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先秦之後,以
武術和俠客為主角的小說逐漸興起,至唐代,形成第一個高潮。當時的《
紅線》、《
聶隱娘》等等,皆已有
武俠小說的影子,但還未全面成熟。到了明代,《
七俠五義》、《
英雄兒女傳》等等開始流行,此時的武俠已經擺脫了唐代武俠中俠客依附政治、並為政治效力的
窠臼,呈現出“遊歷於江湖、行俠於社會”並與政治對抗的角色特徵,這種精神和春秋時期的“俠客”相吻合。到了明末清初,武俠小說已經在社會上廣泛流行,並取得了大眾的認可,成為一種成熟的文學形式。
電影傳入中國以後,以武俠和武俠精神為題材的小說、戲劇開始慢慢與其融合。第一部中國武俠電影,是1925年拍攝的《
女俠李飛飛》。該片由
邵醉翁(
邵逸夫大哥)執導,
林雍容,
粉菊花,吳素聲主演。講述了一個女俠憑藉武功成他人愛情之美的故事。影片雖已有後世武俠電影的雛形和精神氣質,但未脫胎傳統戲曲故事結構,結尾亦落入俗套,故未有太大影響。真正使武俠電影進入世人視線並取得巨大成功的,是1928年,由
明星電影公司出品、
張石川執導的《
火燒紅蓮寺》。
該片根據“
平江不肖生”的武俠小說《
江湖奇俠傳》改編,是第一部根據原版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影響力巨大,觀者如潮,製片公司賺盡了票房和口碑。此後,續集連拍,一共拍攝了十八部,創下
中國電影史上續集最多的單片電影。
武俠電影,作為中國一種獨特的電影類型,開始進入中國電影史。
從30年代開始,因為《
火燒紅蓮寺》的火熱,中國開始出現了無數奇奇怪怪的武俠片,這些武俠片良莠不齊,大多取材於稗官野史,或追求新奇,或熱衷舊思想,文化質量不高,技術水準也沒有突破。1937年後,全面抗日中斷了武俠電影。
一直到了60年代,中國武俠片在題材和拍攝風格與技術兩方面,都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邵氏從五十年代開始拍攝武俠電影,但不受歡迎,只好與“黃梅調”結合。此時的武俠片仍舊根植於傳統戲曲中,在服飾、台詞、劇情等等方面保留了較大的戲曲痕跡。
1965年,邵氏公司老闆
邵逸夫對泛濫老套的武打片厭煩,決心要拍攝新類型的武打片,幾經嘗試,
張徹在1967年拍攝傳世之作《
獨臂刀》,成為第一部票房超過百萬的影片,張徹獲得“百萬導演”的名號。這部影片奠定了張徹在影壇的重要地位,被人稱為新派武俠電影。張徹的電影中,男性演員才真正有主角的地位;之前的
黃梅派作品,男性演員在其中只是陪襯。張徹的電影中,男主角是性格剛烈的俠客,個性獨立,有自己的為人處事的標準,看重男人間的情義,
兒女情長是陪襯。
新派武俠擺脫了老派武俠的套路,在技術上也有了巨大的嘗試和突破,一些風格化和接近生活化的人物裝扮及審美情趣開始呈現,但,真正引起巨大轟動、標誌武俠電影成熟起來的是,1971年由台灣導演胡金銓拍攝的
《俠女》。這部改編自《
聊齋》的中國
武俠電影扛鼎之作以
其跌宕起伏的情節、冷靜懸疑的氣氛、熟練精準的技巧和滲透其中的禪思哲理而受到了如潮好評,一舉奪得了當年坎城電影節技術大獎,將中國武俠電影在世界範圍內推向了頂峰,這是中國武俠片第一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它標誌著武俠片這種
類型正式獲得世界承認並
載入世界電影史。
該片在畫面和劇本兩方面確實頗有新意,導演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程度鑄就了它的成功。
竹林、斗笠俠客、政治迫害、輕功、射箭、野外拍攝等等影響後世巨大的武俠元素,皆由此片獨創。而源於道家的山水情趣和政治冷淡,深刻契合中國長久農業社會的思想根源。尤其是該片女主角——
徐楓(現台灣湯臣集團總裁)扮演的女俠,輕靈颯爽,扮相利落,幾乎成為後世所有女俠的定格。而她
飛身上樹時,驚人的一剪(剪輯特技),艷驚四座,被冠以“中國武俠第一刀”的美譽,在70年代影響力巨大。後來崛起的
徐克、
程小東等人,皆受此片巨大影響。
至此,中國武俠已經全面成熟起來。
八十年代末,香港新浪潮電影崛起,一批新人開始嶄露頭角,
譚家明、王家衛、
張曼玉以及後來出現的
四大天王。其時,邵氏電影停拍,香港電影呈現巨大市場空間。在這種背景下,以
徐克、程小東等海歸派帶來的年輕創作活力和視野,開始掀起武俠電影的第三個高潮。
1992年,程小東取材於金庸的武俠小說
《笑傲江湖》拍攝了同名電影,他大膽取捨劇情,創新動作和敘事技巧,在剪輯方式和拍攝手段上都有了巨大突破。
威亞技術的成熟與飄逸審美的運用,共同構成了這部電影的審美情趣,在這裡,金庸描寫的劍氣、輕身術等等都有了極為完美的視覺展現。而由
黃沾作詞的“笑傲江湖”也傳唱一時,並在二十年後的今天依舊被人津津樂道。
該片完全延續了《
俠女》的拍攝風格,主打元素依舊是竹林、斗笠俠客、陰謀等等,
徐克事後說明他確實是向胡金銓學習了,而該片動作的方向所指:俠義精神中的超然脫俗與世外情結,第一次將武俠片的精神內涵做到了極致!!
此後,
程小東再接再厲,又拍攝了續集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這部電影引發的爭議和觀影狂潮更加超過前者,大陸港澳台幾乎萬人空巷。電影中,不僅兵器能殺人,
飛花、落葉、針線、鐵鉤甚至徒手都能致人非命。而
林青霞裝扮的東方不敗,則成為了新派武俠人物形象的一個巨大突破。
在該片中,林青霞扮演不男不女的東方不敗,因為修煉
葵花寶典而揮刀自宮。
徐克和程小東第一次吸收了
黑澤明電影中的
日本幕府時代風情,將和服扮裝與林青霞的美麗氣質結合得無與倫比,而林青霞近乎完美的表演水準,則成為“東方不敗”標誌性形象。
以這部電影為準,香港和大陸都第三次興起了武俠片的狂潮,拍攝了諸如:《
六指琴魔》、《天山童姥》等一系列武俠片,並在海外也取得了巨大的票房。
此後數年間,武俠片漸漸式微,無限制地複製類型導致觀眾視覺疲勞,而票房左右的市場因素也克制了投資人的拍攝欲望,九十年代末,幾乎沒有人再拍攝武俠電影。
2000年,一部橫空出世的武俠電影,再度引發了這個類型片,那就是李安執導的
《臥虎藏龍》。這部由香港安樂影業投資、根據
王度廬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
第一次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是迄今為止,華人投資、華人執導的華語電影唯一一次在奧斯卡獲得最佳外語片,這部電影也給武俠片注入了雞血針。
該片從元素、拍攝手法等等上並無巨大的突破,但,在導演水準、鏡頭設計、剪輯、服裝、畫面節奏等等方面,一反
程小東徐克模式,採用了“劍走輕靈”的審美,其中,
章子怡扮演的“
玉嬌龍”形象轟動一時,而
李安的導演水準也得到了空前肯定。
九十年代以來,隨著《
東方不敗》中和服的引入,華語武俠片越來越脫離
本土文化,種種莫名其妙的風格、裝扮等視覺設計,強行扯入西洋元素,為討好當時興起的美國大片觀眾。徐克拍攝的《斷刀客》等等電影,完全把武俠與美國西部片結合起來。莫名其妙的大漠風情、奇奇怪怪的盔甲裝扮、所謂的玄幻風格等等,割離了武俠片與中國農業社會的關係,歪曲了武俠片的文化內涵。加上此時香港的漫畫風,更加加劇了這種不嚴肅的“創新”。
在這種情況下,
李安大膽回源,重新將武俠片定義為農業社會風情(實際上,中國古代的沙漠哪裡有俠客?俠客必然伴隨著社會和江湖,甚至美女),雖然在該片中仍舊有一段沙漠戲,但從歷史和情節上都予以了磨平,幾乎看不出痕跡。影片重要的仍舊是青山綠水、
斷橋小樓式的純中國風情。
該片大俠扮演者:
周潤發,他扮演
李慕白,其寫意大度的動作設計所蘊藏的“大俠”意味,已經有二十多年沒有出現了。而玉嬌龍和
俞秀蓮在屋頂上橫飛的一段
輕功,則看得觀眾目瞪口呆,尤其是美國觀眾,華盛頓郵報甚至貼出頭版評論:公然抗拒地球引力!
此片幾乎所有的元素都源於中國傳統的道家學說,包括“氣”、“穴位”、“輕功”等等,而原小說也是民國早期撰寫的,電影基本上忠於小說,並抓住了小說的精神實質。
但是遺憾的是,當時大陸電影市場極為慘澹,第五代嘗試商業屢屢失敗,第六代又拒絕商業模式,導致好萊塢電影大肆侵占市場。在這種情況下,這部極為優秀的商業武俠電影被引入大陸,引發了一定的觀影潮。這種情況為大陸電影公司和老闆極為嫉妒,他們出於各種心理,僱傭了一批所謂的評論家、影評人,對該片大肆歪曲,評價該片為:討好美國,討好
票房,內涵不足等等……
實際上,這部電影美國人幾乎看不懂,因為美國人根本無法理解“輕功”是什麼,全世界,也只有中國文化中有普通人飛天的描述,在基督教世界,飛天,等於神!華盛頓郵報的評論“公然抗拒地球引力”就凸現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所以,以“討好美國人”為藉口來打擊該片的藝術地位,不僅不符合事實,而且凸顯出大陸當時
電影產業的急躁和危機感。
至此,中國武俠片算是告了一段落,而後,引發了中國電影產業化的第一部純商業片《英雄》,便是對該片的借鑑,之後的《
十面埋伏》等等,中國武俠電影正式走入了好萊塢。
區別
武俠片與功夫片的區別比較微妙,後者雖然脫胎於前者,但較偏重武俠的動作元素本身,在動作設計和審美上講究“實實在在”,不使用或較少使用特技。同時,功夫片著眼於打鬥本身,在文化內涵和藝術情操上,略次於武俠電影。武俠片更注重“俠義精神”和情懷。1983年,香港拍攝、
李連杰主演的《
少林寺》,就屬於
功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