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輿

步輿

步輿,讀音為bù yú,漢語詞語,是古代一種人抬的代步工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步輿
  • 拼音:bù yú 
  • 注音:ㄅㄨˋ ㄧㄩˊ
  • 解釋:古代一種人抬的代步工具
解釋,出處,

解釋

古代一種人抬的代步工具。
車輿名。清代皇帝所乘三輿之一。

出處

《文選·潘岳<閒居賦>》“太夫人乃御版輿” 唐 李善 註:“版輿,車名……一名步輿。 周遷 《輿服雜事記》曰:‘步輿,方四尺,素木為之,以皮為襻掆之,自天子至庶人通得乘之。’”《舊唐書·李綱傳》:“時 綱 有腳疾,不堪踐履, 太宗 特賜步輿,令 綱 乘至閤下。”《通志·器服二》:“又制步輿,方四尺,上施隱膝,優老者,人輿升殿。”
清初仍明舊制,皇帝乘輿有大儀轎、大轎、明轎、折合明轎等。乾隆十三年(1748) 諭定,改大轎為步輿,大轎之制乃廢。皇帝出入宮均用步輿。其制:木質塗金,不施幰蓋。倚高一尺六寸五分,鏤花紋。中為蟠龍,座高一尺八寸五分、縱一尺八寸、橫二尺二寸。坐具冬季紫貂,夏季明黃妝緞。四腳為虎爪螭首,圓珠承之,繪雲龍。踏腳高三寸一分。直轅二,長一丈五尺五寸。大橫桿二, 長七尺六寸,中為雙龍首相對。小橫桿四,長二尺八寸;肩桿八,長五尺六寸。以十六人抬之。余制同禮輿。參見 “大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