺有趣的。”一周零花錢不超過10元,學生真能做到嗎?
該校七(3)班班主任彭靜告訴記者,去年新生剛入校時,班裡三分之二以上的學生,每周零花錢超過20元,極個別的每天能花20元。
學生夏喆的父母在外地做生意,給他的零花錢很多。他說,入學前幾個月一下課就買硬糖之類的零食吃,把嘴裡戴的萬元牙箍吃壞了3個,換牙箍時還特別疼。後來彭老師跟父母溝通,幫他代管零花錢,花錢要通過老師批,慢慢就控制下來了。“我現在每周也只花10元呢。”
小胖(化名)家庭環境一般。“剛開學時零花錢每周都有一百,那時一天喝四五瓶可樂,一天只在食堂吃一餐,餓了就吃泡麵。”後來經過老師勸導,他知道爸媽掙錢不易,而且吃泡麵很沒營養。現在,他也能很好地控制零花錢了。
該校5名班主任均表示,初一新生入學後3到6個月,八成學生能“達標”。
老師監管有妙招
吃飯點名查垃圾桶
為把學生愛吃零食的壞毛病糾正過來,老師們也想盡了辦法。
八(5)班班主任張秀丹,把教室後面的大垃圾桶,換成了只有四分之一大小的乳膠漆桶。“滿滿的大垃圾桶里,學生丟的垃圾多是零食袋。為此我告誡同學們,下課時我要檢查垃圾桶,並把大桶換成小桶,要求大家儘量少吃零食。”
為督促學生好好吃飯,初一上學期每個飯點,張秀丹都會到食堂給同學們“陪餐”,還專門安排一個同學點名。沒到食堂的學生,會被她約談。“孩子有多少零花錢,關鍵在家長。”九(2)班班主任王曉琳介紹,儘管多數家長能配合學校的規定,理解學校此舉是為了孩子好。但也有少數家長,總怕“孩子餓著”,給孩子塞很多零花錢。她的方法就是每次家長會都強調控制零花錢的重要性,“愛孩子不是體現在你給他多少錢,而是培養孩子養成讓他終身受益的良好習慣。”
八(5)班學生曾一銘的媽媽說,自己以前從不限制孩子的零花錢,曾一銘有時早餐錢攢起來買零食,長得特別瘦。後來老師找她談心後,她知道不能慣著孩子,曾一銘現在基本上不吃零食也不跟家長要零花錢了。
合理消費防止攀比
該校副校長張新華坦言,學校從10年前就制定了這一規定,每年新生入校時,都會將該規定以書面形式告知每位學生家長,並請他們配合。“主要是為了防攀比,引導學生正確消費。”他說,有些學生花起錢來大手大腳,容易引起攀比。同時校方觀察到,學生的零花錢主要用途是買零食,好多學生因此不好好吃正餐,導致營養不均衡。據了解,該校為寄宿制,所有學生三餐都在食堂吃,學校也有免費直飲水。學校提倡家長每周給孩子準備好水果、牛奶等有營養的食品帶到學校,零花錢是完全可控制的。
九(2)班學生蔡雲帆的爸爸說,父母溺愛孩子,孩子以後可能成為“啃老族”,到時候家長後悔就來不及了。他非常贊成學校的“校規”,能引導孩子養成節儉的美德,給他們傳達“父母的錢不能想怎么用就怎么用,要花錢還得以後自己掙”的正面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