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電子發射體層顯像計算機體層掃描

正電子發射體層顯象計算機體層掃描(PET-CT)是由PET和多層螺旋CT組合而成的多模式成像系統。將發射正電子的核素標記於特定的代謝物或藥物,利用CT體外無創、定量、動態觀察標記分子在體內的分布和活動的檢查。通過使用不同的標記藥物,PET-CT可測量組織的葡萄糖代謝活性、蛋白質合成速率及受體的密度和分布等,因此又稱“活體生化顯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正電子發射體層顯像計算機體層掃描
  • 臨床意義:有助於疾病的診斷
基本原理,適應證,檢查方法,臨床意義,

基本原理

利用發射正電子的核素對正、負電子“湮沒”所發出的成對光子的“符合”檢測。

適應證

1.腫瘤的診斷、分期和治療評估
如肺癌、頭頸部腫瘤、淋巴瘤、結腸癌、食管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和黑色素瘤等,確定腫瘤有無轉移和復發,各種治療的療效評價,術後有無腫瘤殘餘組織,腫瘤復發及與壞死組織、瘢痕組織的鑑別,放療或化療前後的腫瘤病灶的變化等。
2.心血管疾病
明確冠心病病變血管、心臟結構變化、心肌血流灌注、心肌代謝活力、心功能等。
3.神經系統疾病
如腦腫瘤、癲癇灶定位、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吸毒腦損傷及戒毒治療評價、腦血管病及精神病等。

檢查方法

檢查前幾天應儘量避免劇烈活動和刺激,包括鍛鍊、長時間行走、負重和寒冷刺激等,血糖一般應<6.7mmol/L,糖尿病患者應控制在7.4 mmol/L以下。停服影響檢查結果的相關食物和藥物。檢查前需空腹4小時以上或空腹過夜,可適量飲水。需軀幹部成像者可飲300~500ml無糖牛奶或豆漿以充盈胃部。建立靜脈通道,注射18F-FDG,用生理鹽水助推,記錄血糖值、藥物注射時間及劑量。患者在安靜、溫暖、光線昏暗的環境中閉目靜坐或平臥休息,一般40~60分鐘後顯像。對軀幹部位顯像者應排空膀胱,取下鑰匙、手機、帶金屬扣的皮帶等物品,平臥於檢查床上,從盆腔底部向頸部掃描。手臂應置於掃描野外以減少干擾。腦顯像最好單獨掃描,並選擇最佳放大倍數、濾波函式和重建方式處理,以提高圖像質量。必要時對可疑病灶區域進行延遲顯像。對疑診胃腸道和泌尿系統病變者,可通過飲水、進食、排尿、排便等排除生理性攝取或放射性尿液滯留的影響。

臨床意義

1.食管癌
食管癌細胞膜可高水平表達葡萄糖轉運蛋白1,且其表達水平與PET顯像中病灶的標準攝取值(SUV)密切相關,因此食管癌PET顯像呈原發病灶典型高代謝。
2.胃癌
因空腹狀態下皺縮的胃常有較高的生理性攝取,胃壁蠕動易影響對局部轉移淋巴結的判斷,加之印戒細胞癌、黏液腺癌、高分化胃癌和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可能對18F-FDG攝取
不高,故常規18F-FDG PET檢查對於早期胃癌的診斷價值有限,但對明確淋巴結轉移及遠處轉移的敏感性很高。
3.大腸癌
18F-FDG PET檢測原發性結直腸癌的敏感性高,直徑>0.7cm的病灶即可被檢出。
4.肝癌
18F-FDG PET對肝細胞癌診斷的敏感性與腫瘤分化程度有關,高、中分化者常與周圍正常肝臟組織的代謝活性相同,診斷敏感性僅為40%~50%;低分化者腫瘤病灶放射性攝取明顯
增高,診斷敏感性可達100%。
5.胰腺癌
典型胰腺癌表現為灶性攝取增加。18F-FDG PET顯像用於手術前分期比CT準確,可更準確和靈敏地發現局部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
6.肺癌
18F-FDG PET顯像表現,典型肺癌屬於代謝活性顯著增高的腫瘤,呈結節狀或團塊狀放射性明顯增高濃聚,病灶周圍清楚。
7.腫瘤篩查
作為高危人群的篩查手段,可發現體記憶體在的危險微小病灶,以便早期診治。
8.冠心病
PET心肌灌注顯像可以顯示心肌缺血部位、範圍及程度。心肌灌注/代謝顯像可以判斷存活心肌,可以預測血管重建術後局部功能和灌注的恢復情況
9.感染與炎症病變
當感染與炎症時炎性細胞被刺激趨化,18F-FDG攝取可較平時高數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