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勝橋

武勝橋

武勝橋位於浙江省餘姚的侯青江上。

東漢建安五年(200年),舜江之濱的餘姚,該年始築餘姚城,為崛起於浙東最早的城垣。姚城周一里,高一丈,厚二丈,開五道城門,其東為通德、西龍泉、南齊政,而北有二門,武勝門和侯青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勝橋
  • :浙江省
[地址]
浙江餘姚侯青江上。

圖片圖片
陽光很燦爛,武勝橋邊的小公園裡三三兩兩地坐著幾個老人,天南地北地聊著天。一邊是黑瓦青石的民居,街道小巧整潔。於是,這座橋就多了幾分市井的味道。
正津津有味地觀賞著這座橋的拱圈、螯頭,還有橋中的心形荷葉浮雕,一位老人走到了我們的面前,步履輕巧,絲毫看不出其年紀的老邁。而這位馬老告訴我們,他已87歲,從小在這裡生活,對這裡的水,這裡的橋,早已有了融於血骨的感情。說起這座橋的歷史,他如數家珍,每一個人名、地名、年代,他都記得一清二楚。
武勝之名 名副其實
東漢建安五年(200年),舜江之濱的餘姚,該年始築餘姚城,為崛起於浙東最早的城垣。姚城周一里,高一丈,厚二丈,開五道城門,其東為通德、西龍泉、南齊政,而北有二門,武勝門和侯青門。
古餘姚城南靠百里姚江,又名舜江。西江在城之西北,又分二路。一路過城西與舜江相交,另一路繞城北和城東,也與舜江相匯。城北的這一路西江稱為侯青江,為古姚城的北護城河。
餘姚古城城門既造,跨侯青江之武勝橋也同時建成,但這座1800年之前浙江最早由記載的古橋的模樣如何?史料無載。“武勝門,東晉隆安二年(398年)十月,晉高雅之克孫恩於此,故名。”這是光緒年間《餘姚縣誌》的記載。兩年以後,一度攻入餘姚城的孫恩被劉牢之戰敗而出城。次年,孫恩又攻入城內,不久又一次被逐出武勝門。為此,武勝門和武勝橋必定留下刀光劍影,痕跡斑斑。
胡宗憲(1512~1565年)字汝貞,號梅林,明代南直隸徽州府績溪人(今安徽績溪人),是明朝嘉靖時期的一位兵部尚書,也是一位抗倭名臣。嘉靖十七年,他27歲,金榜題名,考中進士。嘉靖二十六年,受命出任餘姚知縣,“潔己奉公,持法正事”,平反多起冤獄,使餘姚政通人和。嘉靖三十三年,受命出任浙江巡按監察御使,自此,宗憲政治生涯轉至抗倭事業。在嘉靖三十四年,倭寇先後入侵杭州、嚴州,淳安、南京等地。此時,宗憲為浙江巡撫,在嘉靖三十五年,經過身經百戰,寇漸平。也許,這座橋依然銘刻著當年抗倭軍隊勝利班師時的榮耀與氣勢。
東西潮汐 南北康莊
民國22年(1933年),由李姓等捐資,又一次重建了武勝橋,而數年以後,武勝門與姚城其他城門都被拆平建路,武勝橋依然倖存至今。武勝門外武勝橋,又稱大北門橋,出城過橋後,西北方通向上虞、方橋、泗門和姚北海濱,橋下的水路更是四通八達。1959年之前,即姚江下游的姚江大閘未建成前,東海潮汐可溯江直到武勝橋下。
武勝橋全長33米,寬3.5米,圓拱跨水達9米,拱矢高達5.3米,可通大型的舟楫。橋下的圓拱,採用7塊一排的8組長條拱石規整砌築,間以橫條石,至今完好無損。在橋牆部分的塊石砌築整齊有序,用以固定橋台的4條長系石伸出兩對鎮水龍頭鰲首。龍頭下四句對聯。寫出武勝橋的歷史地域環境和重要貢獻: 中國橋樑網 東西潮汐永通津,
南北康莊常順帆。
武功懷歸凱旋地,
勝跡重新普濟人。
高高聳峙的武勝橋勢如長虹,從橋台至橋頂如上一座小山。橋頂寬3.3米,橋堍寬4.4米,南北各有二十餘石階,兩邊設欄柱11條,其中有一條刻“信女李氏助頂益方”字樣。橋面上的欄柱原來刻有石獅子,今僅存殘跡,但整座橋的宏大氣魄仍不減當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