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胡遠揚(原武漢大學生命科學 武漢武大綠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運營總部學院院長)、尹宜農、朱應、鄔開朗等多人於1999年3月共同創建。公司自成立之初,便與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結成了科研戰略合作聯盟。
基本介紹
- 公司名稱:武漢武大綠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成立時間:1999年3月
- 成就:2001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等
- 企業準則:言必信、行必果、果必勝
公司簡介,企業榮譽,專家團隊,企業文化,綠洲之歌,
公司簡介
2011年4月,武漢大學、武大綠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聯合研發中心在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正式掛牌,該中心的成立為武漢武大綠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和發展動力。與此同時,公司還與華中農業大學、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武漢市蔬菜科學研究所等國內頂級生物科研院所簽定了長期合作協定。
在加強與各大科研機構合作的基礎上,公司還組建了以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特聘教授朱應為首的,包括多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科學家顧問團隊。其中,兩位專家曾參與昆蟲病毒農藥行業標準的起草,一位專家為昆蟲病毒農藥行業標準的評定人之一。
雄厚的科研實力打造了無可挑剔的生防產品。公司產品涵蓋水稻、蔬菜、茶葉、棉花、小麥、瓜果、森林和城市衛生害蟲防治等多個領域。其中,7項產品為自主創新、世界領先。公司產品綠色環保,高效安全,是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系統指定使用產品,是全國有機食品基地、綠色食品基地、出口農產品和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的重點推廣與首選生物農藥產品。在農業部向全國推薦的6個微生物農藥中,武大綠洲獨占5個。
十多年市場競爭的洗禮,武大綠洲已發展成為國內昆蟲病毒新型生物農藥產業中產品種類最多、覆蓋範圍最廣、生產能力最大的標桿型企業。公司目前承擔了國家發改委“年產5000噸昆蟲病毒新型生物農藥產業化”項目,該項目同時也是國家科技部“十二五農村領域國家科技計畫863項目”。
武大綠洲對推動我國生物農藥產業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備受社會肯定,先後被評為“湖北省高新技術企業”、“守契約重信用企業”、“湖北省農業園區十強企業”、“湖北省重點培育企業”、“湖北省農業科技創新示範企業”、“中國農藥企業最具競爭力100強”、“湖北功勳企業”、“農民放心農資企業”、“農資質量信得過企業”等。
2012年6月,深圳銀星集團對武漢武大綠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注資1億元人民幣,共同致力於發展我國綠色農藥事業。在資本槓桿的撬動下,公司進一步加大了研發力度,開發生物農藥新品種,增強綠色防控實力,拓展綠色食品示範基地,從而打造以生物農藥為主導、綠色防控技術為支柱的綜合防治體系,為發展綠色經濟,建設兩型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p>
企業榮譽
2001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
2001上海國際工博會銅獎
2008武漢自主創新產品認定證書—滅蟑餌劑
2010中國農藥企業最具競爭力100強
2012中國生物科技創新成果獎
2011農民放心農資企業
2011武漢十大科技專項示範項目
2012光谷先進單位
2012武漢十佳農業科技企業
2012中國生物科技誠信與質量管理傑出企業</p>
專家團隊
面對產業多元化發展的大趨勢和市場對更多、更全面的新型生物農藥日益迫切的需求,武大綠洲大力加強了自主研發力度,組建起超大規模的科學家顧問團隊,以靈活多變的合作形式引進智力資本,網羅國內頂級專家,旨在凝聚全國生物科研之合力,共創我國綠色防控事業的輝煌明天。已出版專著和教材七部,其中《外國菸草昆蟲、區系及害蟲綜合治理》被國家出版總署列為當代重要科技著作。在國內、外刊物上已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曾獲輕工部、湖北省人民政府、武漢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4項,其中《湖北省蘆葦害蟲綜合治理的研究》被收錄入由新華社編輯出版的《世界優秀專利、技術精(中國卷)選》曾獲教學質量優秀一等獎、教學管理優秀工作者獎。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曾被武漢市人民政府聘為經濟、技術諮詢專家。入選《共和國專家成就博覽》,《中國當代科學家、發明家大詞典》、《中國高等教育專家名典》。1972.3-1975.9 公安雷洲公社新建村務農,歷任農民技術員、生產隊長;1975.10-1978.10 公安縣雷洲公社農業科技研究所工作,任農業技術員,主要從事土壤普查工作;1976.8-1978.10 公安縣雷洲微生物廠任技術員,從事微生物農藥、微生物肥料、昆蟲病毒的生產、發酵等技術工作,是“5406”放紅菌肥料、“7216”蘇雲金桿菌、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的主要技術負責人;1978.11-1979.3 公安縣北閘區生物防治站工作,任副站長全面負責生物防治技術工作。
1979.4-1981.1 武漢大學病毒系進修昆蟲病毒學;1981.2-至今 武漢大學破格錄用,從事昆蟲病毒套用研究工作,從事了從健康蟲飼養、病毒增殖技術、病毒分離純化、形態特性鑑定、昆蟲病毒的生物測定藥效實驗,病毒對理化因子的穩定性等一系列套用研究工作,獨創了昆蟲病毒野外規模化生產技術、解決了病毒產業化的技術問題。從實驗員、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尹宜農參與了病毒學系所有病毒成果的昆蟲病毒套用研究工作;1985.8-1986.10 參加職工高中文化補習班畢業;1999.10-2001.9 參加化中農業大學本科學習。30多年以來,劉炎明經常深入茶區,把我省各茶區、福建部分茶區的茶樹主要病蟲害發生種類、天敵優勢種類及發生規律進行了調查和研究。經多年的研究、試驗、示範、推廣,基本上建立了茶樹主要病蟲害的防治體系。
30多年以來,主持參加了10多項課題,其中茶小捲葉蛾顆粒體病毒、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茶毛蟲核型多角體病毒、有機茶研究、無公害茶的套用研究獲得了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參加編寫專業書五部;在各類刊物上發表論文40多篇。
2012年2月退休歡送會上,果茶所周金香所長對劉教授有一個這樣的評價:“劉老師一生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甘當人梯,在茶樹植保事業上,做出了很大貢獻。自參加工作以來,曾先後六次被評為湖北省農科院先進工作者。”現在退休來到武大綠洲公司,劉教授表示願意和廣大同仁一道把我公司的綠色防控、生物產品做強做大,再貢獻他的力量。,1982.9-1986.7就讀武漢大學生物系微生物學專業,獲學士學位;1998.9-1999.7獲武漢大學生科院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專業碩士研究學位。2002.9-2005.12於武漢大學生科院生物技術系醫學病毒研究室攻讀,獲博士學位。2007.7-2010.8 取得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博士後。
1986.7-1993.10武漢大學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從事胺基酸研究工作。1993.10-2002.8武漢大學生科院從事昆蟲病毒套用研究。2002.9-2007.7武漢大學生科院從事醫學病毒、抗病毒藥物研究。 2007.7-2010.8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從事病毒蛋白與宿主受體蛋白相互作用及蛋白晶體結構研究。2010.9-現在 武漢大學生科院從事醫學病毒、抗病毒藥物研究。曾先後主持和承擔國家科技攻關、攀登計畫、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重點研究項目三十餘項。首次在我國系統研究了世界性麥類毀滅性害蟲麥種蠅的發生規律和防治關鍵技術,是主張我國植物保護數理統計學應自成體系的創導者之一。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昆蟲學報、植物保護學報、植物保護、生物安全學報副主編;Insect Science、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中國農業科學、套用昆蟲學報、環境昆蟲學報編委。
目前主要從事昆蟲毒理學研究,特別注意害蟲抗藥性以及IPM中化學防治和其他防治技術協調研究。多次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並主持或參加了國家“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農業主要病蟲害抗藥性監測與治理攻關項目以及國家重大基礎研究(973項目),發表有關論文和著作60餘篇(部)。,60年代開創茶葉農殘研究,提出各類農藥在茶樹上降解規律和預測模型、18項國標和5項部標。 其實驗室被歐盟確認為中國茶出口唯一認可檢驗機構。 三年內將全國茶葉農殘超標率由80%降至20%,對我國茶業發展有突出貢獻。,1981年畢業於湖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獲農學學士學位,1986年被中國農業大學授予農學碩士學位。1995年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病理系,獲博士學位。
自從2002年入選中國農科院藥物工程微生物學科一級崗位傑出人才以來,邱教授在蛋白質生物農藥的研究工作中,先後承擔和參加了國家“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和農業部行業專項等項目課題,有關研究已申報和獲國家發明專利5項,發表論文十餘篇,出版專著兩部。
邱教授目前已從稻瘟菌、鏈格孢菌、灰黴菌、輪枝菌等多種病原真菌中分離純化了多種蛋白激發子,克隆了多個蛋白激發子基因,並進行了基因的原核和真核表達研究,還通過園二色譜、核磁共振、小角散射、X-射線衍射、同源建模等技術和手段解析了蛋白質晶體結構,獲得了激活蛋白PeaT1完整的二聚體結構模型。目前,該團隊所研究的真菌源激發子“3%極細鏈格孢激活蛋白可濕性粉劑”已獲得農業部農藥臨時登記證。主要從事蔬菜害蟲抗藥性研究、蔬菜害蟲治理、新農藥創製及農藥登記試驗等工作。
主持各類科研項目10多項,發表學術論文90餘篇,完成室內外農藥登記試驗2000多項,主編與參編書藉6部,獲市以上科研成果10項,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市科技進步三等3項。,1983年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1990年任湖北農科院果樹茶葉研究所茶葉研究室副主任,1992年兼任茶葉加工試驗廠廠長,1997年任茶葉研究室主任,2000年任湖北英山縣科技副縣長,2003年任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茶葉研究所副所長。
從事茶葉科研、技術推廣、管理工作達25年,在茶葉科研及產業領域取得了突出成績,為農村脫貧致富、促進全省茶葉產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組織和主持制定了《綠色食品——鄂茶一號病蟲防治技術規程》、《英山雲霧茶》等湖北省地方標準。 發表論文專著數十篇,曾榮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湖北省技術發明三等獎。50年來始終堅持在科研教學第一線,其培育出的“紅蓮型”雜交水稻與袁隆平的“野敗型”齊名,被冠以“東方魔稻”的美稱,在全球大面積推廣種植。
榮獲國家發明二等獎、自然科學三等獎、袁隆平農業科技獎等多項獎勵;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973”計畫先進個人、“改革開放30年,影響湖北30人”等多項榮譽稱號。
</p>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曾被武漢市人民政府聘為經濟、技術諮詢專家。入選《共和國專家成就博覽》,《中國當代科學家、發明家大詞典》、《中國高等教育專家名典》。1972.3-1975.9 公安雷洲公社新建村務農,歷任農民技術員、生產隊長;1975.10-1978.10 公安縣雷洲公社農業科技研究所工作,任農業技術員,主要從事土壤普查工作;1976.8-1978.10 公安縣雷洲微生物廠任技術員,從事微生物農藥、微生物肥料、昆蟲病毒的生產、發酵等技術工作,是“5406”放紅菌肥料、“7216”蘇雲金桿菌、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的主要技術負責人;1978.11-1979.3 公安縣北閘區生物防治站工作,任副站長全面負責生物防治技術工作。
1979.4-1981.1 武漢大學病毒系進修昆蟲病毒學;1981.2-至今 武漢大學破格錄用,從事昆蟲病毒套用研究工作,從事了從健康蟲飼養、病毒增殖技術、病毒分離純化、形態特性鑑定、昆蟲病毒的生物測定藥效實驗,病毒對理化因子的穩定性等一系列套用研究工作,獨創了昆蟲病毒野外規模化生產技術、解決了病毒產業化的技術問題。從實驗員、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尹宜農參與了病毒學系所有病毒成果的昆蟲病毒套用研究工作;1985.8-1986.10 參加職工高中文化補習班畢業;1999.10-2001.9 參加化中農業大學本科學習。30多年以來,劉炎明經常深入茶區,把我省各茶區、福建部分茶區的茶樹主要病蟲害發生種類、天敵優勢種類及發生規律進行了調查和研究。經多年的研究、試驗、示範、推廣,基本上建立了茶樹主要病蟲害的防治體系。
30多年以來,主持參加了10多項課題,其中茶小捲葉蛾顆粒體病毒、茶尺蠖核型多角體病毒、茶毛蟲核型多角體病毒、有機茶研究、無公害茶的套用研究獲得了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參加編寫專業書五部;在各類刊物上發表論文40多篇。
2012年2月退休歡送會上,果茶所周金香所長對劉教授有一個這樣的評價:“劉老師一生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甘當人梯,在茶樹植保事業上,做出了很大貢獻。自參加工作以來,曾先後六次被評為湖北省農科院先進工作者。”現在退休來到武大綠洲公司,劉教授表示願意和廣大同仁一道把我公司的綠色防控、生物產品做強做大,再貢獻他的力量。,1982.9-1986.7就讀武漢大學生物系微生物學專業,獲學士學位;1998.9-1999.7獲武漢大學生科院生物化學及分子生物學專業碩士研究學位。2002.9-2005.12於武漢大學生科院生物技術系醫學病毒研究室攻讀,獲博士學位。2007.7-2010.8 取得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博士後。
1986.7-1993.10武漢大學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從事胺基酸研究工作。1993.10-2002.8武漢大學生科院從事昆蟲病毒套用研究。2002.9-2007.7武漢大學生科院從事醫學病毒、抗病毒藥物研究。 2007.7-2010.8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從事病毒蛋白與宿主受體蛋白相互作用及蛋白晶體結構研究。2010.9-現在 武漢大學生科院從事醫學病毒、抗病毒藥物研究。曾先後主持和承擔國家科技攻關、攀登計畫、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重點研究項目三十餘項。首次在我國系統研究了世界性麥類毀滅性害蟲麥種蠅的發生規律和防治關鍵技術,是主張我國植物保護數理統計學應自成體系的創導者之一。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昆蟲學報、植物保護學報、植物保護、生物安全學報副主編;Insect Science、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中國農業科學、套用昆蟲學報、環境昆蟲學報編委。
目前主要從事昆蟲毒理學研究,特別注意害蟲抗藥性以及IPM中化學防治和其他防治技術協調研究。多次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並主持或參加了國家“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農業主要病蟲害抗藥性監測與治理攻關項目以及國家重大基礎研究(973項目),發表有關論文和著作60餘篇(部)。,60年代開創茶葉農殘研究,提出各類農藥在茶樹上降解規律和預測模型、18項國標和5項部標。 其實驗室被歐盟確認為中國茶出口唯一認可檢驗機構。 三年內將全國茶葉農殘超標率由80%降至20%,對我國茶業發展有突出貢獻。,1981年畢業於湖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獲農學學士學位,1986年被中國農業大學授予農學碩士學位。1995年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植物病理系,獲博士學位。
自從2002年入選中國農科院藥物工程微生物學科一級崗位傑出人才以來,邱教授在蛋白質生物農藥的研究工作中,先後承擔和參加了國家“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和農業部行業專項等項目課題,有關研究已申報和獲國家發明專利5項,發表論文十餘篇,出版專著兩部。
邱教授目前已從稻瘟菌、鏈格孢菌、灰黴菌、輪枝菌等多種病原真菌中分離純化了多種蛋白激發子,克隆了多個蛋白激發子基因,並進行了基因的原核和真核表達研究,還通過園二色譜、核磁共振、小角散射、X-射線衍射、同源建模等技術和手段解析了蛋白質晶體結構,獲得了激活蛋白PeaT1完整的二聚體結構模型。目前,該團隊所研究的真菌源激發子“3%極細鏈格孢激活蛋白可濕性粉劑”已獲得農業部農藥臨時登記證。主要從事蔬菜害蟲抗藥性研究、蔬菜害蟲治理、新農藥創製及農藥登記試驗等工作。
主持各類科研項目10多項,發表學術論文90餘篇,完成室內外農藥登記試驗2000多項,主編與參編書藉6部,獲市以上科研成果10項,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市科技進步三等3項。,1983年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專業,1990年任湖北農科院果樹茶葉研究所茶葉研究室副主任,1992年兼任茶葉加工試驗廠廠長,1997年任茶葉研究室主任,2000年任湖北英山縣科技副縣長,2003年任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茶葉研究所副所長。
從事茶葉科研、技術推廣、管理工作達25年,在茶葉科研及產業領域取得了突出成績,為農村脫貧致富、促進全省茶葉產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組織和主持制定了《綠色食品——鄂茶一號病蟲防治技術規程》、《英山雲霧茶》等湖北省地方標準。 發表論文專著數十篇,曾榮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湖北省技術發明三等獎。50年來始終堅持在科研教學第一線,其培育出的“紅蓮型”雜交水稻與袁隆平的“野敗型”齊名,被冠以“東方魔稻”的美稱,在全球大面積推廣種植。
榮獲國家發明二等獎、自然科學三等獎、袁隆平農業科技獎等多項獎勵;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973”計畫先進個人、“改革開放30年,影響湖北30人”等多項榮譽稱號。
</p>
企業文化
企業願景:
發展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具競爭力的生物高科技企業
企業使命:
打造生物科技帝國 肩負民族健康重任
企業精神
精誠團結 不驕不躁 勵志圖強 勇於創新
敬業愛崗 敢於承擔 甘於奉獻 百折不撓
企業核心價值觀
為社會創造財富,為客戶創造價值
為員工創造機會,為股東創造效益
企業團隊品質:
責任 榮譽 感恩 誠信
志遠 穩重 發奮 樂觀
厚德 寬容 團結 廉政
企業準則
言必信、行必果、果必勝。公司利益高於一切!
企業目標:
最佳管理團隊 最佳內部治理
最佳商業模式 最佳員工福利
最佳股東回報 最具社會責任
最具成長潛力 最具競爭優勢</p>
綠洲之歌
綠洲之地,其水甘甜,其草豐美,其境悠然;
綠洲之人,其志堅定,其力無窮,其心可鑑。
歲月匆匆,尋尋覓覓,一劑良藥,保我食安;
前路漫漫,求索無邊,綠意不改,歲歲年年。
我們揚起希望的風帆,
在曙光中啟航,
我們是生物科技的追夢人,
無論前方多少驚濤駭浪,
我們對綠洲永遠熱情嚮往。
我們放飛理想的翅膀,
在長空中翱翔,
我們是生命之花的守護神,
無論前方多少風雨冰霜,
我們為民族健康播灑希望。
綠洲 綠洲,這夢想的綠洲,
我們執著追尋,初衷不忘,
綠洲 綠洲,這生命的綠洲,
我們心懷天下,大愛無疆。
我們吹響前行的號角,
集結了精英戰將,
我們是生物帝國的締造者,
無論前方多少坎坷跌宕,
產業報國讓我們激情飛揚。
綠洲 綠洲,這前進的綠洲,
我們挺起胸膛,何懼風浪,
綠洲 綠洲,這前進的綠洲,
我們穿越風雨,走向輝煌。
我們穿越風雨,走向輝煌。走向輝煌,走向輝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