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武安平調落子是“武安平調”和“武安落子”的總稱,武安平調和武安落子是河北省武安市獨有的兩個地方劇種,經常在一起演出,習慣上合稱武安平調落子。
武安平調俗稱大戲,約產生於明末清初,是河南懷調與武安地方民間音樂結合的產物(文化遺產網)平調的藝人多為武安縣農民,故平調主要採用武安話為基礎的韻白,有的戲,有的人物甚至完全用武安方言。無論是歷史故事戲或是民間故事和神話故事戲,鄉土氣息、民間文學色彩特別濃厚。《盤坡》中的王寶釧,經過農民藝術家的加工創作,不但表現出她那富貴不淫、貧賤不移的品格,更表現出她是一個潑辣、耿直,具有農民思想感情的農民婦女形象。武安方言的親切、風趣,處處流露出鄉土氣息,形成武安平調淳正樸實的風格。
武安落子原名蓮花落,清末由武安民間流行的“花唱”發展而來。武安落子的起源及發展,源遠流長。據明嘉靖年間的《武安縣誌》鄉土卷記載:“民谷樂曲,流溢甚廣,悲歌易葬通之。”這種民俗樂曲,就是當時在武安一帶流行的“翠月顫香”“打霸王鞭”之類的舞蹈唱曲,它是武安落子的雛形。最初,這種民間藝術沒有固定的格式,習慣在集體場合演唱,後來經過藝人的口傳、加工、整理、逐漸形成了具有固定曲調的落子腔。
文化特徵
唱腔
武安平調它屬於梆子腔系,曲腔悠揚,旋律流暢,風格獨特,有慢板、二八板、散板、流水板、栽板等板式。
武安落子其唱腔板式變化體,有慢板、高腔、娃子、悲腔、迷子等板式和腔調。有口語化說唱的特點,與當地方言結合緊密。
腳色行當
武安平調角色行當齊全,有紅生、小生、老生、配生、青衣、小旦、彩旦、老旦、大臉、二臉、三花臉、雜花臉等行當,合稱“四梁八柱”或“四生四旦四花臉”,其中以紅生、小生、旦、大臉為主角的戲最多。
武安落子角色齊全,主要分小旦、青衣、小生、小丑、老生等行,但分工不甚嚴格,有些行當常可兼演。
語言
武安平調的藝人多為武安縣農民,故平調主要採用武安話為基礎的韻白,有的戲,有的人物甚至完全用武安方言。無論是歷史故事戲或是民間故事和神話故事戲,鄉土氣息、民間文學色彩特別濃厚。
武安落子在語言上,使用武安口語,富有鄉風民謠餘音。表演藝術上既粗獷豪放又不失細膩,表現生活自然、逼真。形式上,短小活潑,曲調簡單,易懂好學。走路、趕會、勞動都能順口唱上幾句。
伴奏樂器
武安平調早期文場主要用二弦、軋琴、板胡等伴奏,後又增添了二胡、中胡、嗩吶、笛子等;武場除一般普通打擊樂器外,另有大鑼、大鐃、大鑔、戰鼓,稱為“四大扇”。
武安落子早期伴奏樂器只有鑼踏鼓,後陸續增添鑔、鈸、笛子、板胡、二胡、笙等。武安落子曲調優美,寬厚洪亮,鄉土氣息濃厚。
表演
武安平調的武打自成一格,粗獷豪放,帶有剽悍的民間武術氣概。表演中的念白以武安話為基礎,有的甚至完全使用武安方言,風格淳正樸實,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武安落子的表演不以武功和戲曲程式見長,而是將秧歌、高蹺等民間舞蹈和生活動作融於戲中,邊唱邊做,載歌載舞,在敘事中抒情,幽默風趣,活潑自如。
代表劇目
截至2006年,武安平調有傳統劇目兩百多個,影響較大的有《三進帳》《姚剛征南》《董家嶺》《天河配》《三上轎》《桃花庵》《朱彥榮弔孝》《鍘趙王》《司馬懿觀山》《敬德背鞭》《掃洪州》《奇男傳》《反冀州》《審馬榮》《訪姬昌》等。
截至2006年,武安落子有傳統劇目一百四十餘出,代表性劇目有《借笛笛》《呂蒙正趕齋》《老少換妻》《小過年》《借當》《藍橋會》《何文秀》《王小趕腳》《鬧驢》《跪花廳》《鬧書房》《機房訓子》《大上吊》《頂燈》《安安送米》等。
分布地區
武安平調落子流行地區是冀南、邯鄲、邢台、豫北安陽、新鄉、晉東南長治等地。經常活動地區是武安、涉縣、磁縣、邯鄲、永年、沙河、邢台、曲周、大名、成安、臨漳、安陽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武安平調落子影響深遠,與寧海平調、通化落子、上黨落子、內黃落子等聲腔之間存在血緣關係。其主要樂器二弦、軋琴在全國絕無僅有,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武安平調落子同時也是武安地區少有的成型劇種。
傳承現狀
1、平調落子各專業劇團受大氣候影響,自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開始步入低谷,工資沒有保障,人員流失過多,演出無法正常進行。
2、專業劇團服裝道具陳舊,傳統劇目和傳統演唱技藝瀕臨失傳。
3、專業劇團人才斷層,中年演員紛紛改行,青少年演員缺乏,後繼無人。
4、隨著一些平調落子老藝人的相繼去世,使許多珍貴的影像資料沒有保留下來,急需搶救這些資料。
如今,武安平調落子,已擁有職業半職業劇團一百多個,活躍在河北、山西、陝西等省許多城鎮、鄉村。
傳承人物
杜銀方,男,漢族,1942年生,河北省武安市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武安平調落子代表性傳承人。
陳淮山,男,漢族,1957年生,河北省武安市冶陶鎮冶陶村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武安平調落子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1945年,黨和政府從組織上充實和調整了武安落子劇團的陣容,先後抽調名演員李秀奇(藝名自鳴鐘)、魏鴻昌、張英奇、路鴻禎、郭文武(藝名羅鍋紅臉)等到劇團工作,對武安落子進行傳承。
1949年,河北省邯鄲專區曾對武安平調、落子兩個劇種進行了重點扶植,先後派遣一批新文藝工作者和戲曲專業幹部到邯鄲地區平調劇團,對平調落子的劇目和音樂進行挖掘整理。
1958年邯鄲地區戲校專門開設了平調落子班,培養了房志彬、李淑蘭等一批新演員。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01年,《送閨女》獲得全國第十一屆“群星獎”的金獎。
2007年,杜銀方主演的《二嘎蛋還鄉》獲得了第十四屆“群星獎”的大獎。
社會活動
1954年,武安縣人民劇團,在省劇目組、省音工組大力輔導下,以平調《兩狼山》《天仙配》和落子《借鬈鬈》《鎖不住的人》,參加河北省首屆戲曲匯演,獲得三個劇本獎、兩個音樂獎、一個導演獎、一個演出獎、一個龍套獎。
1959年現代戲《高山流水》和傳統戲《盤坡》《端花》,參加河北省第二屆戲曲匯演,受到大會好評。
1962年前後,大型現代劇《李雙雙》改編為落子戲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