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茶博園

武夷山茶博園

武夷山茶博園位於大王峰對面,總體分為景觀園區、地下廣場、山水實景演出觀賞區、茶博館和遊人服務中心等五個部分。茶博園設有南北兩道入口,北入口以仿漢代子母闕鏤雕景牆為標誌,而南入口則以仿清式牌坊為大門。景觀園區茶魂廣場平面呈葉片形,邊緣用暗紅色花崗岩鑲嵌,寓意大紅袍的“三紅七綠”。廣場前端一座茶樹狀屏風上書有著名辭賦家雪川所作的“大紅袍賦”,屹立於後部的是“武夷三聖”--神農、彭祖、武夷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夷山茶博園
  • 外文名:The Wuyi Mountain Tea Garden
  • 地點:武夷山市
  • 總面積:面積約7.8萬平方米的園區里
基本介紹,名人,武夷三聖,茶魂廣場名人,對聯,清式牌坊,御茶園,鬥茶廊,

基本介紹

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作為世界文化、自然遺產的武夷山不僅山水鐘靈、人文薈萃,茶文化也博大精深、獨樹一幟,在中華茶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值第二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召開之際,武夷山市為銘記先民們的豐功偉績、加深遊客對武夷茶的了解,特在這度假區南端的九曲溪畔興建了一座融于山水之中的茶文化大觀園,力求奉獻給遊客們一部立體的畫卷、形象的史詩!
茶博園總體分為景觀園區、地下廣場、山水實景演出觀賞區、茶博館和遊人服務中心等五個部分。
在這面積約7.8萬平方米的園區里,集中展示了武夷茶悠久的歷史、神奇的傳說、精深的工藝;以“濃縮武夷茶史,展示岩韻風姿”為設計主題,通過歷代名人的記敘、歷史畫面的再現、茶藝的互動表演,讓大家領略到武夷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誘人的岩骨花香!
一.入口
茶博園南入口
茶博園設有南北兩道入口,我們目前所在的北入口以仿漢代子母闕鏤雕景牆為標誌,而南入口則以仿清式牌坊為大門。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據考,漢代是武夷茶最早見於歷史的時期,而清代則是烏龍茶誕生、發達的時期。以漢代和清代的標誌性建築作為入口,有利於加深人們對武夷茶文化歷史的記憶。
二.茶魂廣場
茶魂廣場
茶魂廣場平面呈葉片形,邊緣用暗紅色花崗岩鑲嵌,寓意大紅袍的“三紅七綠”。廣場前端這座茶樹狀屏風上書有著名辭賦家雪川所作的“大紅袍賦”,屹立於後部的是“武夷三聖”--神農、彭祖、武夷君。
兩側環立的是歷代與武夷茶有著不解之緣的十四位名人:唐代的陸羽、孫樵、徐夤;宋代的范仲淹、蘇軾、朱熹、白玉蟾;元代的高興、杜本;明代的陳鐸、釋超全;清代的董天工;近現代的連橫.吳覺農等。
廣場中部,蜿蜒如龍的 “九曲溪”在靜靜地流淌;溪邊星羅棋布地排列著著象徵武夷山三十六峰的景石;兩側地面刻著“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的聯句和朱熹的九曲棹歌。這一切所要體現的是“武夷山水一壺茶”的深遠意境。
三.岩茶史話
岩茶史話入口
岩茶史話園區分為“遠古的記憶”、“漢晉遺存”、 “盛唐佳話”、 “兩宋風采”、 “元代御茶園”、“ 明代散茶”、“ 清代烏龍茶”、“ 民國茶業科研基地”、 “當代武夷茶的新崛起”等9個片區。選取與武夷茶文化密切相關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文獻和詩詞歌賦,以濃縮、特寫、實景陳列的手法,集中展示武夷茶悠久的歷史、博大的文化、精深的工藝。
從遠古的記憶到“漢晉遺存”,蘊含著茶鄉古老的歷史;“晚甘侯”、“ 蠟麵茶”傳頌著盛唐佳話;鬥茶、分茶顯示了兩宋風采;“御茶園”、喊山台記錄著元明時期的亮點;烏龍茶在清代崛起,大紅袍在現代閃光。。。。。。一部岩茶的史話,凝聚著武夷茶文化的精髓,激盪著岩韻的風姿。
(一)遠古的記憶
關於茶的起源,武夷山有很多優美的傳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彭祖率彭武、彭夷開發武夷山,首創茶園;古越的首領武夷君被世人喻為地仙,以乾魚和茶供奉。遠古的記憶,撲朔迷離,卻又耐人尋味。
(二)漢晉遺存
秦漢時期,武夷山為閩越所居,在城村閩越王城遺址出土的眾多茶具表明:飲茶之風在漢代的閩越族中就已盛行。大詩人蘇東坡的一篇葉嘉傳,講述了漢武帝與武夷茶的故事。關於東晉王肅品飲“森伯”的記敘,給我們留下了探尋早期武夷茶名稱的蛛絲馬跡。
(三)盛唐佳話
大唐盛世,是武夷山茶文化的第一個興盛時期。通過文人墨客的詠誦,“晚甘侯”、“ 蠟麵茶”、“擂茶”等武夷名茶贏得了世人的青睞,連茶聖陸羽晚年也慕名前來。據傳,茶神盧仝的《飲茶歌》亦為武夷茶而作。
唐代的餅茶和擂茶今已無存,但其傳統工藝卻在武夷山代代相傳。
(四)兩宋風采
岩茶史話入口
岩茶史話園區分為“遠古的記憶”、“漢晉遺存”、 “盛唐佳話”、 “兩宋風采”、 “元代御茶園”、“ 明代散茶”、“ 清代烏龍茶”、“ 民國茶業科研基地”、 “當代武夷茶的新崛起”等9個片區。選取與武夷茶文化密切相關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文獻和詩詞歌賦,以濃縮、特寫、實景陳列的手法,集中展示武夷茶悠久的歷史、博大的文化、精深的工藝。
從遠古的記憶到“漢晉遺存”,蘊含著茶鄉古老的歷史;“晚甘侯”、“ 蠟麵茶”傳頌著盛唐佳話;鬥茶、分茶顯示了兩宋風采;“御茶園”、喊山台記錄著元明時期的亮點;烏龍茶在清代崛起,大紅袍在現代閃光。。。。。。一部岩茶的史話,凝聚著武夷茶文化的精髓,激盪著岩韻的風姿。
(一)遠古的記憶
關於茶的起源,武夷山有很多優美的傳說:“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彭祖率彭武、彭夷開發武夷山,首創茶園;古越的首領武夷君被世人喻為地仙,以乾魚和茶供奉。遠古的記憶,撲朔迷離,卻又耐人尋味。
(二)漢晉遺存
秦漢時期,武夷山為閩越所居,在城村閩越王城遺址出土的眾多茶具表明:飲茶之風在漢代的閩越族中就已盛行。大詩人蘇東坡的一篇葉嘉傳,講述了漢武帝與武夷茶的故事。關於東晉王肅品飲“森伯”的記敘,給我們留下了探尋早期武夷茶名稱的蛛絲馬跡。
(三)盛唐佳話
大唐盛世,是武夷山茶文化的第一個興盛時期。通過文人墨客的詠誦,“晚甘侯”、“ 蠟麵茶”、“擂茶”等武夷名茶贏得了世人的青睞,連茶聖陸羽晚年也慕名前來。據傳,茶神盧仝的《飲茶歌》亦為武夷茶而作。
唐代的餅茶和擂茶今已無存,但其傳統工藝卻在武夷山代代相傳。
(八)民國茶業科研基地
民國前期,武夷茶仍處於發展和走俏階段,年銷量達45萬斤。由於受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日本入侵的影響,戰事頻繁,銷路不暢,嚴重影響了武夷茶的生產、行銷,武夷茶一度處於谷底狀態。
抗戰時期,隨著“福建示範茶廠”、“中央茶葉研究所”的內遷,武夷山成了中國茶葉研究和茶葉專業人才薈萃的勝地。據《中國農業百科全書》載,當代“中國十大茶人”就有其六在此從事茶葉工作,對武夷茶的傳承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九)當代武夷茶的新崛起
建國初期,茶山以戶經營,後以互助組形式生產製作,使武夷岩茶恢復發展很快。1958年總產達30萬斤,比建國前的1948年增長20多倍。由於受三年自然災害和左的路線影響,茶山疏於管理,有的廢茶改田,1959至1978年的20年間,年產最多的年份才65萬斤,增長十分緩慢。
改革開放後,農村實行包產到戶,極大地調動了茶農的生產積極性,政府加強了領導,加大了對茶葉生產扶持,在出口和內銷上加強引導,促進了武夷茶的迅速崛起和發展,使之傲立於中國茶葉之林。
四.大紅袍廣場
這是一個面積約5000平米、可容納3000人的集會廣場,主席台可容180人就座。廣場中部長約45米的流水地刻上,刻有“茶史大事記”,從這裡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華茶文化的發展脈絡。廣場地面用紅色花崗岩鑲嵌的“大紅袍”三字從飛機上都能清楚地看到。“岩骨花香”四字,突出了以大紅袍為代表的武夷茶的主要特點。
五.奇茗傳說
丹山碧水多詩意,岩骨花香富傳奇。武夷山民間流傳著不少有關岩茶的傳說與故事,如大紅袍的傳說、烏龍茶的傳說等。這些質樸而優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無論從歷史角度還是從民間文學的角度看都是極有價值的。 
1.神鳥送來奇種籽
一年初秋,武夷山遭遇了百年不遇的乾旱,莊稼絕收,民不潦生。絕望之際,天上飛來一隻金鳥,吐出一顆亮晶晶的綠珠子。珠子鑽入土中,立即發芽、抽葉,長成了一棵茶樹。接著,茶樹開花、結籽。一陣清風將茶籽撒遍了整個武夷山。霎時,漫山披綠,生機盎然。人們以茶充飢,頓覺神清氣爽,病也一天天好起來,大家心懷感激,給茶樹起名叫“菜茶”。由於是神鳥含來的種子,人們又叫它為“奇種”。 
2.秀才飲露中狀元
很久以前,有個秀才上京趕考,路過武夷山時,病倒在路上,被永樂禪寺方丈用茶湯治好。後來秀才得中狀元,特來武夷山答謝救命之恩,並解下狀元紅袍披在茶樹上。臨別,老方丈送了一包新制的茶葉給他。狀元回到京城,恰逢皇后病重,他用茶湯治好了皇后的病。皇上大喜,親自到武夷山九龍窠,舉行隆重的賜封“大紅袍”盛典。從此,大紅袍名聲大震,成了“茶中之王”。
3.羅漢善心獲雞冠
一天清晨,武夷慧苑寺的“笑臉羅漢”圓慧荷鋤來到焰崗茶園鋤草,突然看見一隻兇猛的山鷹要捕捉白錦雞的幼子,白錦雞奮力反抗,被山鷹擊傷。羅漢揮鋤趕走山鷹,救下了小錦雞,但雌白錦雞卻因傷勢過重而死,圓慧把那白錦雞埋在茶園裡。
第二年春天,埋錦雞的地方居然長出一株與眾不同的茶樹來。淡淡的葉子,綠中帶白,片片往上捲起,形似雞冠。羅漢採下一些茶葉,精心製作後用開水沖泡,一股清幽的蘭花香氣,非常獨特,飲下令人心曠神怡。笑臉羅漢將其呼為白雞冠。
4.袁枚品茗得真味
清代大詩人袁枚,一生嗜茶,為寫《隨園食單》中的《茶酒單》,他遊歷各地,嘗遍各種名茶,並一一記載下來。乾隆五十一年,年逾古稀的袁來到了武夷山幔亭峰上的天游寺,寺僧以武夷茶相待。那清芬撲鼻,舌有餘甘的岩茶,消除了他先前對武夷茶“茶味濃苦,有如喝藥”的印象。事後他寫道:“。。。。。。龍井雖清,而味薄矣;陽羨雖佳,而韻遜矣,頗有玉與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猶未盡。
5.老伯無意得烏龍
武夷山清源岩上住著一個採藥老人倪老伯,家中養有幾隻老母雞。老母雞下的蛋常常被黒蛇偷食。一天,倪老伯用鵝卵石換下雞蛋,黒蛇吞下後腹內漲鼓鼓的,艱難地蠕動著,游到一株茶樹旁,將身子緊緊地繞著樹幹,來回蠕動,隨後又仰頭吃起樹葉來。大概過了半個時辰,黑蛇腹內的鼓漲物就消失了。老伯見後大為驚奇,以他多年採藥的經驗,斷定這茶葉能療瘀化實。於是,採回一些茶葉,製成黑中帶褐色的香茶。給病人一試,果然茶到病除。因其發現與黑蛇有關,就將這種茶名為烏龍茶。
6.仙女散花天游峰
王母娘娘召集眾仙在武夷山玉皇樓宴會。茶花仙子因流連於九曲溪美景而遲到,王母大怒,罰她為眾仙遞送百花,並說回到天庭後再跟她算帳。宴畢,仙子抱著花束,隨眾仙回去。路經天游蜂時,峰下陣陣歡歌笑語引起了她無限感概聲聲。她想:我不能生在凡塵,也要為人間增添春色。於是便將要帶回天宮的茶花向天游峰撒去。霎那間,一片片雪白的花瓣,紛紛揚揚落到山壠溪邊,變成了一株株枝葉繁多、開滿了小白花的茶樹,十分美麗。從此,人們就把天游峰下這種名叢稱為“仙女散花”。
7.老翁茶洞遇仙人
武夷山九曲溪畔住著一位以採藥治病為生的老翁,他心地善良、樂於助人,村里人對他十分尊敬。一天,老翁為治村里流行的疾病,冒著烈日,爬上伏虎岩去采吊蘭花,失手摔下山澗,在岩洞旁暈了過去。隨著一聲鶴鳴,一位仙人跨鶴飛來,用葫蘆瓶里的仙茶露將他救醒。臨別,又送他一株仙茶,並授予他剪枝培育之法。老翁按仙人指點,把茶樹栽在洞前,又用剪枝法培育出了一大片茶園。人們為了讓後人記住這件事,就在此刻下“茶洞”二字。
8.秀堂巧名不知春
有個叫寒秀堂的書生,平生愛茶如命。一天,他慕名來到武夷山訪茶,不巧清明、穀雨已過,春茶採摘已畢,甚為掃興。無奈中,他漫步到天游峰下,忽聞到一股似蘭又似桂的奇香。順著香味走去,發現在一個岩洞旁長著一株鬱鬱蔥蔥、新芽初露的大茶樹。秀堂忍不住感嘆地說:“春過始發芽,真是不知春哪!”。
話音剛落,傳來一陣笑聲,回頭一看,原來是個穿紅衣的茶姑走了過來。茶姑笑吟吟地說: “哎呀,我年年到此採茶,始終不知其名,剛才聽先生給茶樹起了個不知春的美名,真好,謝謝先生。”秀堂靦腆地說: “小生不過隨口說說而已,既然姑娘喜歡,就管它叫‘不知春’吧!”
六.茶藝展示中心
 茶博園的地下,是面積約1.4萬平方米的茶藝展示中心。這裡將是武夷山茶藝展示、茶文化交流的中心。
七.山水實景演出觀賞區
 茶博園的西南部,為濱臨九曲溪與崇陽溪匯流之地。這裡近仰大王峰,遠眺玉女峰,為觀賞山水實景演出的絕佳場所。

名人

武夷三聖

神農,在民間傳說中被尊為中華民族的祖先,他不僅是傳授人類播種五穀的農業祖先,也是最早發現茶葉的人。古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傳說。
彭祖,傳說中的養生家,顓頊的玄孫。帝時,因進獻雉羹,獲封彭城帝時,他從師尹壽子,學得真道,遂隱居武夷山。相傳其率彭武、彭夷二子在武夷山教人開墾荒地,種植糧棉、花果、茶葉,挖井取水,被後人奉為武夷山的開山鼻祖。
武夷君是荒蠻時代居住武夷山中的部落首領,據考為越國始祖無餘君。漢武帝在朝廷的郊祀盛典中,把武夷君封為十大神仙之第五位,享受朝廷郊祀達79年之久。此後,道教奉其為地仙,歷代朝廷對武夷君也屢祀不輟。

茶魂廣場名人

1.孫樵:(唐)字可之,關東人。篤於學,工散文。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登進士第,授職方員外郎、上柱國,為監管國家戡界、繪製地圖的官員。其在《送茶與焦刑部書》中寫道:“晚甘侯十五人,遣侍齋閣。此徒皆請雷而摘,拜水而和。蓋建陽丹山碧水之鄉,月澗雲龕之品,慎勿賤用之!”從此,“晚甘侯”遂成為武夷茶最早的茶名。
2. 徐夤:(唐)字昭夢,福建莆田人,乾寧進士,授秘書省正字。其所著《尚書惠蠟麵茶》,是武夷山最早的茶詩,至今已1100多年。詩云:“武夷春暖月初圓,採摘新芽獻地仙。飛鵲印成香蠟片,啼猿溪走木蘭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輕涵翠縷煙,分贈恩深知最異,晚鐺宜煮北山泉。”
3. 陸羽 :(唐,733-804年),字鴻漸,一名疾。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聞名於世,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 “茶神”。晚年慕名來到武夷山,寫有《武夷山記》一文。
4.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字希文。蘇州吳縣(今屬江蘇)人。文章和詩詞俱脫俗超凡,有《范文正公文集》傳世,散文《岳陽樓記》更被喻為千古名篇。其所寫《和章岷從事鬥茶歌》,生動地描寫了宋代武夷山鬥茶的盛況,在華夏茶文化史上著有重要價值。
5.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南宋高宗朝贈太師,追諡號“文忠”,豪放派代表人物,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 》等。其所寫《葉嘉傳》是以擬人化手法記述武夷茶的一篇佳作;其《荔枝嘆》詩,說明宋代建州貢茶包含武夷茶品,是武夷山茶史的重要數據。
6. 朱熹:(1130-1200年)宋代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朱熹一生與武夷山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他一生中有50來年是在武夷山度過的。其詠武夷山的詩有50多首,其中尤以《九曲棹歌》最為精彩。在講學、著述之餘,他還背著竹簍上山採茶、親自煮茶,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茶灶》詩。
7. 白玉蟾:(1194~?)南宋道士,金丹派南宗第五祖。本名葛長庚,字如晦、白叟,號海瓊子、武夷散人。祖籍福清,生於瓊州,19歲時尋師訪道來到武山,定居于山中止止庵。一生嗜茶,其所寫《武夷茶》詩 “仙掌峰前仙子家,客來活火煮新茶。主人遙指青煙里,瀑布懸崖剪雪花。”尤為世人喜愛。
8. 高興:(元)蔡州(今河南汝南)人。至元十六年任浙江行省平章時路過武夷山,監製“石乳”茶數斤獻與宮廷,深得皇上賞識。至元十九年,又命崇安縣令親自監製貢茶,大德五年,其子高久住任邵武路總管,就近到武夷山制貢茶。次年,在武夷山九曲溪南畔設立了皇家焙局,每年精製龍鳳團餅,直送京城,稱為“御茶園”。從此,武夷茶正式成為朝廷貢品。
9.杜本:(1276~1350),字伯原。元代文學家、理學家。江西臨江(今清江縣臨江鎮)人。學識淵博,尤精皇極之旨,著有《四經表義》、《六書通編》、《十原》、《清江碧嶂集》等。晚年在武夷山隱居30餘年,對武夷茶情有獨鐘,寫有《詠武夷茶》詩。
10.陳鐸:(1469~1507),字大聲,號秋碧,明散曲家。邳州(今江蘇睢寧西)人。能詩詞,善作畫,散曲尤有名,人稱“樂王”。著有《秋碧樂府》、《梨雲寄傲》、《滑稽餘韻》、《陳大聲樂府集》等。其散曲[中呂·小梁州·茶鋪]對武夷茶推崇備至。
11.釋超全:(1627-1712),字疇生,號夢庵。同安人。俗姓阮,名旻錫,曾櫻門人,棄諸生,自稱輪山遺納。性嗜茶,康熙間至武夷山天心永樂禪寺為茶僧,制茶品茗,傳習茶藝。著有《海上見聞錄》2卷、《幔亭游詩文》一卷。其所作《武夷茶歌》,是研究茶葉發展史的重要史料。
12.董天工:字村六,號典齋。福建武夷山人,性愛山水,功於詩文。清乾隆初,其在山東觀城任知縣時,因母去世,辭官回家守孝,居住於九曲溪畔的流雲書屋。其間,不辭勞苦,翻閱古籍,實地踏勘,終於在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編成24卷《武夷山志》,集歷代夷山志之大成,為世所重,其間多有輯錄武夷茶詩文。
13.連橫:(1878-1936)字武公,號雅堂,又號劍花。為今台灣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的祖父。撰有《台灣通史》、《台灣語典》、《台灣考釋》、《大陸詩草》等,有台灣的太史公之稱。他一生嗜茶,對武夷岩茶頗有研究。在《台灣通史》中記載了武夷茶種傳到台灣之史實。
14.吳覺農:(1897—1989),上虞豐惠鎮人。著名農學家、茶葉專家,我國現代茶業的奠基人。所著《茶經述評》是當今研究陸羽《茶經》最權威的著作,被譽為當代“茶聖”。1942年,在武夷山首建了中國第一座茶葉研究所,為發展我國茶葉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

對聯

清式牌坊

揮六六奇峰巨筆 大書岩韻
列三三曲水長廊 細品茗香 戊子孟秋何澤宇題
石乳生香 碧水丹山歸翰墨
清泉載月 茶煙佛理入禪機 商丘周淑梅
龍吟禪寺 心清自有真經在
雀舞梅溪 茶好當然貴客來 戊子孟秋賴志勤題
帆影駝鈴,萬里蔥蘢斯起點,
茶魂岩韻,千秋馥郁此根基 東莞王麗君

御茶園

仁德天承,腴雲甘露滋三聖
鳳儀仙賦,碧水丹霞第一家 桃源張季璞
竹蔭遮園天映綠
仙芽醉客水流幽 泉州李惠蘭
仁心德澤,甘泉迸涌承天露
鳳餅龍團,奇茗飄飛跋翼香 泰興徐林
一杯碧茗能明目
四季清泉可養神 南昌秦曉彪

鬥茶廊

名士鬥茶 閒逸味中 得名如晉位
高僧品水 性情香里 取勝若飄仙 衡陽米蘭
崇安市上 農商爭鬥韻
九曲溪邊 士女戲分茶 瀚卓巴山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