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號

步號「Bugle」這箇中世紀的法國字源自拉丁文buculus,意為年輕的閹牛。閹牛的角早期大量被狩獵的人運用為通訊工具,後來守衛、牧羊人及軍隊都以此做為信號樂器。大約十四世紀時,黃銅、紅銅甚至銀等材質漸漸取代了動物的角,但這種樂器仍持續以突出的開放管吹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步號
  • 外文名:Bugle
  • 原意:年輕的閹牛
  • 現意:樂器
18世紀晚期,步號(已由黃銅所制)重新改造為較短的半圓圈形狀以方便攜帶,並且為步兵固定使用的一種樂器。19世紀初它的管部又加長了一些,而且重新改造成喇叭的形狀,音域也因而增加了。
1810年,愛爾蘭樂團指導約瑟夫.海利德(Joseph halliday),在這種樂器上鑽了五個孔,每一個孔都有不同的音高,變成「有鍵步號」,可吹奏兩個全八度的音階,使之前只奏軍隊形式的樂音有了實質的進步。
後來隨著活栓的發明,奧地利製造商將它們運用在步號上,於是產生了「粗管步號」。
步號以它原始而自然的形式持續廣泛運用於各種不同的軍隊,以及其他較正式的場合中。
步號的發聲原理
銅管樂器的聲音,是由吹奏者的嘴唇壓在吹口上而發出,空氣由嘴唇吹進樂器之中,使空氣表動而產生聲音。
唇部在吹口上正確的位置也十分重要,吹奏者根據所需收緊及放鬆嘴唇,舌頭則置於上齒的後方,像一個活塞一樣控制空氣的運行。
步號吹口為杯形,吹口的寬度決定嘴唇可自由振動部份的多寡,杯的深度則影響音色以及音調的飽滿與否,其所產生的聲音也因吹奏者的肺活量而有所不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