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何處:文明對話(2)》為“世明文叢”的第五輯。全書共分“理論探索”、“文明對話”、“近代歷程”、“生命境界”、“道釋發微”和“書海泛舟”等六個欄目。
基本介紹
- 書名:此行何處:文明對話2
-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
- 頁數:332頁
- 開本:32
- 定價:24.00
- 作者:馮達文 李志剛 李志剛
- 出版日期:2009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07522984, 9787807522980
- 品牌:四川巴蜀書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融匯不同宗教、不同文明,營造新世紀人類共同的精神家園,為“世明文叢”的基本學術取向。《此行何處:文明對話(2)》為其中一冊
圖書目錄
理論探索
此行何處?——迷途問津
“西學東漸”再檢討之三
宗教會消亡嗎?——啟蒙的盲點之透視
霍布斯的“申辯”
文明對話
馬禮遜在廣州十三行遊學中國文化
論馬禮遜的“中國文化觀”
徘徊於不寬容與寬容之間——中國社會文化與基督教的互動關係
譯而化之——對基督新教一種宣教策略的探討
明代天主教之西學傳入在中國之境遇——以李之藻譯《名理探》為例
近代歷程
福音與革命——對近代基督宗教和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反思
基督教最早的本色神學:論洪秀全的思想特質
生命境界
心安,還是理得?——從《論語》的一則語錄解讀儒家對道德的理解
回到真切的個體體驗——從奧古斯丁及安薩里的《懺悔錄》說起
道釋發微
《老子》古典解釋的兩個路向——河上注與王弼注之比較研究
天台宗的觀音論:以天台對《觀音菩薩普門品》的詮釋為中心
天然函罡禪師的悟道因緣及其禪教並重的宗趣觀
書海泛舟
從神話到哲學
友道古今——對中外若干相關文獻的考察和思索
此行何處?——迷途問津
“西學東漸”再檢討之三
宗教會消亡嗎?——啟蒙的盲點之透視
霍布斯的“申辯”
文明對話
馬禮遜在廣州十三行遊學中國文化
論馬禮遜的“中國文化觀”
徘徊於不寬容與寬容之間——中國社會文化與基督教的互動關係
譯而化之——對基督新教一種宣教策略的探討
明代天主教之西學傳入在中國之境遇——以李之藻譯《名理探》為例
近代歷程
福音與革命——對近代基督宗教和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的反思
基督教最早的本色神學:論洪秀全的思想特質
生命境界
心安,還是理得?——從《論語》的一則語錄解讀儒家對道德的理解
回到真切的個體體驗——從奧古斯丁及安薩里的《懺悔錄》說起
道釋發微
《老子》古典解釋的兩個路向——河上注與王弼注之比較研究
天台宗的觀音論:以天台對《觀音菩薩普門品》的詮釋為中心
天然函罡禪師的悟道因緣及其禪教並重的宗趣觀
書海泛舟
從神話到哲學
友道古今——對中外若干相關文獻的考察和思索
文摘
此行何處?——迷途問津 “西學東漸”再檢討之三
中世紀有一個猶太神學家邁蒙尼德寫了一本書叫《迷途指津》,其中的“指”是針對猶太人和猶太教說的。
我不能“指”,只有“問”,表面是問道於西方哲學史的“迷途”,其實主要是問道於我們自身一百多年來作為“精神在押的巴比倫囚”而尾隨西方思想的“迷途”。
為什麼說是“迷途”呢?西方不是“啟蒙”了嗎?我們不是“被啟蒙”了嗎?說西方這盞“自由的明燈”是“迷途”,說今天的盛世是“迷途”,豈不像黑格爾說的“極端的任性與瘋狂的大膽”?或許是吧。
那我們就試著問一問。
一、德希達的姿態
先談一件觸動我的事。
最近因講“解釋學分類”的需要,重讀了德希達的《書寫與差異》。
中世紀有一個猶太神學家邁蒙尼德寫了一本書叫《迷途指津》,其中的“指”是針對猶太人和猶太教說的。
我不能“指”,只有“問”,表面是問道於西方哲學史的“迷途”,其實主要是問道於我們自身一百多年來作為“精神在押的巴比倫囚”而尾隨西方思想的“迷途”。
為什麼說是“迷途”呢?西方不是“啟蒙”了嗎?我們不是“被啟蒙”了嗎?說西方這盞“自由的明燈”是“迷途”,說今天的盛世是“迷途”,豈不像黑格爾說的“極端的任性與瘋狂的大膽”?或許是吧。
那我們就試著問一問。
一、德希達的姿態
先談一件觸動我的事。
最近因講“解釋學分類”的需要,重讀了德希達的《書寫與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