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間(希賢著詩集)

此間(希賢著詩集)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此間》是希賢創作的詩集,首次出版於2021年2月。

該書分4個部分,由《大地下沉睡的人》《在愛爾蘭》《對於白色的感知》《我們聽見森林》等詩歌組成。該書刪繁就簡,調動讀者的視覺、聽覺和嗅覺,激發讀者的想像力,傳遞出一種陌生化的審美體驗。例如《從風暴中走出》全詩只有短短七行,果斷地刪除了事件“風暴”,卻以簡捷的敘述透露出那被省略了的激烈。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此間
  • 作者:希賢
  • 文學體裁:詩集
  • 字數 :約2萬字
  • 首版時間 :2021年2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收錄詩歌近百篇,在《草原,二〇〇七年八月》《在愛爾蘭》等詩中,詩人記錄了自己在世界各地的旅行;《荷爾拜因的女性肖像》《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詩人角》等詩,表達了對人類文學藝術的感悟;《給腳踏車上的媽媽》《胖球球》等,則描繪了家庭生活圖景。此外,該書還有為數不少的情詩。

作品目錄

1 萬物的偉大囚徒
2 一再後退的虛空
3 少年坐在海洋的陰影里
4 混沌與自由
大地下沉睡的人
在愛爾蘭
我是……
愛人
對於白色的感知
此間
我見過
秘密
小鎮
我們聽見森林
出逃的黑鶇
窗前
來,我們坐著
從風暴中走出
藍山的鴿子
淺淺
夜晚之詩
一隻鷹隼的最後時光
達烏爾鼠兔
星光
尋找一匹馬
燃燒的酒樽
一些輕盈的事物落下了
喚醒一條溪流
時間
在山巔
中年
為鴿群而作
荷爾拜因的女性肖像
燈塔之詩
花坡聽風
回到岩石
孤獨的雨
春天的某些時刻
星辰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詩人角
慢,或圓
羊群把彩虹披在身上
重臨
在麗江
永恆的一日
致親愛的人
致奔跑的小孩
我所有對故鄉的描述
瞬間
我們所有的時間
演員
放河燈,或星光
給腳踏車上的媽媽
草原,二〇〇七年八月
生死如常
海水·火焰
修行
夕光下的女人
胖球球
陌生
我比看上去要輕
時間和時間
燈火
晨之詩
重逢
一個女孩的愛情
你還在我的詩里
火光在他臉
少年
白花
愛的事物
詩的種子
舊名字
月光少女
我的左邊是故人
羞澀
我們將會變成什麼
夜晚,正亮如白晝
沉默者的桂冠
如今我
我為什麼歌頌低沉之音
指紋
我,或另一個我
我們到了哪裡
精神病院
誰在那兒歌唱
詩人
這裡沒有電影院
沒有什麼可怕的
墓園
春夜
那些席地而坐的人
時間膠囊
一個清晨
我的悲傷
塗鴉
生命的全部時態
隨感

作品鑑賞

該書刪繁就簡,調動讀者的視覺、聽覺和嗅覺,激發讀者的想像力,傳遞出一種陌生化的審美體驗。例如《從風暴中走出》:“他從風暴中走出/陳舊而笨拙的土地和偶然之外的/寂靜覆蓋了古老城邦的光線/覆蓋了他皺縮的身體/他聞到空氣中新雪的味道/想像自己睡在陽光里/睡在直接而真實的秩序中。”這首詩重點展示了“從風暴中走出”的片斷。詩人並沒有急於對主人公進行刻畫,而是先寫“他”身處的環境——“陳舊而笨拙的土地”,繼而才是“古老城邦的光線”。這幅獨特的畫面背後,是“偶然之外的寂靜”。視覺和聽覺都有了,詩人才寫到人物“皺縮的身體”。接下來是嗅覺,“他聞到空氣中新雪的味道”;最後是人物的心理活動——兩個“想像”,從想像實景“陽光”遞進到想像虛景“直接而真實的秩序”,在一種敞開的狀態中結束作品。全詩只有短短七行,果斷地刪除了事件“風暴”,卻以簡捷的敘述透露出那被省略了的激烈。
作者的捨棄之道,也見於《夜晚之詩》《來,我們坐著》等詩。《夜晚之詩》只有六行,空間的跳躍卻顯得輕盈而自然;詩人的敘述在“群山”“楊梅竹斜街胡同”“自身的河流”中閃跳,最後竟落到“一億光年外的古老星球”,空間的張力十足。在《來,我們坐著》一詩中,“來,我們坐著/談一談虛空/談一談虛空綿延不絕的回聲”。全詩在從容的語氣里結束,留下耐人尋味的“回聲”。
捨棄,不代表無;省略的背後,是詩意的提純。希賢將眾多顏色提純,把它們都納入自己的色調中。以《窗前》為例,詩的第一段就包含了豐富的色彩,“窗前母菊淌著藍色的血/落向日晷、海浪/和寂靜”。接下來,詩人並沒有把這些色彩進一步鋪陳開,而是在具象中提取出了抽象經驗,寫下總結式的詩句,“愛情是悲傷的巨嬰/詩歌仍在地平線上保有尊嚴”。在希賢的另外一些遊歷詩中,也同樣用提純的手法存留下了精神願景,重心穩定,視線聚焦於詩人的內心城堡。因此,它們不約而同地具有一種凝視感,而少有遊歷詩中一般意義上的移步換景感。再如《尋找一匹馬》中,“曠野、詞語和我,尋找/一匹來自滇西的矮腳馬”。這匹馬找到了嗎?是什麼樣的?詩人並沒有具體交待,只是說曾在玉龍雪山下見過,“在我們仰望的地方起伏”。或許,人們在人世間的尋找,就是基於某種信念,為了面向星空的仰望。
對於詩歌的聲音,希賢有明顯的偏好。詩集《此間》宛如一曲中低聲部的牧歌,與精細提純過的乳白色調相匹配,在低吟的聲調中舒展悠揚,兼有醇厚與中正。在《我為什麼歌頌低沉之音》中,“噓!你看/烈焰中一隻自焚的蜂鳥身披霞光”。“噓”,正是對喧囂的抗拒;以“噓”為前提,才能邂逅詩的風景,在《永恆的一日》中,“聽見根系迸裂的聲音/聽見黃鶯的啼轉”。奧克塔維奧·帕斯在《批評的激情》中曾指出,“在詩中,聲音和語義不可分離。一首詩是語言的感官和物理性與它的思維性和思想性的融合”。對希賢來說,選擇中低聲部,是因為只有在靜謐中,才會看到更多,聽到更多;當這一切與思想、情緒相遇,才會有屬於詩的發現。故而,她詩歌的聲音、語義和語境也是一體的,詩里經常出現的“安靜”“寧靜”等詞,無一不在提示讀者,在生活中開朗明媚的女子,其實在文學的王國卻是一位內傾型的詩人。

作品影響

相關活動
2021年5月23日下午,希賢詩集《此間》首發式暨成都分享會在成都青年之家1號旗艦店舉辦。成都市作協主席、《青年作家》《草堂》詩刊執行主編熊焱,中國詩歌學會理事、國家一級作家李自國,巴金文學院副院長乾海兵,四川省詩歌學會秘書長、《四川詩人》主編熊游坤應邀參加分享會,對希賢詩歌作品從專業領域進行了闡釋和分享。詩人、三徑書院創辦者馬嘶主持了此次分享會。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此間》
2021年2月
長江文藝出版社
978-7-5702-1867-7

作者簡介

希賢,詩人,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詩歌學會會員,參加第10屆十月詩會。作品見於《十月》《揚子江詩刊》《星星》《詩潮》《草堂》等刊物,入選《2020年中國詩歌精選》《詩收穫》《天天詩歷》《2019四川詩歌年鑑》等選本;出版個人詩集兩部,詩歌合集一部。現居成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